專家認為,洗澡的確具有減壓的功效,從生理上來說,洗澡可以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擴張血管,舒通筋骨,達到放松身體的功效。但值得注意的是,洗澡的時間最好選在吃完早餐之后,不吃早餐洗澡往往會由于低血糖而導致暈厥,早起時身體本就處于缺水狀態,洗澡更加重了身體水分的流失,所以洗澡前后一定要補充大量的水分。
下午運動有助睡眠
對于經常失眠的人,適量的運動固然有一定作用,但專家指出,在下午的時候進行運動,對睡眠產生的幫助是最大的。英國醫學家曾對一些志愿者做過研究,志愿者們被隨機分成兩組,他們在每天的上、下午時間分別進行同種、等量的運動,他們運動后的疲勞程度相同。兩組志愿者都按規定在晚上同一時間上床睡覺,并用腦電記錄儀監測他們的睡眠狀況。結果發現,早晨和上午運動的人,晚間睡眠的情形與平日差不多,而下午運動的那組人,晚上睡眠的情形要比平日好得多。
母乳喂養可減少產婦患心臟病可能
母乳喂養不但對嬰兒有很多好處,產婦也可以從中獲益。最近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母乳喂養可以降低母親患心臟病的風險。研究人員發現,那些生下孩子后保持兩年時間母乳喂養的產婦患心臟病的風險明顯低于完全不用母乳喂養的產婦,同時這種區別全然不受其它任何引發心臟病的普通因素如家族史、飲食或鍛煉等的影響。
空氣污染顆粒增加心梗發病率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飄浮在空氣中的細微顆粒物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響。這些造成空氣污染的細微顆粒物主要是由汽車的尾氣和其它工業廢氣產生的。十多年前,前瞻性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顯示,空氣中細微顆粒濃度的升高與社區人群的死亡率升高相關。此后的研究也表明,這些導致空氣污染的細微顆粒物與心血管疾病危險在統計學上和發病機制上相關。
“純天然”的食品未必健康
目前尚無“純天然”的認證標準,市場上所謂的純天然商品,可能既不“純”,也不“天然”。消費者對“純天然”的食品倒是比較推崇,因此商家們也樂于往產品上貼“純天然”的標簽。標示“純天然”產品都是商家廠家的個人行為,只是他們自行推出的宣傳用語。“純天然”和“綠色食品”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純天然”標示容易給消費者造成另一種錯覺,即以為凡是“純天然”的,就一定是無污染、絕對安全可靠的。事實也不盡然。所謂的天然物質中,相當一部分還存有毒副作用。如許多天然植物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用量適度可發揮出它的正常作用,過量則會造成不良后果。天然物質不都是“純”的,即使是野生的植物,在生長過程中也極有可能“吸”入被污染了的大氣和水。因此即使使用了天然原料,還需嚴格的加工工序去除有害物質,才可以保證食品的健康可靠。
冬天戴口罩需注意
冬季氣溫低,戴口罩不但可以有效降低感冒患病率,它還是一種簡單的阻斷病毒入侵的方法。但是,戴口罩是有一定講究的,否則不但不會起到防病的作用,還會病從口入。
購買口罩應買無味、純棉的,特別是里層應是棉料,而不應購買化纖面料的口罩。佩戴口罩時要能遮住鼻、口和眼眶以下的大部分面積,且口罩邊緣要與臉部緊貼。當不需要佩戴時,應將口罩接觸皮膚的一面向里折疊以保持清潔衛生。另外,戴過的口罩應該每日清洗,并盡量在陽光下暴曬。
心儀歌曲強壯你的心臟
當人們聽著他們最喜愛的歌曲時,血管會出現擴張,擴張模式和人們大笑或使用血管藥物時相仿。而人體血管擴張程度越大,血液流動越為順暢,導致心臟病和中風的血液結塊就越少出現。血管彈性增強還能預防動脈硬化癥。研究者認為,“多聽歌”可以作為有效項目列入心臟健康鍛煉活動中。
唾液的應激保護作用
唾液不僅能殺菌,還能對身體其它器官起到應激保護作用。日前,口腔科專家介紹了有關唾液研究的最新進展。中國口腔醫學教育學會會長介紹說,由他負責的“涎腺分泌唾液對其它器官有無調控”的課題研究小組發現,人們蹦極之后,唾液中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都比蹦極前高出6—15倍,而這些高出平常值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具有抑制和殺滅細菌的作用。
睡覺流口水是不健康的信號
很多人以為只有小朋友才會流口水,實際上成年人也會。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睡著后通常是不會流口水的。若經常有此現象發生,即說明身體腎虛氣虛,其中偏向陽虛。所謂“陽”,就是指身體的機能狀態。陽虛人士,肌肉彈力不足,容易松弛,因此睡著后,會張開口,形成口水外流。當然,如果你感冒鼻塞,需要張開口呼吸,則另當別論。
相信你也會發現,許多老年人睡眠時會張開口,原因就是他們多半身體肌肉松弛,機能衰退。若虛弱情況嚴重,睡眠時更會張開眼。陽虛的人士,平日不睡眠時,口里亦經常有很多口水,大便松散,亦容易瀉泄。如果你經常睡眠流口水,最好注重身體的保養,及時調補。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腎的中藥調補,如蓮子、芡實和淮山藥,如無口干口苦,可加黨參。
感冒忌食香菜
中醫認為,香菜辟一切不正之氣,有溫中健胃的作用。寒性體質的人適當吃點香菜可以緩解胃部冷痛、消化不良、麻疹不透等癥狀。但是,容易患感冒的人,卻應該避免食用香菜。因為這類人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虛,而香菜味辛能散,多食或久食,會耗氣、損精神,進而引發或加重氣虛,導致感冒次數更加頻繁。除了反復感冒外,氣虛者的表現還有多汗、乏力、倦怠等,上述氣虛癥狀明顯者,最好少吃或不吃香菜。產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氣虛,因此也應對香菜“敬而遠之”。
盡量別買切好的水果
現代家庭人口較少,所以買水果未必能一次性吃完。針對這一情況,超市提供了預先切開的水果,消費者可以根據需要買半塊,甚至買幾片水果或小型果盤。雖然很方便,但預先切開的水果中的營養容易流失,還容易受細菌污染。因此,在購買水果時應盡量購買未切開的水果。如果一定要購買預先包裝的切開水果,應留意包裝是否完整以及是否過期等。另外,買回家后應盡快放入冰箱內儲存。
切勿飲用久置開水
開水久置以后,其中含氮的有機物會不斷被分解成亞硝酸鹽,尤其是存放過久的開水,難免有細菌污染,此時含氮有機物分解加速,亞硝酸鹽的生成也就更多。飲用這樣的水后亞硝酸鹽與血紅蛋白結合,會影響血液的運氧功能。所以,暖瓶中多日的開水,多次煮沸的殘留水,放在爐灶上沸騰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經發生變化,不能再飲用了。應該喝一次燒開、不超過24小時的水。此外,各種瓶裝、桶裝的純凈水、礦泉水也不要存放太久。大瓶的或桶裝的純凈水、礦泉水超過3天就不要再喝了。
喝酒后不宜立即喝咖啡
在飲酒后,酒精很快會被消化系統吸收,接著進入血液循環系統,影響胃腸、心臟、肝腎、大腦和內分泌系統,并導致體內糖代謝、蛋白代謝、脂肪代謝紊亂,其中受害最直接、最嚴重的就是大腦。而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有刺激中樞神經和肌肉的作用,會加快新陳代謝。
如果酒后再喝咖啡,會使大腦從極度抑制轉入極度興奮,并刺激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極大增加心血管的負擔,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會超過單純喝酒的許多倍,甚至誘發高血壓,如果再加上情緒激動、緊張,危險性會更大。其實,不光白酒,即使有多種保健作用的葡萄酒也是如此。因此,飲用30°以上白酒超過50g的人,酒后最好不要喝咖啡,而對于喝了很少量酒的人,喝咖啡最好不超過一杯(200ml)。在飲用白酒30—60分鐘內,飲用葡萄酒1—3小時之內,人體中游離的酒精含量會達到最大值,在這期間不要喝咖啡。
電腦一族當心飛蚊癥
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長時間用電腦、讀書、看電視后,常感覺眼前會出現小黑影,有時在眼前一閃而過,有時像蚊子一樣飛來飛去,尤其是在光線明亮或白色背景襯托下更為明顯。千萬不要以為這是眼睛太累后產生的幻覺,其實這是患了一種常見的眼病——飛蚊癥。
人眼晶狀體后面有個玻璃體,呈透明的凝膠狀態。隨著人年齡的增長,玻璃體會隨之老化,原來的凝膠狀態會發生部分“液化”,出現細點狀、條狀、網狀等混濁物,隨著眼球的轉動而飄浮游蕩。當光線進入眼內時,這些混濁的陰影透射到視網膜上,人們就會看到“飛蚊”。這些患者仍是屬于生理性的,一般不會有失明的風險,甚至也不會影響視力。只要注意休息,癥狀就能消除,不需進行專門治療。不過,定期作眼底檢查還是必須的。
經常到室外運動有利于眼部健康和減緩視疲勞,特別是能提高對視網膜血管病變的防御能力。但是高度近視者則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和外力撞擊。注意合理用眼,看一段時間書后最好就能休息一會兒;均衡飲食,多吃些明目養眼的食物,如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以及枸杞、田七等。
刷牙2分鐘即可
人們刷牙的時間應該是2分鐘,用力應該是150g左右,就如一個橙子的重量。
研究人員測試了16種不同的刷牙方式,主要是刷牙的時間和用力的程度不同。測試的刷牙時間為0秒到3分鐘不等,而用的力量則在75g—300g不等。調查人員記錄了在刷牙之前和之后的牙垢程度,發現隨著刷牙時間和力度的慢慢增加,牙垢漸漸減少。但是調查結果還顯示,當人們刷牙時間超過2分鐘,且使用的力度超過150g之后,他們并沒有去掉更多的牙垢。
喝蜂蜜防過敏
患有過敏癥的人,如果平時能夠堅持每天喝一勺蜂蜜,連續服用兩年,就會安然度過這一癥狀高發的春夏兩季。很多人選擇吃藥來治療過敏癥,但藥物會帶來一定的不良反應,甚至有過抗過敏藥導致猝死的病例出現。因此,喝蜂蜜這種食物療法相對來說更安全一些。
蜂蜜能夠預防過敏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其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蜂毒是蜜蜂體內的一種有毒液體,但在臨床上被用于支氣管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治療。二是人類往往對所攝入的食物產生一種習慣性,這種習慣性一旦產生,再攝入相關食物時,就不會再產生過敏反應。蜂蜜里面含有一定的花粉粒,經常喝會對花粉過敏產生一定的抵抗能力。蜂蜜的食用量以每天一大勺為宜,直接沏水喝或涂在面包片上都行,但不要高溫加熱。值得注意的是,對蜂蜜過敏的人和1歲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采用這種辦法。
茶葉不宜過多沖泡
飲茶要現泡現飲,這樣效果最佳,茶杯里的茶葉沖泡最多不要超過5次。如果泡時過久,或者多次反復沖泡,不僅會令茶香盡失,還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茶葉泡得時間太長,茶葉中維生素C、維生素B全都被破壞。久泡茶葉中會積聚過多的咖啡因,鞣酸大大增加。茶水中的鞣酸會成為刺激性很強的氧化物,易傷脾胃引起炎癥。特別是患有痛風、心血管與神經系統病者,更應忌飲久泡或者反復沖泡的茶水。
秋冬早晨不宜洗頭
由于白天工作繁忙,很多人喜歡晚上洗頭或在早晨出門前洗頭,但頭發未干就睡覺或出門受冷風吹,會對健康造成很大威脅。工作了一天后,疲勞會使身體抵御病痛的能力大大下降。晚上洗頭,而又沒有充分擦干的話,濕氣就會滯留在頭皮上,長期如此,會導致氣滯血淤,經絡阻閉。
如果在冬天,寒濕交加,更為身體埋下一大隱患。有些人經常在晚上濕著頭發入睡,一段時間后,會覺得頭皮局部有麻木感,并伴有隱約的頭痛;有的人洗頭后第二天清晨會覺得頭痛發麻,容易感冒。年深月久,漸漸會覺得頭頂明顯麻木,伴有頭昏頭痛。
早晨出門前洗頭也是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因為頭發沒有擦干,頭部的毛孔處于開放狀態,易受風寒侵襲,輕者會患上感冒頭痛。若經常這樣,還可能導致大小關節的疼痛,甚至肌肉的麻痹。如果您有晚上或早晨洗頭的習慣,一定要注意擦干再睡或者擦干再出門。女士洗完澡后一定要注意擦干身體和頭發,避免寒邪和濕氣乘虛而入,以免罹患頭痛、頸腰背痛,甚至引發一些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