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古話說,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既然有了化身,征戰沙場,戎馬一載,自然也有化身,出仕為官,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
十年寒窗我是沒那個時間,但我也是一步步爬上來的。一年之間,通過科舉,參鄉試,考會試,上殿試,一路過關斬將,鄉試解元,會試會元,殿試御筆欽點的狀元,直接留京任職,獲慶國第一才子之名。
多次為民請命,得皇上賞識,破格提拔,直入翰林院,出任內閣大學士,主持修著《百科萬類》,官居一品。
耗費三年,修著《百科萬類》。容納紫微星諸多前圣明理,記載無數草木妖石,包含四書五經,內聚經史子集,包容萬象,無不羅列。
又因盡忠職守,以民為本,進言進諫,不懼強權,著書完成之后,調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一職,上查皇親國戚,下治貪官污吏。
從我出仕以來,變多了一個死對頭,司坤。
好家伙,當朝一品大學士,中堂大人,兼管軍機處和內務府,在慶國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家伙,說好也好,即便獨攬大權,幾乎可以一手遮天,依舊沒有造反之心,安守本分,扮演好了臣子的身份。對當今皇上,忠心耿耿,思其所思,想其所想,以便投其所好。
說不好呢,也不好。地位權力都擺在這,自然少不了人巴結,大貪官一枚。也正因如此,我才與他不和,兩個人就喜歡對掐,可事實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弘乾皇上,倒是一代圣明之君,識人用人,將我和他權衡的很好。用他的話來說,這就是為君之道。明知道司坤是貪官,卻不查他,借其手,掌控大局。說起來,我和司坤都成了他手中的一枚棋子,該怎么用我們,往何處用,在他心里早就有算計。
從他身上,我倒是學到了一些東西。不管我承不承認,我終究是南天太子,若是有一日我那傻x老爹倦了,想退位了。我總不會將南天拱手讓人,最終還是得接手南天的。如今對弘乾,我盡了臣子之責,也正好偷偷從他那取取經,以備不時之需。
就像他用司坤,這看起來有些昏庸,明知是貪官而不抓。實際上,他看中的是司坤的忠心,即便司坤如何貪財,也不會造反。若是換成別人手握大權,還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駕馭的。
對我破格提拔,一來是因為我才氣足夠,師出有名;二來是我出身干凈,與司坤毫無瓜葛,可以放心提任;三來就是我為人正直,不懼強權,能制衡司坤,使得朝堂之上,不止司坤一家之言。
弘乾當然不可能和我說這些,這些只是我偷偷取經后總結出來的。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掌權者,就得什么人都得用,無論是貪官還是清官,是奸佞還是忠良,都得用,而且得用得恰到好處。不能讓其自身膨脹,也不能過度打壓對方,保持一個平衡,這樣才能將所有的權力,都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