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章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詩人小傳

王之渙(688—742),字季凌,年輕時(shí)很有俠氣,喜歡擊劍、打獵,生活放蕩不羈,后來折節(jié)讀書,以詩歌博取了很高的聲譽(yù)。關(guān)于王之渙的詩歌在當(dāng)時(shí)受歡迎的程度,有一則旗亭畫壁的故事:唐玄宗開元年間,詩人王昌齡、高適、王之渙三人到酒樓小酌,正巧梨園主管帶著十幾名弟子也來會飲,三位詩人便悄悄避開,在旁邊偷看她們的歌舞。三位詩人約定:“我們都是詩壇名人,但一直不分高下,正好趁這個(gè)機(jī)會,看看她們唱誰的詩最多,誰就算第一。”先有一名歌女唱道:“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B尻栍H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便在墻上畫了一道,說:“這是我的詩。”第二名歌女唱道:“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夜臺何寂寞,猶是子云居。”高適在墻上畫了一道,說:“這是我的詩。 ”第三位歌女唱道:“奉帚平明金殿開,且將團(tuán)扇共徘徊。玉顏不及寒鴉色,猶帶昭陽日影來。”王昌齡又伸手畫壁,說道:“這還是我的詩。”王之渙自以為成名已久,見沒人唱自己的詩,便對王昌齡、高適說道:“這些歌女都是潦倒樂官,所唱的不過是下里巴人之詞,而陽春白雪之作則不是這等庸俗脂粉膽敢接近的。”于是便指著歌女中最美的那個(gè)道,“咱們等著聽她唱什么,如果她唱的不是我的詩,我一輩子不再與你們二位爭勝;如果是我的詩,你們二位就該拜我為師。”很快,便輪到那名頭上梳著雙鬟的最美的女子歌唱,她唱的正是王之渙的詩:“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王之渙便揶揄起王昌齡和高適來,不覺大笑出聲,驚動(dòng)了那些伶人。三位詩人便把來龍去脈講述一遍,伶人們競相禮拜道:“俗眼不識神仙,請三位加入我們的宴席!”三人依言,飲醉竟日。

注講

①鸛雀樓:舊址在山西蒲州,是唐代的登臨勝地。據(jù)沈括《夢溪筆談》記載,唐人在鸛雀樓的登臨之作只有三篇最能摹寫其景,除王之渙這首《登鸛雀樓》之外,一是暢當(dāng)?shù)摹兜躯X雀樓》:“迥臨飛鳥上,高出世塵間。天勢圍平野,河流入斷山。”一是李益的《同崔邠登鸛雀樓》:“鸛雀樓西百尺檣,汀洲云樹共茫茫。漢家簫鼓空流水,魏國山河半夕陽。事去千年恨猶速,愁來一日即為長。風(fēng)煙并起思?xì)w望,遠(yuǎn)目非春亦自傷。”

名句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yuǎn)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注講

①羌笛何須怨楊柳:典出樂府《橫吹曲辭·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柳”諧音“留”,故而古人有折柳送別的風(fēng)俗,以唐代最是盛行。唐代長安城外的灞陵多種柳樹,灞陵折柳送別堪稱長安當(dāng)時(shí)一景。

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后漢書·班超傳》有“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門關(guān)”,玉門關(guān)是西北極邊之地,詩人以“春風(fēng)”暗指朝廷的恩澤,所謂“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實(shí)是暗指戍邊將士得不到朝廷的關(guān)心,久在邊塞而不得還鄉(xiāng)。

名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fēng)不度玉門關(guān)。

與諸子登峴山

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fù)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詩人小傳

孟浩然(689—740),唐代五言詩的名家,在襄陽鹿門山中隱居度日。李白很仰慕他,在《贈孟浩然》詩中稱:“吾愛孟夫子,風(fēng)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其實(shí),孟浩然的隱居并不由衷,只是屢屢求官卻屢屢失意的結(jié)果。孟浩然40歲的時(shí)候曾到長安與名士們郊游,一次在秘書省與眾人聯(lián)句作詩,吟出“微云淡河漢,疏雨滴梧桐”,滿座嘆服,沒人再敢繼續(xù)聯(lián)句下去。開元末年,大詩人王昌齡到襄陽拜訪孟浩然,孟浩然興奮之中不顧病后需要忌口,吃生魚發(fā)病而死。孟浩然的詩風(fēng)閑適淡泊,頗得陶淵明的意趣。

注講

①諸子:諸先生。峴山:又名峴首山,襄陽名勝。

②魚梁:即魚梁州,漢代著名隱士龐德公隱居于此,孟浩然素慕龐德公的為人。夢澤:在洞庭湖北岸一代,古時(shí)有云、夢二澤,并稱云夢澤。

③羊公:指晉人羊祜。據(jù)《晉書·羊祜傳》記載,羊祜坐鎮(zhèn)荊襄陽之時(shí)常常到峴山上飲酒賦詩,并一度對同游者慨嘆說:“自有宇宙以來便有此山,而自古以來,如我們一般在這里登臨玩賞的賢者勝士也不知有多少人,全都湮滅無聞,使人悲嘆。”羊祜死后,襄陽人士感激他的德政,在峴山為他立廟樹碑,望其碑者莫不流淚,故而這塊石碑又名墮淚碑。

名句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注講

①這是一首標(biāo)準(zhǔn)的干謁詩。所謂干謁詩,是士人作詩投贈于權(quán)貴之門,懇請后者的援引。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孟浩然游于長安,以這首詩投贈宰相張九齡,詩題中的“張丞相”即張九齡。

②涵虛混太清:即涵納虛空,混于太清。太清:天空。這句形容水天一色,渾然莫辨。

③欲濟(jì)無舟楫,端居恥圣明:這兩句是說自己想要渡水卻沒有舟楫可用,若繼續(xù)像現(xiàn)在這樣平居閑處則有愧于這個(gè)圣明之世。在儒家傳統(tǒng)里,有所謂“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如果身處有道盛世,士人若不出來做官,不出來為社會服務(wù),就是不應(yīng)該的。

④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語出《淮南子·說林訓(xùn)》:“臨河而羨魚,不若歸家織網(wǎng)。”孟浩然以布衣之身看著官場,仿佛正是臨淵而羨魚,渴慕之情溢于言表。

名句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不過是一首窮形盡相的干謁之作,格調(diào)不高,但描寫洞庭湖的這一聯(lián)堪稱千古壯觀,既是寫景的第一等筆法,亦大見盛唐氣象。《新唐書》本傳與《唐摭言》記載過一則故事,說王維在皇宮待詔時(shí)曾經(jīng)偷偷地邀請孟浩然進(jìn)來切磋詩藝,沒想到唐玄宗突然駕到,王維慌忙之中將孟浩然藏到床下,但見到玄宗之后又不敢隱瞞。玄宗并未責(zé)怪王維,還說自己一向聽說過孟浩然的名望,今天正好一見。孟浩然出來拜見玄宗,承旨吟誦自己的新作。當(dāng)他吟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的時(shí)候,玄宗不悅道:“是你自己不求做官,我何曾拋棄過你?”于是下旨放孟浩然還山。《唐詩紀(jì)事》的說法略有不同,孟浩然是受宰相張說的推薦拜見玄宗,吟詩后玄宗不悅道:“是你自己不求做官,我何曾拋棄過你?你為何不吟‘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呢?”

送魏萬之京

李 頎

朝聞?dòng)巫映x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關(guān)城樹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見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詩人小傳

李頎(690—751),開元二十三年進(jìn)士,擔(dān)任過新鄉(xiāng)縣尉。李頎性格疏狂放浪,對時(shí)政缺乏興趣,一心想要修煉成仙,當(dāng)時(shí)的社會名流們反而因此很看重他。李頎的詩風(fēng)如他的性格一般,狂放豪縱,不拘小節(jié),鏗鏘有力。他還擅長寫玄理詩,可惜存世之作不多。

注講

①魏萬:后改名為魏顥,以魏顥這個(gè)名字而知名。魏顥也是一位詩人,據(jù)他自己說是“平生自負(fù),人或?yàn)榭瘛薄N侯棙O度仰慕李白,曾經(jīng)千里追蹤李白的足跡。李白也很欣賞魏顥,委托他編輯自己的詩文,還寫過一首長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送給他,其中描繪魏顥的形象:“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fēng)塵。五月造我語,知非儓儗人。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徒干五諸侯,不致百金產(chǎn)。”魏顥是李頎的晚輩,當(dāng)時(shí)李頎或在洛陽,魏顥將要辭別李頎前去京城長安,李頎便寫這首詩相送。

②離歌:告別之歌,一作驪歌。據(jù)《大戴禮記》載,客人在辭別主人的時(shí)候歌詠《驪駒》。

③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聽,這里讀去聲tìng;過,這里讀陽平聲guó,這是古音的讀法。律詩在用字上對平仄要求極嚴(yán),“聽”這個(gè)位置必是仄聲字,“過”這個(gè)位置必是平聲字,否則就會大大破壞詩歌的韻律感。

④砧聲:搗衣的聲音。民俗以秋日搗衣,所以這里以砧聲暗示節(jié)令。參見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注④。

⑤令:依古音應(yīng)當(dāng)讀陽平聲líng。

名句

鴻雁不堪愁里聽,云山?jīng)r是客中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充县| 临沭县| 尼木县| 二手房| 绥化市| 通辽市| 乌兰察布市| 夏津县| 汝州市| 青浦区| 新竹市| 太原市| 文山县| 沂源县| 紫云| 营山县| 买车| 新泰市| 汾阳市| 紫阳县| 苍南县| 汝阳县| 康马县| 突泉县| 禹州市| 莎车县| 兴宁市| 金坛市| 西盟| 闽清县| 南岸区| 麦盖提县| 丽水市| 唐河县| 青田县| 北宁市| 宾川县| 咸阳市| 香格里拉县| 宣恩县| 南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