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逐鹿中原
- 星夢情緣大玉兒傳奇續
- 夜已深沉
- 2175字
- 2014-05-27 19:05:15
當吳三桂的書信快馬加鞭的送進多爾袞的手中時,他的驚訝可想而知,這才明白蘇婷讓他傳信給自己
人,命令他教唆崇禎皇帝將陳圓圓賞賜給吳三桂的用意。
原來,她早就知道吳三桂會看上陳圓圓,也早知道李自成會霸占陳圓圓,更早知道吳三桂會‘沖冠一怒為紅顏’向他們求助。
但無論如何,這對于他們,不啻是天賜良機。
可是,她是怎么知道的?她似乎能夠未卜先知。就像她當初用錦囊告訴多鐸讓他小心阿敏;就像她用錦囊提醒自己多鐸乃自己的血脈至親,千萬不可因為私心而害他;就像她當初毛遂自薦的勸服洪承疇,那個時候,她似乎篤定洪承疇會歸降一般;
這種未卜先知的能力,究竟來源于何處呢?
早在吳三桂奉命盡撤寧遠兵民入關勤王之時,多爾袞便下令:修整軍器,儲糧秣馬,于四月大舉進討。”
身任內院大學士的范文程上書分析形勢,指出清朝必須馬上出兵,同時改變以往殺人掠財的作風,要申明紀律,做到秋毫不犯,從而取得漢族官僚的支持,獲得明心。
當收到了吳三桂的信后,形勢對清朝變得更加有利,范文程再度上書催促多爾袞出兵,并指出:“闖賊涂炭中原,戕厥君后,此必討之賊也;雖擁兵百萬,橫行無憚,其滅道有三:逼殞其主,天怒矣;刑辱縉紳,拷掠財貨,士忿矣;掠人貲,淫人婦,火入廬舍,民恨矣;備此三敗,行之以驕,可一戰破也。我國上下同心,兵甲選練,聲罪以臨之,恤其士夫,拯其黎庶。兵以義動,何功不成。”此時的范文程已經注意到起義軍占據北京城后的變化,由原來的軍紀嚴明秋毫無犯,變為無法約束,大肆掠劫,迅速喪失民心,再加上圣母皇太后的暗示,他清楚的知道,這正是討伐他們最有利的條件。
多爾袞豪氣沖天,決心傾國而出。
蘇婷全力地支持他,她大度的將滿洲、蒙古兵的三分之二以及漢軍全部,交給多爾袞率領。在她的安排下,順治皇帝于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初八,再篤恭殿賜多爾袞赦印,赦文內容如下:
‘念當此創業之時垂統之時,征討之舉,所關甚重。朕年沖幼,未能親履戎行,特命爾攝政王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代統大軍,往定中原。用加殊禮,賜以御用蓋等物,特授奉命大將軍印。一切封賞,俱便宜從事。至攻取方略,而王欽承皇考圣訓,諒已素諳。其諸王、貝勒、貝子、公、大臣等
事大將軍如事朕,同心協力,以圖進取。’
如此一來,多爾袞的地位和權力更加至高無上。在別人看來,圣母皇太后如此用人不疑,顯示出了她高明的政治眼光。如果換做其他的任何一個處在她地位上的皇太后,恐怕難以有如此的氣量和膽識,讓如此權利之大的人帶走了所有的精銳力量,而且不給他任何監督。
對于她的信任,多爾袞也是無比的激動,但是他很想問一句:“你不怕我擁兵自立嗎?”可是他沒有問出來,因為他從她的眼中看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任!
因為這個信任,他更下定了決心,要為她奪取中原的江山。
此次遠征,和以往不同,此次的多爾袞是帶著入主中原的決心。
為贏得更多的支持,他不僅答應和吳三桂合作,而且一改以往對付明朝的戰略。轉而揚言:發任義之師,要為崇禎皇帝報仇!并且立誓:沉舟破釜,誓不返旌,期必滅‘賊’。
與此同時,范文程奉命起草寫給中原漢人的布告,主要內容是:義兵之來,復其官;民來歸者,復其業。必不爾害。
此時身在北京城中的李自成見吳三桂長久沒有投降,親率二十萬大軍開赴山海關。大順軍隊從三面包圍了關內城鎮山海城,又派出二萬騎兵從山海關城西一片石北出口,東突外城,進抵關門,截斷了吳三桂通向關外的道路。吳三桂被重重包圍,雙方展開大戰。
吳三桂遣使向多爾袞告急。并獻上計策:請攝政王速整虎旅,直入山海,守衛夾攻,擒獲逆賊。
多爾袞得到書信時,大軍已到達連山(今遼寧省錦西縣),馬上下令:大軍星夜進發。。
李自成此刻并不知道吳三桂向清朝求援的事情,他揮師想山海關東羅,西羅,北翼等城發起攻擊,吳三桂的軍隊此時已經處于劣勢,吳三桂一邊抵抗,一邊不斷派出使者,向多爾袞求援。
順治元年四月二十一日(1644年5月26日)夜晚,多爾袞率領的清軍在一片石幾百大順唐通部,接著進發到山海關外十里的地方。景觀吳三桂與大順的戰示,以防有詐。
吳三桂于次日凌晨得知清軍已到,下令跑轟包圍圈,突圍而出,面見多爾袞。為表示自己的誠意,吳三桂剃發稱臣。
多爾袞與吳三桂商談之下,令吳三桂先行,開關迎降。
自己于次日下令兵分三路,進入關內。
此刻,吳三桂的軍隊與大順軍隊打成了一片,李自成指揮大順軍,左右包抄吳三桂的軍隊,企圖在此將他一舉殲滅。雙方殺的天昏地暗,吳三桂的軍隊再次陷入困境。多爾袞卻并不參戰,直到大順軍隊和吳三桂的人馬精疲力竭的時候,才大旗一揮,兩萬鐵騎忽然殺出,令李自成措手不及。他手下人馬皆為草寇出生,如何能抵擋住清軍的鐵騎。被迫撤退,清軍直追殺出四十余里,此次戰役,清軍大獲全勝,而且未損一兵一卒。
戰后,吳三桂將統兵大權交給了多爾袞,清軍至此增加四萬勁旅,力量更加強大。
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執掌步兵一萬。
李自成戰敗回到北京后,先將吳三桂及其家人全部殺掉,然后放棄北京,向關中撤退。撤離前,李自成下令火燒紫禁城。整個紫禁城的主要建筑多數毀在了這場大火里。只有武英殿幸免于難。
順治元年(1644)年五月二日,多爾袞帶領大批人馬直奔紫禁城。
---------------------------------------------------------------------------
因為是小說,本書后面內容與史實不符,請大家不要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