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洛陽西北角皇城端門南百步之處,有一黃道渠,過渠二百步有一橋,名天津橋,這里就是我今天的目的地之一。
隋大業元年,煬帝楊廣弒父串位之后,決定遷都洛陽。在重建洛陽城時,設計新城的楊素和宇文愷注意到橫貫全城的洛水,認為洛水就像天上的銀河,而洛陽宮即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宮”,因此必須在洛水上架一座橋。因古時皇帝尊為天子,渡口稱津,且天津的原意本就指銀河,故此橋就命名為“天津橋”。當時架設的本是一座浮橋,隋末李密攻洛陽時焚燒了此橋,至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又在洛河上重建天津橋。這回吸取前朝教訓,不再建木質結構的浮橋,而是壘方石筑橋墩,橋上還建有四角亭、欄桿、表柱,每逢皓月當空,于黎明前登橋臨亭俯望,四周碧水均能見月,漸成一景,即是被譽為洛陽八景之一的“天津曉月”。
為了來看這一美景,我早已探好了路,找到了從楊玄繳家到這里的捷徑,此刻就拖著小蠻一路狂奔。等到天津橋頭時,兩人都跑得上氣不接下氣,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好半晌才平復氣息,開始四處觀望。
作為連接皇城與城區的主干道,天津橋并不算太大,只有百來米長,幾十米寬,畢竟古時候的橋梁修造技術遠遠不如現代,不過都還算不錯了。此時天色微亮,我與小蠻緩緩的漫步橋上,仰頭望曉月還掛在天空,再俯身看腳下的洛河波光粼粼,遠處偶爾傳來洪亮悠揚的鐘聲,雖然身邊往來的行人車馬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可卻別有一番閑暇舒適的意境,難怪連白居易都會作出“津橋東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詩思迷”的感嘆。
橋的兩端有不少酒樓、市集,隨著天色放白,已經開始營業了。我的視線一直放在橋南一棟四層樓高的建筑物上。這是一間酒樓,名為董家酒樓,外表看起來雖與周圍的酒樓沒有兩樣,可在洛陽卻是大大有名,是官府和有錢人宴客招待的首選之地,連大詩人李白游洛陽的時候,都經常到這里來飲酒賦詩,這里當然也就是我今天的目的之二了。
一般來說,能讓上層階級的人爭相惠顧的酒樓,如果不是裝飾豪華能讓人賺足面子,那就是菜品豐富美味。我見這董家酒樓的外觀也沒什么出眾的地方,那自然吸引人的就是后者。不知是不是為了印證我的話,空氣中飄過來一股濃郁的香味,頓時勾出了我的饞蟲。循著香味,就來到了董家酒樓大門外,一想到美味的食物,我就垂涎欲滴,恨不得立即進店去大快朵頤。
剛抬腳,還沒跨過門檻,就被一小二模樣的男子給叫住了:“喂,你兩個小孩干嘛?出去,出去?!?
我斜眼看著他,很是不高興:“怎么,你開著大門做生意,還有把客人往門外推的?”
“客人?”那小二夸張的大叫一聲,然后說:“你們帶銀子了嗎?”
聞言一愣,這可把我給問倒了,下意識的往懷里摸,還真什么都沒帶。見我臉上露出尷尬的神情,那小二頓時一臉不屑:“小小年紀也想學人吃白食!去,一邊玩去,少在這兒搗蛋?!?
我揮開他想來推我的手,大聲道:“干嘛,還不許人在這里休息一下呀?”
“要站去別的地方站,不要擋著我們做生意?!蹦切《挂膊豢蜌?,雙手叉腰,一副兇神惡煞的樣子,當真是生意好的店,連幫傭都這么猖狂。
我冷哼一聲:“我就偏要在這里休息,這里是你的地盤嗎?”
那小二向我怒目而視:“這里就是我的地盤,小孩,你最好快點走,要不我對你不客氣了。”
小蠻害怕的在一旁輕拽我的衣角,我當沒看見,繼續冷笑道:“這話可說得不對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這塊地是在大唐的疆域之內,那就是屬于當今皇上的。即便是皇上管不了這么多,也該屬于洛陽府尹管理,他們都沒有開口趕我走,你有什么權利命令我?”
我這一番強詞奪理,小二卻找不到反駁的話,愣了會兒,然后不耐煩的丟下一句“莫名其妙的小孩”,轉身回店里去了。
我看著他的背影,嗤之以鼻:“哼,沒文化,跟你多說都是浪費口舌。”
只聽身邊一人笑道:“世人多膚淺,姑娘小小年紀,竟有此等見識,實屬世間難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