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元旦(1)

上學沒幾天就放假了。

唐初,朝廷專門頒布《假寧令》,對休假時間和天數都作了詳細的規定。例如官員每月有三天固定休假,分別是第十天、第二十天和最后一天,類似于現代的星期天,稱之為旬假;一些傳統節日、慶祝性節日以及宗教節日也可享受休閑的福利,按性質不同可分別放假1、3、5或7天,類似現代的黃金周都有好幾個;甚至于婚喪、探親等,也可視具體情況酌情給予休假。休假制度十分完備,而且很富有人情味,算起來一年可以休息一百來天,老祖宗還是很講究勞逸結合的。

而唐朝的學生,除了享受和政府官員一樣的休假外,還有專門的田假和授衣假,大概類似于現代的寒暑假,但是只有15天。不過,相對于公學完全按照國家規定執行,私塾則要靈活機動一點,全憑先生做主,如果先生識趣,假期就要寬松許多。而我所就讀的私塾,先生就挺通情達理,由于臘月間節假日本就多,其中有兩個7天長假都聚在一起,而且相隔時間又不長,考慮到孩子們都年幼,到了年終都盼著放假玩耍,已無心向學,索性就放長假,從臘月初八一直放到正月十五,一個多月的時間,讓大家一次玩個夠。

在現代,由于西方國家多年的潛移默化,國人尤其是年輕人慶祝的重點都逐漸放在情人節、圣誕節、萬圣節等洋節上,反倒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不甚感冒,連端午節都被韓國人給注冊成了端午祭,即便是碩果僅存的春節,也變得千篇一律,大多數人所重視的都是能休假7天,而淡化了傳統。

但唐朝不一樣,此時的春節指的不僅僅是元旦這一天,而是從臘月初八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結束的、長長的一個多月時間,是辛苦操勞一整年的漢民族狂歡的日子。

農歷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即是“臘月”的意思。在我國古代,“臘”本是一種祭禮,稱“大臘”。在商代,人們每年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其中以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后來就逐漸將冬祀稱為“臘祭”。因此,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起初臘日并不固定在哪一天,直到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后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但并不吃臘八粥,只是祭祀諸神。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歷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人們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并祈求豐收和吉祥。

至于臘八節喝臘八粥,來歷眾說紛紜,不過在唐朝最普遍的說法是,臘八粥傳自印度,而“臘八”則指“佛祖成道紀念日”。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凈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舍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獲,后經六年苦行,每日僅食一麻一米,終于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后人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于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

據說,傳統的臘八粥要從初七晚上就開始準備,一直到初八清晨才能完成,耗時很久。我在現代倒是吃過無數次臘八粥,但都不是自己家做的,對熬制的過程一直就很好奇,偏偏沒有機會一探究竟。如今回到唐朝,終于可以一場夙愿,于是就成天纏著忠叔,非要讓他答應我參與不可。忠叔被逼無奈,只得勉強同意讓我跟進廚房,本來只讓我旁觀,誰知我興奮異常,不管是洗米、泡果,還是撥皮、去核、精揀,凡事都搶著做,他拿我沒法,只有搖頭嘆氣。

等到一切準備妥當,已是半夜。煮臘八粥的過程最是費時,要先煮沸,然后用微火燉,一直燉到第二天的清晨,才算熬好了。本來我是想一直堅持到最后,可沒想到寅時剛過,居然就迷迷糊糊睡著了,連怎么回房的都不知道,而且還一覺睡到第二天下午。

醒來后,我興奮的吵著要嘗一嘗自己親手完成的臘八粥,但翻遍了整個楊府,都沒找到一碗。忠叔還納悶,發誓說絕對給我留了一碗,可就是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

我正奇怪,卻不小心瞅見楊玉環暗自偷笑,心下霍然,絕對是她搞的鬼。

自從我變成楊玉奴,這性子就越來越與楊玉環相近,二人自然也越走越近。感情越來越好的后果,就是她知道我不會跟她計較,也就越來越肆無忌憚,經常想方設法的捉弄我,好幾次雖心知是她搞的鬼,可卻是苦無證據,除了送她幾個白眼,也別無他法。

只是,辛苦了一夜,卻沒能喝上一口自己親手做的臘八粥,惱得我暗自發誓,以后再也不做這種賠本的買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郸城县| 江陵县| 盘锦市| 寿光市| 武义县| 句容市| 若尔盖县| 焦作市| 闽侯县| 大名县| 石河子市| 尚志市| 无为县| 淄博市| 温州市| 高淳县| 额尔古纳市| 岳阳市| 南雄市| 苍山县| 茌平县| 东山县| 池州市| 武强县| 黔西县| 石狮市| 桑植县| 晋中市| 开化县| 五峰| 江门市| 仪征市| 阿瓦提县| 鹤岗市| 克山县| 上饶县| 阿拉尔市| 新蔡县| 双流县| 台江县| 梅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