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如惠彎著身子站在轎內,行禮不是,不行禮也不是,就這樣楞楞地仰望著芊嬪。
好似欺負夠了,折騰夠了。芊嬪懶懶的回過身子,抬起一只纖手,身邊立刻有雙拙手輕扶住她的玉手。她并這樣朝前走去,姿態雍容緩慢,大有儒雅文人的美姿,頗為嬌魅。
蘇如惠自她離了五、六米距離,她走出轎子,蹲下身來,口中嚴謹道:“奴婢蘇如惠見過芊嬪娘娘,娘娘富泰安康。”
芊嬪回過頭來,依舊是慢悠悠的,她輕睨一眼垂著頭的蘇如惠,話語仍然是那樣的無意與嘲諷“蘇答應可是耳聾,沒有聽清本宮的話?”
蘇如惠昂起頭來,神情泰若“嬪乃是后宮等級的從三品,如惠乃是正七品答應,按皇宮律戒,如惠應當只向正三品娘娘或正三品以上品階的娘娘行跪拜之禮。”
她的不屈不饒看在芊嬪的眼里極其的刺眼。只見,芊嬪甩開了女婢的手,邁著蓮花步走向蘇如惠,一步,兩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她在蘇如惠的兩步之外停了下來。
“小小答應就如此傲氣,連本宮你都不放在眼里,倘若讓你為了“娘娘”,啟不是連皇后娘娘都得讓著你。”她的話里全是譏諷,說完再向前一步。
兩人只離了一步之遙。
蘇如惠閉口不答,只是不卑不亢的看著芊嬪。兩人對視良久。
芊嬪盯著蘇如惠的眼眸看著看著竟有種心慌的感覺,那雙杏仁眸里的流光好似能將她通體看個透,她下意識轉開頭對身邊一眾奴才喝道:“罷了蘇答應的轎子。”她倒要看看蘇如惠的骨子有多硬,性子多倔強,就讓她徒步去流瓏院。
“是,娘娘。”芊嬪的奴才們的應答聲帶了抹戲謔,將聲音揚得老高,生怕蘇如惠聽不見似的。
蘇如惠只能站到一邊,任著他們將轎子抬走。比起轎內讓人窒息的氣味,她更喜歡這藍天白云下的清新,盡管,或許要走很久很久才能歇息。
蘇如惠站在路邊,看著芊嬪得意的笑著與她擦肩而過。
就在這時,蘇如惠突然笑了,笑的愜意,自她唇中吐出字來“芊嬪娘娘,如惠只是個惠答應,您抬愛了。”隨即,“咯咯”的輕笑,只是任誰都可以聽出這笑聲有多么故意。
蓬萊國后宮制度:
一后
正一品:四皇妃
從一品:淑,慧,賢,德四妃
正二品:平妃
從二品:昭儀、昭媛、昭容、淑儀、淑媛、淑容、修儀、修媛、修容、
正三品:貴嬪
從三品:嬪
正四品:容華
從四品:婉儀、芳儀、芬儀、德儀、順儀
正五品:婕妤
從五品:小儀、小媛、良媛、良娣
正六品:貴人
從六品:才人、美人
正七品:答應
從七品:更衣
正八品:選侍
從八品:采女
而其中最為嚴明的一條:姓乃是一人的一輩子遺棄不了的最為尊貴的稱呼,故此在封賜品階之時,它是極少沿用的。只有,人的身份到了一定能匹配自己的姓的尊貴才能配得起“姓”。這條鐵律往往很少在后宮制度中被提及,以至眾人都遺忘了,甚至秀女初進宮闈之時,命了姓為首的秀女稱呼。其實,這是最大的宮紀。蘇如惠想到這,不禁又思及。可能,只有在這偌大的皇宮才這般循規蹈矩,而初入宮闈的秀女還是為自各而活之的,故以姓為尊稱。
芊嬪早早氣瘋掉了,轉身牙癢癢的瞪著她,卻回不出一句話來,她足足瞪了十數秒,才跺步離開,衣袖隨她步伐在空中揚起落下,著實狂噪。她該是怎樣的囂張跋扈!蘇如惠深深長嘆,轉而跟著宦官公公朝蓬萊后宮最南邊的流瓏院走去。
蓬萊帝國聳百年不倒,代代帝王擴建之下,這規模儼然已經比擬一座城池。蘇如惠渺小的身影就在這浩大的城池之內徘徊,這讓她覺得萬分的艱辛。
今早,聽如嫣打探而來的消息,流瓏院里住了一位正六品貴人,與一位從六品的美人。先不論她們受寵不受寵,就單談這品階,就比她生生高出了一階,若是生了芊嬪招事的性情,那她蘇如惠啟不天天得遭罪。
戰兢的不安感將蘇如惠重重包圍,一入宮闈深似海,說的是這吧。她如今才有了一些些的領悟,只是這領悟恐怕還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