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蕭劍正在悲戚之時,聽得身后有人走動,回頭看時,卻是一個十多歲的半大小孩,甚是機靈,那小孩見了蕭劍,趕緊拜倒在地,說道:見過少主。
蕭劍認得是叔父的書童,問道:總舵主來了沒有?那書童一指后面,說道:總舵主就在后面。說罷,只見一人,一襲長衫,漸行漸近。蕭劍忙朝那人揮手喊道:叔父。
不多時,那人走到近前,一襲長衫,白面無須,腰間斜靠一口寶劍,身形儒雅,風度翩翩,正是前日在林中舞劍的那位白衣人。
那人便是當今江湖上最大的幫會,紅花會的總舵主陳家洛。
紅花會為前一任總舵主于萬亭所創立,旨在反清復明,但是紅花會卻是奉建文帝朱允炆為正統,而視朱棣為逆賊,紅花會的幫眾多為朱棣所迫害的建文帝的忠臣烈士的后人。
于萬亭創立紅花會,又請出建文帝的后世子孫朱念祖,奉為主公,以此招攬天下有志之士,一起反清復明。
陳家洛早在未做總舵主之前便和蕭劍的父親結為異姓兄弟,今天是清明節,特意來給大哥上墳的。
上香,放鞭炮,叩頭,之后蕭劍問道:叔父,前段時間,總舵傳來消息,執法長老食用河豚中毒,死于意外?家洛道:此事頗有蹊蹺,執法長老自上一次偶感風寒,便一病不起,二月十五那天托人送信,說有一件極為隱秘的事要和我面談,我當時有事一時難以脫身,就告訴他三日之后親自登門,并讓王伯做一碗河豚給執法長老送去,王伯做了一輩子河豚,從未出意外,卻在此時出了意外,讓人不得不懷疑此事背后是否另有隱情。蕭劍道:王伯年歲越來越大,有時糊涂,也是有可能的。陳家洛道: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等回到揚州分舵,再詳細說來。
此處乃是觀音山,來來往往的游人頗多,何況今天又是清明節,前來踏青祭祖的人,就可想而知了。
蕭劍躊躇一會兒,說道:我想先去姑媽家看一看,今晚三更再去分舵和叔父詳談,可好?家洛道:這樣也好,那就晚上見面時,我們再詳談。
說罷,揮手告別。
卻說陳家洛沿原路返回,走在路上,和迎面而來的一個人擦肩而過,不覺心頭一動,回頭看時,那人亦回頭觀望。此人較家洛年長,手持折扇,氣度非凡,雖一身便服,但依然難掩其雍容華貴派頭,且此人同家洛,無論是身形樣貌,乃至眉宇之間,竟是十分相像。
跟隨在那人身邊的是一位紳士打扮的人物,但卻透著一股官氣,此人是揚州前任知府,而眼前這位,便是當今圣上,乾隆皇帝。
乾隆今日微服出巡,一路來到大明寺,隨同的只有揚州前任知府。
乾隆看到陳家洛的那一刻,同樣心頭一動,在乾隆的心底,一直埋著一個謎,就是自己的身世之謎。忽然看到一個同自己無論是身形樣貌以至于眉宇之間都十分相似的人,豈有不為之一動的道理。
兩人一瞥之間,彼此都愣住了,卻礙于各自的身份,又各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