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悲劇的莫過于遠離家鄉,在外打拼,尤其是還經歷了情感的事情后,面臨寒假,大多數的同學都是計劃,到家,陪伴家人,對于曾經的我們來說……我們的選擇就是……
寒假找到所謂的工作,利用寒假緊缺的勞動力,更新替換,寒假所謂的三倍工資,這樣一個月賺的幾乎可以抵得住開學后一個學期的費用,進入大學后要做到所謂的經濟獨立。
對于農村的孩子來說大多數人的人生旅程幾乎都是所謂的打工,然后回來家鄉,再打工的固定模式。曾經經歷過那樣的人生后,以后再也不想經歷了,太痛苦。廉價勞動力,生活在底層……沒有資源,人脈,一輩子與周圍的人慢慢的被磨滅,失去對生活的信心,看不到希望,曾經的痛苦,曾經的迷茫,曾經的彷徨,我的人生又在哪里?誰可以給你指點下人生的出路,如果此生沒有什么成就,太不甘心了。
看過了太多的書,經歷過的多了,自然而然,尤其處于學校的象牙塔,封閉式的環境,脫離社會,我們這個群體的未來又在哪里呢?
人生太多的絕望,與失望,還得經歷七情六欲,生活的痛苦與掙扎,有時候會過得很累,如何做?
絕望中尋找希望!永遠不要放棄,這個世上一定有人和你一樣,而且或者你想要的生活,你的目標就是成長為那樣類型的人……
相信以及擁有,滿心歡喜的接受……
使你痛苦的東西真正的鍛煉著你,讓你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