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曾經最好的朋友的微信發來的消息,可能有了,不知真假,也許玩笑,但愿一切都好好的吧,每個人的選擇不同,生活不同,年輕時在一線城市忙碌,而其他小伙伴都忙著結婚,成家立業。
[cp]最近又是失眠了,思考工作的事,一線城市真的是忙的除了工作還是工作,自由空閑時間永遠那么少,二三線好像除了工作外就是忙著結婚,忙著培養小孩,悠閑的生活也是不錯,周圍的環境氛圍造就了不同的自我,安逸的生活,一眼望到底的生活,絕不將就,看不到希望,心活的太累,太靠關系,創業者的信息閉塞,信息差導致的大多數只能靠心靈雞湯,成功學的精神勝利法。獲得心靈的安慰,只能導致知道的多,改變的少,畢竟物質決定意識。背后的黑色利益。只能靠雞湯獲得心靈的慰藉與安慰,穩定……安逸。
一線,每天思考的是職位及其空間的提升,工作的適合與否,是否該堅持下去?還是跳槽,術業有專攻,在自己擅長喜歡的領域可以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可以最大范圍的提高自我,每天有提升,學到點什么,追求金錢永遠放在第二位,最大限度的為自己所擁有的客戶考慮,客戶對你的信任度及對你的評價是衡量你工作的標準,加強了以后的續費長久客戶,其他的自然會過獲得,未來以后重新創業,將避免很多錯誤。每天過得都不一樣。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的是一線教育與二三線之后或者農村教育的差距,十萬八千里,進入9585/211的本地,確實很輕松。外省的難之又難,你奮斗了二十多年也抵不住這邊奮斗十年,下一代的培養,從小就開始,一年級開始學英語的流利程度抵得上省內的中學英語,破爛的中國式英語,除了做題外,沒多大用,這邊的思維聽力口語的重視,省內衡量你英語的標準有個專八垃圾證書可以忽悠一批人,這邊除了認證,看你講英語的流利程度,是否與老外自由的交流。思維與觀念環境的不同。一線的的都是錢砸出來的,所有的都投入到下一代教育中,一門課的投入一個月幾個小時達到一兩萬。用的最優秀的資源。高中之后的培養分為三類,一類班級直接出國留學,一類直接重點211一類直接985,資源的不平衡,也導致了競爭的激烈。一切都無所謂,階級的打破從來都是強權者的游戲,仍有希望,除了創業外,現在如果不努力點,二十年后的你,下一代將和你過著現在同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