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 我本善良
- 江格爾故鄉
- 1354字
- 2009-06-19 10:24:15
現在阿威回到故鄉鄉里村里不謀而合,蔡書記認為自己年紀大了,在退休之際應當好好地干一番事業,因此心里也十分高興。閔鄉長也十分地活躍,大力支持。因此在今天的這個會將表態,研究方案。
阿威拒絕宴請又使蔡書記看到了阿威做人的另一面,認為他還挺不錯。阿威所說的一切同時又鞭策了這個老干部。也正應了他的心思,在心里也特別尊重阿威。可看到閔鄉長剔牙的時候又感到自己的不足和失職,認為閔鄉長只顧吃喝的草包。
虞文才說了簡單的幾句話后就把話題一轉。讓蔡書記講話。群眾都鼓起了掌。掌聲使蔡書記從回憶中驚醒過來,他這才看清虞文才把話筒遞了過來。
老蔡故作鎮靜一下,站起來咳了一聲,向臺下點了點頭微笑著,示意大家安靜。可大家的掌聲更加激烈了,這使他有點激動,情緒十分地高漲。他開始說話了,聲音有些啞,但又不失書記的那種威嚴。他說:“同志們!”
臺下安靜下來,可隨后又是一陣掌聲。
“同志們,今天我有幸地站在大家面前宣告我們的計劃——那就是在石河中游修建一座橋。本來在以前鄉里,村里都曾有過這種計劃,無奈我們是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現在我們藕塘灣的好兒子——阿威同志準備支援我們這個計劃,這是大公無私的壯舉,是為后人造福的楷范。我代表:全鄉人民感謝阿威同志。”說完深深地鞠了一躬。眾人又是一陣掌聲。
“今天我們召集大家就是研討有關修橋地事。待會兒我們經大家地討論后再做決定。現在,我們以熱烈地掌聲歡迎藕塘灣鄉長閔重親同志致詞!”虞文才說完這句話后就鼓起掌來。眾人也跟著鼓了起來。
閔鄉長點了點頭,說了這么一句話:“實干是精神,我相信大家的實干能力。只要精神充沛,我們這個藕塘灣是能飛速發展的!”然后他和蔡書記相互交談了一會兒,閔鄉長又把嘴湊再虞文才的耳朵邊。虞文才站起來對大家說:“現在請阿威同志上臺講話!”眾人拼命鼓掌。
阿威拍了拍身上的塵土,走上了講臺,說:“父老鄉親們,我沒有什么可說的。在十年前我離開家鄉時家鄉是這樣,十年后的今天我回來了。還是這樣。為什么呢?就是因為我們沒有發現這塊寶地。有人說我們這個村窮,可我認為她是一個金盆子。鄧干山雖然荒蕪,如果開發利用,引水上山栽果樹,幾年后又是什么樣呢?石河的水長年累月地流,流速雖然不大,但我們在下游新橋的地方建一座小型發電站,我們這個村的照明是不成問題的。如果再把立私橋開通修成鄉村公路,我們這個村就可以四通八達了。石河中游的對面又是一片良田,但路不通,我們過去只好劃竹排或者到新橋上去轉一圈。一個來回花了多少時間啊!再說中游河面寬,水也比較深。如果我們把橋修好以后再橋墩下面用網箱養魚,嘿!我就不相信咱們富不起來。當然,我說的只是以后的事。目前我們應當一步一步走,先修橋,后攔壩,再開荒,后開通立私橋,把那座鄧干山給我啃成一條路來!咱們以后同舟共濟,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既沒錢,又沒力的就再旁邊給我們加油!我的話完了!”
大伙拼命鼓掌,沒命地叫喊“阿威,阿威!”
蔡書記激動得熱淚盈眶,想不到他還有這個宏遠計劃。閔鄉長微笑著,頻頻地點頭。
阿威在會議上把自己的計劃說了出來,讓大伙討論。會議開了一天時間總算穩定了下來。會議決定:由阿威擔任修橋地總指揮。閔鄉長兼任副總指揮。虞文才負責組織匠工和運輸材料。散會后,蔡書記一行人到了阿威住處去探問了他的老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