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到不朽的事業中去尋求庇護 (3)

因此,這樣的處境對佩德拉里亞斯來說,是令人不快的。他肩負著雙重的使命,一方面,要追究叛亂者巴爾沃亞驅趕前任的總督的責任,倘若能證明其確實有罪,那么就將他逮捕歸案,要是不能,就證明他無罪;另一方面呢,他又擔負著去找到南海的使命。但是,當他換乘的小船,剛一靠岸,他馬上就知道了,巴爾沃亞已親自完成了這一偉大的行動,正是這個他打算審訊的叛亂者,已經慶祝過佩德拉里亞斯所渴盼的凱旋。自發現美洲以來,巴爾沃亞為西班牙朝廷作出了最偉大的貢獻。很明顯,他現在必須禮貌地向他問候,滿懷熱情地向他祝賀,而不可能把這樣一個人像一個惡劣的罪犯一樣送上斷頭臺。不過,從此時此刻起,巴爾沃亞事實上已經失敗了。

佩德拉里亞斯現在永遠都不會原諒巴爾沃亞獨自完成了這一偉大的行動,在他看來,這本是派他來實現的行動,而且這行動肯定會給他帶來流芳千古的巨大榮譽。所以,盡管他不得不把對巴爾沃亞的仇恨隱藏起來,以便不過早地去激怒這些殖民者。他把追究責任的事沒有限期的拖延,為了制造一種和平的假象,他甚至把自己留在西班牙的親生女兒,許配給了大家的英雄——巴爾沃亞。但是,這并不表示他對巴爾沃亞的仇恨和嫉妒有分毫的減少,而只會繼續增加。

現在,巴爾沃亞所完成的偉大業績,所有的西班牙人都知道了。從西班牙已送來了一張委任狀,給這個從前的叛亂者補授一個適當的頭銜,也同樣任命他為總督。佩德拉里亞斯被告知,凡遇到重大事情都必須同巴爾沃亞商量。然而,一山難容二虎,對這一片土地來說,兩個總督畢竟是太多了。其中必然要有一個屈服,或者有一個最后垮臺。巴爾沃亞有很強的危機感,他感覺到自己隨時都有可能遭遇不幸,因為軍權和司法權都掌握在佩德拉里亞斯手中,于是,他打算再一次到不朽的事業中去尋求庇護,因為他成功且出色地完成了第一次這樣的嘗試。他請求佩德拉里亞斯贊同他裝備一支遠征隊,到南海沿岸去探察,占領它周圍的廣闊土地。不過,這個老叛亂者有著自己的秘密意圖,他橫跨大海,去到那彼岸,是為了擺脫這里的一切監視與束縛,他要建立起自己的一支艦隊,要使自己成為那一片土地上真正的主人,并且一旦時機成熟,就去征服傳說中新世界的黃金國——秘魯。佩德拉里亞斯倒是爽快地同意了,倘若巴爾沃亞在這次行動中喪了命,這樣豈不更好;即便他獲得了成功,那么以后也有充足的時間,再將這個非常熱衷功名的人置于死地。

就這樣,巴爾沃亞又開始了他新的征程,以求在不朽的事業中去尋求新的庇護。也許,相較第一次行動而言,他這第二次行動將更加輝煌,但是,盡管歷史總是眷顧有所成就的人,這第二次行動在歷史上卻無法享受到如同第一次的榮耀。在這一次橫越地峽的時候,巴爾沃亞不僅帶著自己的大隊人馬,而且還要上千名土著人拉著木材、木板、船帆、鐵錨和四艘雙桅帆船用的絞盤,隨著隊伍翻山越嶺,因為他計劃到了山那邊以后,首先建立起一支艦隊,然后才能去征服所有沿岸地區,以及那些盛產珍珠的島嶼和富有傳奇色彩的秘魯。可是這一次,命運卻不再眷顧這個勇敢的冒險者,新挫折接二連三地而來。在穿過潮濕悶熱的熱帶灌木叢時,蠹蟲把木材蛀毀了;到達以后發現木板已全部腐朽,不能再使用。

但巴爾沃亞沒有氣餒,在巴拿馬海灣,他讓人砍下新的木料、鋸成新的木板。真正的奇跡可是由才干創造的。眼看著就要成功了:第一批雙桅帆船已經建造好了,只準備在太平洋上航行了。然而,突然之間,竣工的船只所停泊的河流洪水暴發,這些造好的船都被沖走了,并被撞擊得支離破碎。巴爾沃亞只好第三次重新開始。終于又建成了兩艘雙桅帆船。再建成兩三艘這樣的船,他就可以出發了,去占領那個印第安人酋長用一只伸開的手指著的南方以及那塊至從他第一次聽到那誘人的名字“皮魯”之后就魂牽夢繞的土地。現在,只缺幾個英勇彪悍的軍官和一支裝備精良的后備部隊,他就完全可以去建立自己的王國了。倘若再有幾個月的時間,倘若一點好運氣能稍微配合一下他胸中的這個大膽計劃,那么,世界歷史上戰勝印加人、征服秘魯的就是巴爾沃亞,而不是后來的皮薩羅了。

然而,命運即使對她最喜愛的寵兒也不會一直眷顧。眾神已經保佑這個不能永生的人完成了一項不朽的事業,之后,再也沒有保佑過他。

最后的毀滅

巴爾沃亞有著極其堅強的毅力,正當他堅定地實施自己的宏偉計劃時,不幸在悄然滋長。正是這個大膽計劃所取得的成功,給自己招來了危險。佩德拉里亞斯的猜忌目光從沒有停止地注視著自己這個下屬的意圖。或許是由于叛徒的出賣,他得到了情報,了解到巴爾沃亞正野心勃勃地建立自己的統治;或許純粹是出于嫉妒,擔心這個從前的叛亂者再一次獲得成功。總之,他突然給巴爾沃亞寄去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信中說,希望巴爾沃亞最終開始遠征之前最好回到阿克拉,也就是達連附近的一座城市,兩人再好好商談一次。巴爾沃亞幻想進一步從佩德拉里亞斯那里得到兵力支援,于是,按照信上的邀請即刻返回。在城門外一小隊士兵邁著正步向他走去,看上去像是迎接他似的。他高興地急忙朝他們大步走去,為的是要去擁抱他們的隊長弗朗西斯科·皮薩羅,這可是他多年的戰友、發現南海時的同伴、自己信賴的朋友。

但是,皮薩羅的手卻重重按在了他的肩上,并宣布他已被捕。皮薩羅也渴望著建立一番不朽的功業,也渴望著能去征服那黃金之國,因此,當他知道要干掉如此一個任意妄為的攔路人時,心里可并沒有不樂意。在佩德拉里亞斯總督的主持下,這場所謂叛亂的審判的開始了,顯然,這次巴爾沃亞難逃不公正的判決。幾天之后,巴爾沃亞和他自己幾個最忠實的伙伴一起被送上了斷頭臺。只見劊子手的刀斧一閃,巴爾沃亞的頭顱滾落到地上,那頭顱上的眼睛在一秒鐘之內永遠地閉上了,這是人類第一雙同時看到過環抱我們地球兩大洋的眼睛。

二、拜占庭的悲劇

歐洲歷史的新紀元

1453年5月29日

野心勃勃的蘇丹

1451年2月5日,二十一歲的穆罕默德,也就是蘇丹穆拉德二世(奧斯曼土耳其最高統治者成為蘇丹。)的長子收到一位密使的報告:他的父親已經去世。這位精明且果斷的皇太子絲毫沒有同自己的大臣和謀士商量,就一躍跨上自己乘騎中那匹最滿意的馬,策馬揚鞭,騎著這匹純種良馬一鼓作氣跑完一百二十里,從小亞細亞到達博斯普魯斯海峽,并且立刻乘船渡海,來到歐洲一岸的加利波利(加利波利,地名,現在的土耳其的蓋利博盧半島。奧斯曼土耳其人于1354年,跨過達達尼爾海峽占領這里,之后成為進攻色雷斯的前沿陣地)。這時,他才向自己的親信們吐露父王逝世的消息。為了防止其他任何人染指王位,他調遣了一支精銳之師,帶到亞得里亞堡。事實上,他在那里沒有遭遇任何的反對,就被大家確認為奧斯曼帝國的最高統治者。他隨即進行了第一項政治行動,為了預先清除掉所有的嫡血競爭對手,他派人把自己還未成年的親弟弟淹死在浴池里,接著又立刻害死了那個被他逼著去干這件事的兇手。穆罕默德那種無所顧忌的魄力,簡直令人可怕,同時,也可以看出他詭計多端、冷酷殘忍的性格。

這樣一個年輕、狂熱、熱衷于功名的穆罕默德開始了他的時代,從此他取代了頗為穩重的穆拉德而成為土耳其人的蘇丹。拜占庭人聽到這個消息驚恐萬分。因為上百名密探獲得的消息稱,這個狼子野心的家伙曾經發誓要占領這座世界古都,他雖然很年輕,卻不舍晝夜地在謀劃著如何才能實現自己的畢生計劃;同時所有的消息又都一致聲稱:這位土耳其新君主除了野心之外,還具有杰出的軍事和外交才能。

穆罕默德具有雙重秉性,一方面他虔誠熱情,另一方面他又殘忍陰險;一方面他是個學識淵博、愛好藝術、能用拉丁文閱讀凱撒大帝和其他羅馬偉人傳記的人,另一方面又是一個殺人不眨眼、歹毒的人。他漂亮的眼睛總是彌漫著一縷憂郁的神情,鼻子尖尖的,猶如鷹爪,從他的外貌來看,你可以覺得他像一個永不知疲倦的工人,又可以覺得他像一個不懼死的士兵,但更像一個頭腦清晰、寡廉鮮恥的外交家。而現在,所有這些危險的力量都聚集到同一個理想,即要遠遠超越他的祖父巴耶塞特一世和父親穆拉德二世所建立的功績,這兩人曾使土耳其國家新興起來,并用其強大的軍事實力第一次教訓了歐洲。不過,大家都清楚并且都已感覺到這一點,他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要占領拜占庭城——這顆留在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君士坦丁和查士丁尼,都曾是東羅馬帝國的英明君主。)皇冠上的最后珍寶。

實際上,對一個決心如此堅毅的人來說,這顆珍寶唾手可得,沒有任何阻礙的了。當年,拜占庭帝國全盛時期,即東羅馬帝國幅員遼闊,橫跨歐亞非三洲,從波斯一直延伸到阿爾卑斯山脈,再從另一方向擴展到亞洲的沙漠地帶,花上幾個月的時間,恐怕也無法穿越全境,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世界帝國。可是現在,只要走上三個小時,就能輕松地逛遍整個國家。當年盛極一時的拜占庭帝國如今只可憐巴巴地留下一個沒有國土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君士坦丁之城、古代的拜占庭,就好像一個沒有軀體的腦袋;況且,如今屬于東羅馬皇帝的,也早已不是昔日的拜占庭城,僅僅只限于市區一部分,而城郊的加拉太已陷入熱那亞人的手中,城墻以外的全部土地也都已經被土耳其人占領。僅有這樣一塊彈丸之地是屬于這最后一位皇帝的帝國。人們現在稱之為拜占庭的,只不過是巨大城墻之內的環繞著教堂、宮殿和一排排屋宇的狹小天地。

由于遭到十字軍的大肆劫掠和毀壞,拜占庭城早已元氣大傷;兵災、瘟疫使得城內人口連年驟減,更因需要常年不斷地抵御游牧民族的侵犯而疲憊不堪,還有的民族和宗教問題,使得內部四分五裂。這樣一種景況面臨一個早已用金盔鐵甲全副武裝起來的軍隊從四面八方包圍著自己的敵人,僅憑自己的力量根本無力抵抗。它不僅缺乏人員,而且缺乏勇氣。拜占庭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三(君士坦丁十三,東羅馬帝國的最后一位皇帝,在拜占庭陷落的時候戰死。)的寶座已岌岌可危。他的皇冠只能聽憑命運的擺布。但是,已被土耳其人團團包圍的拜占庭,正因為它集中了整個西方世界幾千年來古老的共同文化而被奉為圣地,對歐洲來說,拜占庭城是榮譽的象征。因此,這個東方的最后的、并且已在土崩瓦解的堡壘,需要統一的基督教世界共同來保衛,只有這樣,東羅馬帝國最后和最富麗堂皇的東正教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圣索菲亞大教堂,建于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統治時期(公元532—537年),當時拜占庭帝國正處于鼎盛階段。1453年后,轉變成供奉安拉的伊斯蘭教清真寺。),才能作為信仰基督的教堂而持續存在。

君士坦丁十三馬上認清了這種局面和危險。穆罕默德二世滿口和平的言論并不能讓他安心。他整日惴惴不安,這種心情人們完全可以理解。同時,他向意大利、向威尼斯、向熱那亞、向教皇派去一個又一個的使節,懇請他們派來戰船和士兵援助。然而羅馬猶豫不決,威尼斯也是躊躇不定。東派教會和西派教會之間那種古老的宗教信仰上的分歧,至今依然存在。希臘正教敵視羅馬公教。希臘正教的牧師不愿承認羅馬教皇是最高牧師。土耳其人帶來的危險,促使兩教會在斐拉拉和佛羅倫薩的兩次宗教會議上決定重新統一,作為統一的條件,也就是保證支持拜占庭反對土耳其人的斗爭。但是,當拜占庭面臨的危險,剛剛不那么迫在眉睫時,希臘教的一些教會又都不再承認條約。現在,穆罕默德二世已經成為蘇丹,危急的形勢,迫使東正教會不得不妥協,拜占庭一方面向羅馬送去消息,表示自己愿意順從,同時請求緊急支援。于是,一艘帆船帶來了羅馬教皇的使節,西方兩個教會和解,不過有一件隆重的事,他要順利完成,并且向全世界宣布:誰進攻拜占庭,誰就是向整個基督教世界宣戰。緊接著,一艘艘大戰船,開始配備士兵和彈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江县| 鸡泽县| 崇明县| 兴化市| 中西区| 横峰县| 深水埗区| 虞城县| 黔东| 宝山区| 申扎县| 龙岩市| 南召县| 琼中| 湟中县| 翁牛特旗| 绥阳县| 昌都县| 镇安县| 盱眙县| 宜丰县| 韶关市| 惠东县| 英山县| 秭归县| 赤壁市| 大同市| 大兴区| 镇安县| 青铜峡市| 高陵县| 惠东县| 湖州市| 永和县| 武清区| 宁陕县| 高淳县| 得荣县| 呼玛县| 奎屯市| 内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