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 拿破侖傳(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埃米爾·路德維希
- 4546字
- 2013-08-02 23:39:52
同時,拿破侖派遣奧熱羅回巴黎支持督政們[18],保王黨和神甫們的勢力愈來愈強大,直接對共和國憲法構(gòu)成威脅,拿破侖當然要維護督政們,這也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還好,此時波旁王朝的人還不敢公然現(xiàn)身,因此督政們決定冒險發(fā)動政變。再說,他們的實力已經(jīng)由三名增加到了五名,這樣勝算的把握更大一些。
政變成功后,第一次有了內(nèi)行來當外交部長,即塔列朗。此刻,他站在遠處,心中默默地權(quán)衡著對手的實力。直到現(xiàn)在,他還沒有見過拿破侖,但已經(jīng)預感到此人將出人頭地。于是,他決心取得第二把交椅的位置,反倒開始想方設(shè)法討好拿破侖。他與拿破侖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他生來不具備談判的本領(lǐng),為人貪婪成性,只有錢才能激起他的熱情。他像個冷血動物,狡詐,陰險,虛偽。為此,他在努力地改變自己,以求獲得拿破侖的好感。
塔列朗長著個鷹勾鼻子,臉上總帶著對全世界的不滿,他已經(jīng)多次變節(jié),從不知道什么是忠誠。不久,他將第四次改裝,穿上資產(chǎn)階級國家的制服。四十年里,他換了無數(shù)個主子,但沒有對誰忠心過。早在幼年時,塔列朗在一次事故后成了跛足,因此不能參軍,才當了一名神甫。他清楚地記得,黎塞留[19]曾經(jīng)就是神甫,后來才掌握政權(quán)的。盡管如此,也只有塔列朗能與拿破侖一決高下。拿破侖雖然才華出眾,但始終沒能擺脫這個狡猾而又可憎的外交部長。兩個人最終脫離關(guān)系,是塔列朗面帶陰險的笑容,瘸著腿從拿破侖的尸體上跨過去(而這一切都是他造成的),進入敵人內(nèi)閣。不錯,是塔列朗打倒了拿破侖。當然,真正失敗的原因在于拿破侖自己。
塔列朗見過不少的世面,而且做事不顧后果,沒有原則或道理可講,這是他留給拿破侖的印象。時值九月,拿破侖去烏迪簽署和約,他發(fā)現(xiàn)了塔列朗是個自己需要的人,而且值得一用。此前,他覺得自己只要擁有軍隊就可以了,現(xiàn)在,他自己也成了政治家,當然需要另一個政治家的支持。他利用與奧地利人談判的空閑,寫信給這個新外交部長,在其中闡述了自己的治國思想。
他在信中寫道:“法蘭西現(xiàn)在雖然強大,但還像個嬰兒,因為,我們在政治上都還不夠老練。直到今天,我們還不能把行政、立法與司法完全區(qū)分開來。我們的法蘭西,人民才擁有真正的權(quán)力,人民是主宰。而政府,在我看來,應該是國家的代表更為合適,必須按憲法治理國家。”
塔列朗讀著拿破侖的信,心中暗想:“你真的有如此高尚?”想到這,忍不住陰險地笑了。他接著讀道:“在十八世紀,擁有三千萬人口的國家,竟然被逼無奈要以死相拼,維護國家的尊嚴,還有比這更不幸的事嗎?要想真正得到民眾的支持,必須制定服務于人民的憲法,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塔列朗邊讀邊想:“他已經(jīng)取得了戰(zhàn)場上的輝煌成功,現(xiàn)在,打著新憲法的旗子,要進軍政治了。他的目標,就是要專制!”塔列朗繼續(xù)讀下去:“我們沒有理由放棄攻占馬耳他的計劃,因為,有了馬耳他和科孚島,地中海就成了我們的領(lǐng)海。如果我們沒能把英國從開普敦逐出去,那么占領(lǐng)埃及就尤為重要了。只要兩萬五千名士兵和八至十艘戰(zhàn)艦就可以了。其實,埃及并不是蘇丹的領(lǐng)土。你可以想象一下,遠征埃及會對土耳其帶來什么影響。這會使我們想到遠在東方的利益。”
塔列朗讀著這封信,逐漸皺起了眉頭。他想:寫信的人,如果不是魔鬼,就是天才。沒過多久,來了第二封信:“如果我們不犯錯誤,能夠正確地領(lǐng)導一切行動,那么,我們的法蘭西將逐步強大,甚至控制整個歐洲。現(xiàn)在正是好時機,幾年之內(nèi),將會陸續(xù)發(fā)生偉大的事件。”
在拿破侖眼里,這些日耳曼人做事畏手畏腳。談判已經(jīng)進行了幾個星期,這些奧地利的達官貴族仍然優(yōu)柔寡斷,談判沒有任何實質(zhì)性進展。其實,這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決定啊!談判大廳里,皇帝的御座是空的,但是,好像弗朗西斯就坐在上面,于是眾人誰也不敢作決定。拿破侖再也忍無可忍,說道:“我看,在談判開始前,最好把那張椅子搬開。那高高在上的座位,我總有坐上去的沖動。”
拿破侖再次寫信給那個老奸巨滑的塔列朗,他感到自己有些情緒急躁,因為談判總是沒有進展,這讓他極為惱火。幾個星期了,籌劃多年的和平,仿佛沒有機會實現(xiàn),怎么能不急呢。他再也忍受不了,口氣強硬地吼道:“是我太仁慈了!不然,我的條件會比現(xiàn)在苛刻得多!這簡直在浪費我的生命,我,和你們的親王一樣。別再找借口了……以我們的實力,兩年之內(nèi),整個歐洲都要拜倒在我的腳下。但我并不想以武力解決問題,我希望和平,你們懂嗎?和平!……你們不用再拿皇帝作擋箭牌。明明陽光燦爛,皇帝卻說是夜幕降臨,你們也會隨聲附和?”最后,拿破侖為了震懾對方,狂暴地抱起一只花瓶摔在地上。于是,談判成功。
這一消息對歐洲來講,無疑是令人振奮的。拿破侖在想什么呢?此時,他已經(jīng)在坎坡福米奧簽訂了和約,六年戰(zhàn)爭就此結(jié)束,這是他一直要爭取的和平。事情僅僅過去兩天,他寫信給督政們:“當務之急,我們要以最快的速度打敗英國。否則的話,我們將反受其累。眼下正是有利時機,必須馬上集中兵力,擴充海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英國老巢。那時,整個歐洲將由我們統(tǒng)治。”隨后,他向海軍發(fā)布命令:“將士們!大陸已經(jīng)安定,接下來,讓我們把自由擴展到海上。法蘭西需要各位的力量,有了你們,我們的國家將威名遠揚,響徹天下!”
此刻,拿破侖的腦海浮現(xiàn)著宏偉的計劃。新的計劃在他這里層出不窮。決定之后,他即刻回到米蘭的芒泰貝洛。他要把意大利安頓好,之后,帶著和約去巴黎。這一次,他的口氣簡直就是國王在說話,他發(fā)公告給新成立的西沙平共和國:“偉大的人民,這里是有史以來,第一個通過和平手段贏得自由的國度。我給你們帶來了自由,我相信,你們會把他保護好!……在這里,你們會充分享受到人格的尊嚴……如果當年古羅馬人能夠像我這樣治理國家,現(xiàn)在,羅馬的鷹旗應該繼續(xù)飄揚在朱庇特宮,而無辜的人們也可以免受十八個世紀中不光彩的奴隸制度!現(xiàn)在,我要暫時地離開此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鞏固這里的自由,你們的幸福,是我心中最大的牽掛。
不過,在一次閑談中,拿破侖無意間坦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你真的以為我在意大利取得勝利,是為了幫助督政們?我會把心思放在建設(shè)那個共和國上?太可笑了吧!那只是個三千萬人口的小國哎!而且還有我們的那些缺點和毛病!法蘭西需要的是榮譽!這才能滿足她的虛榮!其實自由算什么。看看我的軍隊!是我,讓法蘭西軍人擁有了尊嚴。軍人們會以我為偶像,如果督政們膽敢撤我的職,那就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拿破侖喘了口氣,接著說道:“人民需要的是可以崇拜的偶像。那些學者,包括政府,還有什么理論家們的言辭,都頂不了用。群眾相信的是偶像,他們寧愿被心中的偶像愚弄,只要這是個聰明的領(lǐng)袖!而這樣的人別無他選,就是我!……不過,時機未到。現(xiàn)在,我還不能鋒芒畢露,有時甚至要委曲求全。因為,我們還需要再建立幾個共和國……和平是什么?我才不稀罕!如果真的和平了,我還有什么地位?我要離開意大利,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但同樣的需要繼續(xù)努力,因為,目前巴黎仍然存在分歧。我當然不會支持波旁王朝。也許到最后,我也要削弱共和黨人的力量,即使這樣,我也不會讓王黨得利!”
這才是拿破侖的真實思想,稱得上句句屬實:“一切都在按照我的計劃行事。除了我,誰都會感到震驚。將來亦是如此。”
如果當時誰敢把這些話再講給拿破侖,他一定不會承認的。他從不滿足于已有的成就,在意大利停留近兩年后,他與布里昂一起回國。他說:“像這樣的勝仗,再打幾次,我就可以名垂青史了。”老同學布里昂忍不住說:“別說以后,波拿巴,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總司令聽后不屑地笑道:“別盡說好聽的,布里昂!要是我現(xiàn)在死了,一千年后,我在世界史上的分量,不過是半頁紙而已!”
六、隆重登場
此刻,盧森堡宮成了戰(zhàn)爭展覽館。武器、軍旗及其他戰(zhàn)利品,整齊地陳列著。以前,法蘭西國君才是這個宮殿的主角,貴族們會在他前后左右圍繞。今天,全巴黎的人都穿上了節(jié)日盛裝,那氣勢像要去參加五月節(jié)盛會,雖然已經(jīng)是嚴冬,仍然群情振奮。坐在前排的都是漂亮的女士,大多是權(quán)貴的女友,她們?yōu)榈木褪墙┛纯磦髌媸降娜宋铩km然這小個子司令貌不出眾,卻是大家心中的偶像。
有人悄悄地議論著:“據(jù)說他到巴黎有一個星期了,我還沒見過呢?他為什么不和公眾見面呢?”接著,聽到有人宣布:“歡迎儀式即將開始!看,五位督政走上了主席臺!”耳旁響起了激昂的《 馬賽曲 》,觀眾們情不自禁地跟著唱。幾分鐘后,石階上響起了佩劍與皮靴的聲音。人們迫不及待地把頭伸出窗戶,想爭先一睹總司令的風采。
來了!來了!只見拿破侖身穿戰(zhàn)地軍服,神色莊嚴卻沒有傲慢,邁著堅定的步子,沉著地走上主席臺。他后面,是三名副官。離他最近的是個腳穿絲襪、衣服金光閃閃的人,走起路來一瘸一跛,惹人注目。沒錯,他就是塔列朗。禮炮響起,這是致敬的炮聲;昔日的炮兵,今天受到了最高的禮遇。雷鳴般的掌聲,震耳欲聾。宮外的群眾也自發(fā)地鼓掌,雖然他們現(xiàn)在看不到心中的偶像,但期待著他離開會場時能夠有機會一睹其威嚴。許久,人們才安靜下來,塔列朗發(fā)言。他用最華麗的辭藻,滔滔不絕地講述著拿破侖的功跡。雖然他口齒伶俐,但因行文太過文言,很少有人能聽懂。最后,外交部長結(jié)束演講時高呼:“全法蘭西因他而獲得自由,只有他不能自由,因為他肩負著上天的使命!”再次響起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可是,有誰真正聽懂了他的結(jié)束語?
拿破侖鎮(zhèn)定自若地來到臺前,稍事停頓,說道:“為了自由,法蘭西人民被迫與他們的國王斗爭……兩千年來,歐洲先后被宗教、封建主義、君主實行專制。現(xiàn)在,民主立憲剛剛開始。讓我們偉大的國家不斷擴大,是在座每個人的天職。你們的成就,將遠不止這些。自由是最崇高的,在此,我非常榮幸地給各位帶來了弗朗西斯[20]皇帝批準的坎坡福米奧條約……如果法蘭西以憲法治國,歐洲也會因此而獲得自由。”
拿破侖的演講結(jié)束后,會場里鴉雀無聲,接著,響起更為熱烈的掌聲。其實,這次的演講,并不比巴黎街頭張貼的內(nèi)容更具魅力,不過,卻贏得了聽眾的尊敬,他們對拿破侖既好奇又佩服。掌聲是送給他個人的。這是拿破侖第一次對社會人士們講演。
與其說是演講,不如說是政治家的宣言。也許,只有塔列朗能深刻領(lǐng)會其中的含義。至此,法國已經(jīng)被戰(zhàn)亂困擾了十年,隨著日耳曼和約的簽定,人們才認識到民主的意義。而拿破侖帶來的這份羊皮紙文件,則代表了歐洲大陸的和平。
事情到這里還沒有完結(jié)。督政們聽出了拿破侖的威脅之意,明白這是針對他們的。沒辦法,巴拉斯強作鎮(zhèn)定,也上臺發(fā)了言,然后,第一次,當然也是最后一次,不情愿地與這小個子司令擁抱,此時,他更希望懷里的是拿破侖夫人。
約瑟芬,她到哪里去了?這么重大的盛會,她怎么能夠不來呢?可是,沒有人能告訴他約瑟芬在何處。拿破侖到巴黎一個月后,約瑟芬才回巴黎。不過,她面對拿破侖時,絲毫沒有愧疚之感,只是顯得很疲憊。很快,她就與巴黎的舊相好又混到了一起。
幾乎同步的是,另一個女人進入了拿破侖的世界。這是個非常出眾的女子,不僅漂亮,而且聰明。不過,拿破侖不喜歡她的聰明。她就是內(nèi)克[21]的女兒,德·斯塔埃爾夫人[22],她有權(quán)有勢,人也幽默。塔列朗能夠被任命為外交部長,就是她的功勞。她曾不斷地給拿破侖寫信,想與之結(jié)成同盟,共同進退,但拿破侖對她不感興趣。這次,她親眼見到了拿破侖,卻被禮貌地拒之門外。不過,拿破侖不得不承認她是才華出眾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