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兩次募捐
- 美德書(中小學生必讀叢書)
- (美)伯內特
- 987字
- 2013-08-02 23:39:52
生命多少用時間計算,生命的價值用貢獻計算。
——裴多菲
數年前,馬克先生在加拿大學習期間遇到過兩次募捐,那情景至今使他難以忘懷。
一天,馬克先生在渥太華的街上被兩個男孩子攔住去路。他們十來歲,穿得整整齊齊,每人頭上戴著做工精巧、色彩鮮艷的紙帽,上面寫著“為幫助患小兒麻痹的伙伴募捐”。其中的一個,不由分說就坐在小凳上給馬克先生擦起皮鞋來,另一個則彬彬有禮地發問:“先生,您是哪國人?喜歡渥太華嗎?” “先生,在你們國家里有沒有小孩患小兒麻痹?誰給他們付醫療費?”一連串的問題,使馬克先生放棄了戒備心理,他們像朋友一樣聊起天來。擦完鞋,馬克先生問該付多少錢,他們說:“給多少都行。” “5分也行。”其中一個補充道。
當馬克先生把加元放到他們胸前的布袋里時,他倆爭著用稚嫩、優美的童音大聲說:“謝謝您,非常感謝!我們希望有一天能去你們美麗的國家旅游。”一邊說一邊把一個紅白兩色的腳印形紙牌別在馬先生的衣服上,并告訴他:“其他孩子們見到這個標志就知道您已經捐過了,不會再給您擦鞋了。”
隨后,馬克先生看見許多人胸前都佩著這個小小的腳印。到處都有孩子們沖他說“謝謝”。馬克先生覺得孩子們的笑容溶進了路旁盛開的鮮花中;他們的聲音好像來自天堂。
幾個月之后,也是在街上,一些十字路口處或車站坐著幾位老人。他們滿頭銀發,身穿各種老式軍裝,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徽章、獎章,每人手捧一大束鮮花,有水仙、石竹、玫瑰及叫不出名字的花。匆匆過往的行人紛紛止步,把錢投進這些老人身旁的白色木箱內,然后向他們微微鞠躬,從他們手中接過一朵花。馬先生看了一會兒,有人投一兩元,有人投幾百元,還有人掏出支票填好后投進木箱。那些老軍人毫不注意人們捐多少錢,一直不停地向人們低聲道謝。同行的朋友告訴他,這是為紀念二次大戰中參戰的勇士,募捐救濟殘廢軍人和烈士遺孀,每年一次;認捐的人可謂踴躍,而且秩序井然,氣氛莊嚴。 有些地方,人們還耐心地排著隊。馬克先生想,這是因為他們都知道:正是這些老人們的流血犧牲換來了包括他們信仰自由在內的許許多多。
有人說,幫助比自己弱小的人,會獲得一種心理滿足。可馬克先生兩次把那微不足道的一點錢捧給他們,感到的只是自己想對他們說聲“謝謝”。
感謝造物主讓我們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緊密相連,使得任何事物都不會孤立無援,大家相互影響,共同進退。因而請以感激的目光注視這個世界,人們都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