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 千年絕戀:格薩爾王妃
- 可愛的落洛
- 1400字
- 2008-07-07 14:44:50
趙元儼蹲下身,一手用力的將我緊緊在懷里箍住,一手托起我的下頜強迫我抬頭與他對視。
“你給我記住,現在你在東京開封府,這里是我大宋的都城,這里才是你的家,你的依戀之地,別再想什么吐蕃,你難道還以為你能離開本王這南清宮不成?”趙元儼恨恨的說,原本俊朗的容顏此刻扭曲的駭人。
趙元儼的意思是……他的意思是不是圣旨上說的暫住……根本就是個借口,宋朝的皇帝壓根沒打算讓我再回到吐蕃?
我慢半拍的領悟了其中的意思,又瞥見趙元儼嚴肅的面孔,心下慌亂,第一次油然而生出一股無助。
我的命運,在此刻說的好聽是隨緣、是經受考驗,說的不好聽點是無奈,是那種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無奈。
我心里的那個恨啊,兩眼冒火的瞪著趙元儼,不屈的就這么瞪著。
趙元儼凝視了我良久,仔細的打量著我的表情,似乎是要從中探測出來點什么,漸漸的臉上的表情緩了下來,最終,他還是輕輕的放開了鉗制著我的手,一人轉身坐到桌子前。
一陣冷風吹過,一片枯葉從窗子外頭飄了進來,輕輕的旋轉著落在了地上。
趙元儼招來侍女,撤下了微涼的茶,換成了一套青花茶具。
他背對著我,手下輕柔的從茶葉罐子里取了茶葉,細細研磨,待茶葉成了茶末,才挑起一些放入茶盞。
“所謂調膏,就是視茶盞大小,用勺挑上一定量的茶末放入茶盞,再注入沸水,將茶末調成濃膏狀,以粘稠為度。”趙元儼動作優雅,輕柔舒緩的聲音讓我錯覺的認為方才粗魯的拉扯我的人根本不是他。
宋人飲茶時有“點茶”的風俗貿易于宋界之榷場到了宋代,中國的茶道發生了變化,點茶法成為時尚。我雖然喝茶,但是只是略微明白一點淺顯的道理,對于“點茶”,并不是非常精通,更何況在現代,茶,向來是沖泡著喝的。
“在點茶時,通常用的是執壺往茶盞點水。點水時,要有節制,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點茶法是將茶葉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調成糊狀,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所以,落水點要準,不能破壞茶面。與此同時,還要將另一只手用茶筅旋轉打擊和拂動茶盞中的茶湯,使之泛起湯花(泡沫),茶末上浮,形成粥面。這稱之為"運筅"或"擊拂"。往往在這時候,注水和擊拂是同時進行的。”趙元儼沒有回頭,只是停頓了一下又淡淡的繼續說道。
我屏息不語,他的這些話,讓我如同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他這雖是和我說起點茶的方式,但我總覺得他在暗示著什么。
“所以,嚴格說來,要創造出點茶的最佳效果:一要注意調膏,二要有節奏地注水,三是茶筅擊拂得視情而有輕重緩急的運用。只有這樣,才能點出最佳效果的茶湯來。而這種高明的點茶能手,被稱之為"三昧手"。趙元儼停下手中的動作,眼神直直的注視著茶碗面,碗里余波微微的晃動著,漸漸沉寂。
"三昧手"這個說詞我聽說過,北宋蘇軾《送南屏謙師》詩曰:"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趙元儼說這段話的時候,我聽的出他在強調“輕重緩急”這四個字,當下里也不敢亂說話,極力的將心里的恐懼壓下。
時間不知不覺的流淌而過,我站在趙元儼身后,靜靜的看他,他也不回頭,就這么一直背對著我。
直到我幾乎在這無聲的戰局中敗下陣來,趙元儼驀然起身,推著門,很快的步出了內室。
大步流星的迅速步伐,卷起了繡著精致圖案的衣袂,看似沉重的料子翻飛起來卻是異常輕盈。
他走過我身邊,一股趙元儼特有的熏香氣味里夾雜著一絲絲茶的清冷氣息,竟然散發著濃濃的書卷氣,使得他看上去是那么儒雅,根本不會認為他也有粗暴的一面。
我的眼光疑惑依舊,望著他毫不留戀的遠去,撒落一地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