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走
- 千年絕戀:格薩爾王妃
- 可愛的落洛
- 1503字
- 2008-06-23 19:56:02
我依稀記得:“貍貓換太子”是宋朝的最大丑聞。仁宗皇帝二十余年,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自劉太后死去,才被人告知。至于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是后世所說包拯破的驚天案情,還是有心人的訴說,現在已很難弄清楚,但是凡是那些與劉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說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當是八王爺趙元儼。
史料記載的是:趙元儼對仁宗皇帝說:“治天下莫如孝,皇上臨御十余年,連本生母還沒有知道。這也是我輩臣子不能盡職之過。仁宗皇帝愈加驚疑,急問元儼原委。趙元儼說:“陛下是李宸妃所生。劉楊二后,不過代育。”仁宗不待說畢,便恨恨說:“皇叔何不早言?”元儼說:“先帝在日,劉后已是用事。至陛下登基,內蒙外蔽。劉后又諱莫如深,不準宮廷泄漏機關。臣早思舉發,惟恐一經出口,臣遭譴責,固不足惜,且與圣躬及宸妃有礙。臣十年來杜門養晦,不預請謁,正欲為今日一明此事。諒舉朝大臣,意亦相同。只可憐宸妃誕生陛下,終身莫訴。就是當日身死,也有人說是劉后暗中謀害。”
因為劉太后垂簾聽政,勢力早已經覆蓋朝野,所以,八王爺趙元儼自真宗死后,過了10余年的隱居生活,閉門謝客,不理朝政,在劉太后死后,仁宗皇帝親政之際,八王爺趙元儼突然復出,告以真相,應該是情理之中。
不論如何,八王爺趙元儼是這事當中,知之甚詳,而又忌諱莫深的一個人。這事情若是張揚出去,他八王爺趙元儼的嫌疑是最大的。這對于他極力避開與劉太后的爭權,沖突,是個大大的不利。
我就是拿捏住了他的這點軟肋,有恃無恐。
“你——你怎么知道——”八王爺趙元儼定了定神,見我不回答,猶自驚懼的眼盯著我的臉又問了一遍。
“王爺,天就要大亮了。您是不用去上朝,但是穆落拉姆珠總要把這身濕答答的衣服給換回來吧?“我拉了拉身上的衣角,抬頭注視著他。
天亮了,唃廝啰要走就難了。
我割舍下心中的惆悵,將手伸向八王爺趙元儼。
在做這個動作之前,我附在唃廝啰耳邊,只說了一個字。
“走!”
我知道,八王爺趙元儼要真是將唃廝啰扣下,也不會要他性命。畢竟唃廝啰是皇帝御封的“贊普”而宋朝,更加在乎的是面子。更何況唃廝啰的吐蕃各部,是宋朝極力網絡的藩幫。要處置起來,還要考慮兩國的和睦發展。
不過,雖然無大礙,唃廝啰要走也是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是不論如何,對唃廝啰來說,宋朝于他,必然會少了許多好處,多了幾分提防。這橫生枝節的事端,我是絕對不會讓它發生的。
八王爺趙元儼甩了傘,將我接過。
他的懷抱,比起渾身濕透的唃廝啰懷抱干燥溫暖,我卻是沒有絲毫歸屬感的在他懷抱里僵硬著。
唃廝啰拳頭握得死緊,青筋畢露,卻是一動不動。
我抬頭望望天色,天邊深深的青已經透出微微的白光,與依舊絳紅色的天幕,交織成一片詭異的蒼茫。
“拿著傘,走!”我心下一動,提醒唃廝啰。
那傘,是八王爺趙元儼之物。我怕八王爺趙元儼在后面還有人埋伏,特意讓唃廝啰將傘帶上,以防不測。
唃廝啰深深望了我一眼,似乎要將我烙進心靈深處一般。
“回到邈川城,找人給我帶個信兒。切記,將傘完璧歸趙。”我壓下心中的酸楚,第一次對他的凝望撇開了頭。只有傘和他的親筆書信回來,我才能確定他的平安。
此時,萬籟俱靜,唯有樹梢、檐角偶爾淌下的水珠,落進地上積聚而成的水洼里,發出清脆的滴答聲。
“小乖——等我。”唃廝啰大力的轉身,奪路狂奔。
水洼里的水飛濺而出,又重重落下,隨著他的步調發出踢踏之聲。
我驀然回頭,幽幽的眼神直到他的背影漸漸變成一個小點,而后看不清楚。
“神女果然是聰慧絕倫,本王自愧不如。”八王爺趙元儼雙目炯然,那眼睛里似乎多了什么似的灼熱,不符合他清潤氣質的灼熱。
我強扯起一抹笑意,算是回應他的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