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花兒對葉的情意(五十)
- 花兒對葉的情意
- 陽光線
- 1435字
- 2007-10-25 20:47:12
李經理說:“玲玲,你的這個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不過,我認為這樣做對藝林來說應該是利大于弊。”
文玲有點矛盾,她熟悉藝林的性格,藝林是個內向的男孩,一向不善于張揚,喜歡過那種平靜的生活,喜歡幫助他人,如果受到了表彰,成了英雄,一定會影響到他的生活,這個不是文玲最擔心的,文玲最擔心的是會不會影響到藝林的學習和思想。
李詩晶見文玲不說話,知道她心里有些矛盾,說:“玲玲,如果放在十年前或更早些時間,我是不會勸你將藝林的情況說出來的,那個時候人們尊崇的就是做了好事不留名的英雄,那是一種美德,一種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現在不一樣了,時代改變了,人們的思想也在變,人們對諸多事物的認識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以前,如果你向別人宣傳自己,你就會被看做是品行不端,驕傲自大,恬不知恥的表現,會遭到人們的唾棄,而現在就不同,自我推銷已成為一個人必具的能力,如果不懂得推銷和宣傳自己,就會失去很多機會,難以得到發展,按現在人的理念來看,藝林做的這件好事,如果能得到社會的承認,便可以轉變成他人生的一種無形資本,會對他今后的道路起一定的作用,如果他做的這一切,沒有人知道,對他來說只是一種心靈上的滿足,而無法變成一種財富。”
李經理的這番話,讓文玲茅塞頓開,她由衷的佩服李經理的見識,換了她,她恐怕永遠也不會這么去想問題。
文玲說:“阿姨,我就聽你的。”
李經理說:“玲玲,任何事物都存在著正反兩個方面,我們不能只取其正面,而不接受其反面,考慮問題要盡量周全,同時,不能把反面看成是一種障礙和危險,而想方設法的屏棄它,那樣會適得其反,因為它本身就是同一事物的滋生體,要把反面的作用變成一種能力,矯正和指導我們的行為,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好事不一定就好,壞事不一定就壞’,關鍵是看事物的主體方面是否有利于我們的需要和發展。”
文玲明白了李經理的意思,她點點頭。
李經理說:“那我們就回去吧,來人恐怕等急了。”
李經理和文玲回到了辦公室。
文玲對郎進彬說:“你們要找的這個年輕人,他正是我的朋友張藝林。”
郎進彬一聽,情緒非常的激動,說:“太好啦!太好啦!真是太好啦!蒼天有眼,終于讓我找到了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他在現在在那里?能告訴我嗎?我要去見他。”
李經理說:“你先不用著急,張藝林在廣州,你們先在我這里休息一下,明天再去找他。”
郎進彬說:“謝謝李經理!謝謝文玲妹妹!謝謝你們大家!謝謝!謝謝!我們出來兩個月了,就是想早日找到我們家的救命恩人,今日天還早,我們這就去廣州。”
李經理看來人兩個月來一直在外風塵仆仆的尋找著救命恩人,甚是辛苦,現在已知道這個年輕人就是張藝林,李經理想讓他們休息一下再走,可郎進彬等不及,要立即動身前往廣州,在郎進彬的請求下,文玲給了他一張張藝林相片,并把藝林的聯系方式告訴他。
已近中午時分,李經理說:“現在已快中午了,我來安排一下,最起碼你們吃過飯再走。”
郎進彬說:“謝謝!謝謝經理!不了,我們想早點見到這個年輕人,就在路上吃。”
李經理同文玲、思男、茗心只好把郎進彬他們送走。
郎進彬走后,李經理說:“今天中午我們一起到餐廳吃飯,我有件事要向你們說。”李經理和文玲、思男、茗心說笑著來到大廈二樓的餐廳。
李經理說:“本來我想讓文玲把你們兩個叫來,說件事情,不曾想找張藝林的人先來了,耽誤了一陣。思男、茗心,你們兩個現在可是不一樣了,一個是班長,一個是組長,都是優秀員工,都是佼佼者,成了華玟公司的得力干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