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飛賊鬧京都
- 河洛圖之謝衍傳
- 雨☆辰
- 1687字
- 2007-10-08 16:50:06
隆武十八年末,西部邊陲羌族不再臣服大燕,拒絕交納歲貢,并且屢犯邊關(guān)。大燕皇帝怒不可謁,請旨太后以后,隆武帝拜大將徐遠達為帥,董千浩為先鋒討伐,尹蒔領(lǐng)皇命監(jiān)軍。
這日我在上書房修書,這是皇上給我最特別的待遇,原因是有很多時候朝廷大事太后和他都是在御書房內(nèi)決斷的,所以在太后替我在御書房討了個書案,方便我記錄她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
御書房外面,尹蒔就要走了,我卻不能趕去見他最后一面,我心里紛亂如麻,一個字也寫不下去。
“衍兒,今天是出征的日子吧?”太后在問我。
“是,今天是太子他們出征擬訂的吉日。”
“你去問問兵部,什么時辰出發(fā)。”
我迅速趕到同政殿,兵部侍郎在那里,我問清楚是午時三刻出發(fā)后,我趕回了御書房:“啟稟太后,兵部擬訂的是午時三刻出發(fā)。”我期待著太后能帶我去軒轅臺,我想在他臨出征前見他最后一面。見太后沒有什么反映,我忍不住小心翼翼的問道:“太后可是要去給遠征的將士送行?眼下去還來得及。”
“不用了,哀家身子不舒服,昨日已經(jīng)差了安平代替哀家去。這會兒恐怕安平已經(jīng)在軒轅臺了。”
我心下大吃一驚,自古以來將士出征沙場都是皇帝送行,即便皇帝染疾也是太子或者皇子前去,公主至多是陪同。就算此次出征太子作為監(jiān)軍不便送行,那太后也可以讓皇帝前去,怎么可能舍大取小,豈不是亂了綱常。我心里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下午的時候安平回來了,她直接進了御書房,向太后稟告了軒轅臺的將士已經(jīng)出征。太后聽完后點了點頭:“你做得很好。”
“衍兒,你替我擬份詔書,就說哀家抱恙,這段時間由安平公主監(jiān)國,幫著皇上處理國家大事。”
當(dāng),手中的硬狼毫失手掉在了檀木書案上。來了,我擔(dān)心的事情終于來了。
幾個月過去了,我天天盼望著西征的將士能早日凱旋,我甚至做了一個夢,夢見我站在城樓上,遠遠地望著西去的道路,突然路上一騎黑馬鐵蹄如飛,激起地上塵土漫天,尹蒔帶著將士們披紅掛彩的回來了,我不顧一切地沖下城樓去迎接,他看見了我,他從馬上一躍而下,沖過來把我抱起旋轉(zhuǎn),我害羞的錘打他,他爽朗的哈哈大笑。
醒來后卻發(fā)現(xiàn)四周靜悄悄的,原來只是做了一場春夢。
政務(wù)殿里,文武百官議論紛紛。最近京城出了個蒙面飛賊,武藝高強,來無影去無蹤。京城幾個大戶人家都被洗劫一空。據(jù)說在前幾天夜里更是厲害,一個人放倒大內(nèi)侍衛(wèi)十幾人,輕而易舉的盜走了大內(nèi)古玩、珠寶等總價值近四十萬兩白銀。安平大怒,責(zé)令京畿防御使孔大人三天之內(nèi)要將飛賊緝拿歸案。而今天,就是安平限期的最后一天。
“孔大人,飛賊可被你緝拿歸案?”
“啟稟公主,那飛賊狡猾得很。微臣這幾天在城內(nèi)四處布防,他卻像是有所察覺,始終見不到他的影子。還望公主寬限幾日,微臣一頂竭盡全里將飛賊緝拿歸案。”
“依照孤看你也不用管那飛賊了,在你的防區(qū)接二連三的被飛賊得手,你可以休息休息了。來人啊,摘去孔大人的頂帶,打入天牢。”
“慢,本王想說幾句話。”北靖王站了出來:“孔大人是先朝老臣,自先皇在世的時候孔大人便一直擔(dān)護保衛(wèi)京城的重任。幾十年來大家也是有目共矚,孔大人也可謂兢兢業(yè)業(yè)。公主不能因為抓不到區(qū)區(qū)一個飛賊就將孔大人打入天牢吧。”北靖王是皇族,又是世襲的鐵帽子王后裔,他在朝中說話歷來就有一定份量。
“皇叔的意思是孤罰的重了?”
“不敢,只是本王覺得孔大人這事還請公主細加考慮。
“孤做事自來賞罰分明,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孤原本給了孔大人三日的期限,既然皇兄出面替孔大人說情,那孤再給孔大人三日期限。若是孔大人仍然不能在期限內(nèi)將飛賊緝拿歸案,那就請孔大人自己摘了頭上的烏紗吧。皇上覺得意下如何?”安平的話斬釘截鐵,不讓人有半點轉(zhuǎn)圜的余地。
“準(zhǔn)奏。”隆武皇帝無奈的說出兩個字,安平的霸道不亞太后,皇上本來也就軟弱,事到如今也是無能為力。
孔大人大張棋鼓的在京城里布置妥當(dāng),卻連飛賊影子都沒看見,反而戲劇的是連他自己家倒被飛賊光顧了。三日期限很快過去了,一張由我親手執(zhí)筆的昭書下達:孔俊仁玩忽職守,以至于飛賊擾亂京城治安,連連得逞。本該革職查辦,念其為朝廷效力二十余載,現(xiàn)開恩革職,準(zhǔn)其回老家賦閑。即日離京。
孔大人孔俊仁是先朝老臣,誰也沒想到,安平監(jiān)國上任的第一把火燒到了他的頭上,當(dāng)然,這也讓我見識了安平的鐵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