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 喋血緬北
  • 信周
  • 2417字
  • 2013-08-02 22:57:24

在世人的眼里,金三角是個既神秘又令人恐懼的地方,它的神秘不是源于金三角的高山峻嶺和茫茫林海,而是其近百年來奇特的歷史,一個以販運毒品獲利為目的的武裝割據的歷史。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里還隱藏著一個震驚世界的秘密,一個關于寶藏的秘密。這個寶藏因為其豐厚的歷史文物和財富價值,名列世界第三,亞洲第一。要解開這個秘密,需要從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說起。

金三角東北部的果敢縣,又名麻栗壩,在緬甸語里的意思是最野蠻的地方,這里曾經以盛產大煙而聞名于世。

果敢縣現在又稱撣邦果敢第一特區,位于YN省西南部和緬甸東北部的交界處,與云南的龍陵、鎮康、孟定接界。 本書的故事就是發生在六十年前的這一地區。

果敢縣的來歷自然是源于這里的主要民眾果敢族,在緬甸把果敢族稱為來自中國的少數民族,他們是在中國之外唯一保留著漢族文化傳統的一個極為特殊的民族,說漢語寫漢字,信奉的是文圣孔子和武圣關公。

果敢族其實就是明朝遺民,原本就是漢族,其中很多人還是明朝皇族和士大夫的后人,這在世界史上也是一個特例。

公元1644年3月,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攻入BJ,崇禎皇帝自殺。在此危難關頭,祖宗三代食明朝俸祿的遼東總兵吳三桂落井下石,引清軍入關鎮壓義軍,追剿明軍,加速了明王朝的滅亡。

公元1646年,明朝的兩廣總督丁魁楚、廣西巡撫瞿式耜、原兵部尚書李永茂等一大批文臣武將云集肇慶,擁萬歷神宗帝之孫,流亡廣西梧州的永明王朱由榔即位稱帝,年號為永歷,史稱南明。

朱由榔稱帝六年后,因為自己的實力薄弱,被迫接受張獻忠的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的建議,在貴州安隆所投靠了農民軍。這時,孫可望、李定國已據有云南全境,李定國不僅兵強馬壯,而且手里還有掌握著一筆巨額財富,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

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不幸的是,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孫可望妒忌李定國功高勢大,同時還窺視李定國手里的那筆巨大財富,欲謀殺李。

李定國避往廣東,希望與鄭成功會師,收復廣州,但戰斗失利,實力大損。他撤到貴州,接走了被孫可望劫持的永歷帝朱由榔。公元1656年李定國擁朱由榔回師云南,在昆明建立了南明王朝的滇都,并開始在五華山上建造王宮。

公元1658年,孫可望部降清,貴州、廣西均為清軍進占,使永歷帝朱由榔失盡了地盤,南明岌岌可危。第二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無奈,只得棄滇都昆明,在李定國部及其他官員的保護下,經保山、騰沖一路敗退,于12月逃入緬甸境內的野人山。

隨同永歷帝進入野人山的還有李定國用于反清復明的那筆巨額財富,另外永歷帝也攜帶著價值連城的珍寶和大量珍貴文物,在這些珍寶中一件令世界上許多統治者都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是成吉思汗遺傳給子孫的“命運之箭”。

為了防止數額巨大的財富落入清兵手中,同時也擔心其他變故,李定國安排人在緬北的野人山中尋找了一個秘密處所,將這筆寶藏連同永歷帝攜帶的珍寶一同藏匿了起來。

緬王把永歷帝和文武百官以及大批隨從安置在緬北的山中,公元1661年緬京老王駕崩,新王莽白繼位,他看清形勢,深知國邦里養著一群禍胎,早晚會殃及池魚,于是派精兵夜襲朱由榔的臨時住所,砍死了南明數十名遺臣武將,囚禁了永歷帝,這在歷史上被稱為“咒水之難”。

公元1662年,吳三桂率清兵十萬之眾飲馬怒江邊、直抵緬甸瓦城城郊,緬王莽白立即將永歷帝及其母、妻、妄送交清軍,以免惹火燒身。

隨后永歷帝朱由榔被押解回昆明,囚禁在蓖子坡頭的金禪寺內。同年四月,吳三桂擔心朱由榔被反清復明的義士劫走,奏明清廷后,用弓弦將朱由榔勒死在蓖子坡。

永歷帝被吳三桂縊死后,有不少隨朱由榔逃入緬境內的文武官員、各類隨從和大批百姓仍死不降清,流落在現今緬甸北部和中國云南西南的荒山野僻之地頑強生棲繁衍,通過300多年艱苦而漫長的日子,這些流落他鄉的人員最終發展成了今天緬甸的果敢族。

2002年3月,世界有關組織五年一度的《世界年鑒》中指出,日本二戰后經濟迅速恢復的奇跡,是依靠太平洋中的神秘寶藏支撐的。同時公布了迄今為止,全世界沒有被發現的十七處數額巨大的藏寶。其中中國的大西國皇帝張獻忠的寶藏,名列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西寶藏不僅財富價值驚人,更是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三百多年來,無數尋寶者挖空心思四處探尋,大西寶藏始終沒被發現,成為一大謎團。這些人做夢也沒有想到大西寶藏根本就沒有在中國,會隨永歷帝流入到緬北的深山叢林中。

李定國是明末最后一個反清的民族英雄,在反清的斗爭中李定國是最堅定的一個人,同時他也是張獻忠最忠誠的部下,深得張獻忠的信任,因此主管糧草后勤,是張獻忠的財務和后勤部長,大西國的寶藏一直就在李定國的掌控之下。

張獻忠死后,大西國的寶藏就被李定國運到到云南,在與永歷帝結盟后,李定國從把大部分寶藏獻給朱由榔用于反清復明的斗爭。

李定國在護送永歷帝進入緬北野人山的同時,將大西寶藏也一起運入了野人山中藏匿起來,這也是后來人們一直尋找不到大西寶藏蹤跡的原因。

藏匿在緬北野人山的寶藏數額巨大,是由永歷帝的珍寶和張獻忠遺留下的來的金銀兩部分組成。這個寶藏的用途很明確,就是為了以后的反清復明做經費。

寶藏藏匿好后,將藏寶圖繪制在三張羊皮上,只有將三張藏寶圖拼在一起,才能找到寶藏。據傳李定國擁有一份藏寶圖,另外兩份不知所蹤。

昆明百姓出於對吳三桂叛國降清的義憤,將永歷帝遇難的蓖子坡改稱為逼死坡。

后來大清總督認為逼死坡有損大清聲譽,遂在道光年間將逼死坡改為升平坡,并刻石立碑以宣揚其升平盛世,但民間仍稱之逼死坡。

辛亥革命勝利后,云南都督蔡鍔將軍以三迤士民的名義,在逼死坡頭立“明永歷帝殉國處”石碑一方。

在大清統治期間,反清義士和南明后人都不敢明目張膽地拜祭永歷帝,來逼死坡拜祭的人多在深更半夜,三百多年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習俗,而且一直保留了下來。

每逢清明時節,總有不明身份的人在逼死坡頭的這塊石碑前祭拜永歷帝的亡靈,祭拜的人都是行色匆匆,而且多在深夜,所以都不清楚他們是什么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马边| 中方县| 清丰县| 宣武区| 布尔津县| 涡阳县| 吉安市| 宿州市| 大庆市| 黎城县| 定边县| 清苑县| 临洮县| 临颍县| 中阳县| 增城市| 福安市| 乌什县| 扶风县| 民权县| 微博| 松潘县| 翁源县| 肥东县| 新竹市| 赣州市| 梅河口市| 射洪县| 潜山县| 彭州市| 抚顺市| 九龙坡区| 农安县| 获嘉县| 扎囊县| 镇赉县| 威海市| 平果县| 赤城县| 云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