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 重生不嫁豪門
- 談笑然
- 1950字
- 2013-08-02 22:16:46
余然頓了下,雙眼平靜地對上余奶奶好似能看透人心的眼睛,嘴角一彎,笑靨甜美地點頭:“決定了,就叫余娘子點心鋪子。”
“好吧!選個吉日開張吧。”余奶奶起身離開,一絲眼光都沒掃向擺放在圓桌上的點心、花茶、計劃書。
“是。”
站在門口,目送余奶奶略顯佝僂的背影淹沒在垂花門深處,余然眼角微微濕潤。
她明白,余奶奶這些舉動背后的真意。
路是余然自己選的,那后果自是由余然一人承擔下去。余奶奶是在告誡她,這世上唯一能倚靠的人只有自己,靠自己的雙手吃飯的人,不論走到哪都能活下去。
在一個旭日初綻的早晨,余娘子點心鋪子靜悄悄地開市了,限量售賣各種中式純手工點心和蜜餞,與此同時,管理坊市的修真委員會會長的桌頭擺上關于余家一老一小的資料。
“范家擅藥,余家擅器。看來這句話真的要成為歷史了。沒想到,余家唯一僅剩的后人居然拿祖宗留下的鋪子開點心鋪子。”
嘆息一聲,面目俊朗,身穿青色長袍的青年男子站在菱花窗前,深沉的眼眸遠眺余娘子點心鋪子所在的位置。半響過后,他吩咐屬下。
“既然那副代表乞巧門傳承的觀音像已經落到夏洛妃的手中,那負責監視余家的人員全部撤回,改為監視夏洛妃。”
“是,少主。”跪在地上的黑衣男子低頭領命。
余然做范醫師關門弟子的儀式,一切依從古禮。
余奶奶先請西余村德高望重的長輩去范家說項,然后請出名的風水師傅挑選吉日,這一步倒是省略了,自古醫卦不分家,范醫師本就是相術方面的大師,看日子對他來說是小意思。選好日子,備好拜師所用的禮物,余奶奶和余然換上新衣,帶上拜帖和拜師禮前往范家。
到了范家,范醫師先領著入范家祠堂,祭拜范家先人,上香稟明余家第二十三代子孫余然將拜范醫師為師,然后回堂屋,范醫師和范師母入上座,余然下跪,以三跪九磕的大禮,表示她拜入師門的決心和恒心。磕完頭,余然奉茶,獻上親手制作的衣物點心以及拜師貼,范醫師和范師母分別遞上一個沉甸甸的紅包,并各自勉勵幾句。
拜完師祖師傅師母,就該輪到范家的族親以及諸位師伯師叔師兄師姐了。
幸好余然之前繡的那些香囊荷包并沒賣出去,不然她這回可就當眾出丑了。
磕頭、拜見、奉茶、送禮、收回禮,一來一往,到最后一個頭磕完,余然的雙腿都感覺不是自己的了。與余家世代單傳不同,范家人丁興旺,光今天來參加拜師宴的就足足有百多人,別提那些分散在五湖四海的族人和弟子了。
范師母高興的說,等過年范家人齊聚時,她要帶著余然一個個去收禮。
余然聞言,眼角直抽,很想對范師母說,師母,你饒了我吧。
余奶奶坐在堂屋一角,眼圈微紅地看著屋子里的熱鬧,看著范師母緊緊摟著余然,把她當親生女兒疼愛的情景,空落落,漂浮了半生的心像是找到歸處,她的一輩子算是要結束了,但她孫女的一輩子才剛剛開始。有范家的相助,她也不怕和兒媳婦針鋒相對。
余然是余家唯一的希望,她什么都能讓忍,惟獨不能容忍兒媳婦將余家重新振興的希望帶走!
吃完飯,前來參加拜師宴的賓客紛紛道別,余然作為新出爐的關門弟子,聽從師父吩咐,緊隨在兩名師兄一名師姐的身后送客,聽到她甜糯不失天真童趣的送客詞,師兄師姐忍俊不禁,想起她送的拜師禮,心道,師傅這關門弟子還真是收得實惠。
送完賓客,余然小拳頭忙不迭捶捶酸痛乏力的雙腿,趁人不備,丟了一粒恢復精氣神的培元丹入嘴,少刻,體力和精神力恢復到最佳值。正好師姐來喊她,余然應聲,進入范醫師不讓外人進入的書房,繼續聆聽師傅的金玉良言。
大概事先被范師母私下敲打過,范醫師臉上的表情是難得的和顏悅色,看得其他三位弟子心驚膽戰,因為在三人印象里,師傅一旦表現出和顏悅色的一面,那表示他們三個要倒霉了。余然倒是習慣范醫師慈祥的一面,沒對他刻意表現的親近有任何不適應的現象。
見她適應良好,其他三位弟子也漸漸安下心,表現出各自在領域里相應的非凡氣度。大師兄在京城某大醫院當院長;二師兄則在海城家喻戶曉;三師姐的攤子不大,就一小打小鬧的私人美容院,專門賺富婆明星的錢。
與對前三位弟子的嚴苛要求不同,范醫師對余然的要求很低,也就藥房里普通學徒的水準,拿到方子,能看懂,不會出錯,至于望聞問切針灸什么的,范醫師語氣和藹地說,能學就學,不能學也不用浪費精力。
余然聽了,心底愈發感激范醫師夫婦倆。
她心里也清楚,余奶奶和她媽爭奪撫養權,兩人得到的幾率在五五之間。不過,法院方面也會對當事者雙方的撫養能力進行評估,再嫁的余媽媽的撫養能力比賣繡品為生的余奶奶更讓法院方面信任。
范家,就是這場官司的唯一變數!
大好的日子,范醫師也不想掃了四個弟子的雅興,囑咐了幾句,就散了。
三師姐常弄歡眼明手快,一把抓住余然的小胳膊,拖到廂房里,笑嘻嘻地拿起紙筆,起草了一份商業合同,推到余然面前。
余然低頭,從上到下仔仔細細掃視一遍,合同的條款很簡單,也就是請余然給她定時提供一批香囊荷包,充當美容院送給客人的禮物。看完,余然不說話,默默等待三師姐的下一步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