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規劃
- 三國之唯我天下
- 絕世懶蟲
- 2126字
- 2017-03-12 12:00:00
此時此刻的關羽已經完全陷入了呆滯,他不僅沒有想到裴文可以說出這么多道理,更是沒有想到裴文竟如此仁義,在這個動亂的時代,首領稱樹下士兵為兄弟的,根本是聞所未聞,裴文不僅心系百姓,更是對手下的士兵如此上心,這讓關羽有些慚愧。
可更讓關羽震驚的是,出身貧寒的裴文竟知曉如此多的事情,不僅對黃巾軍了如指掌,更是對戰事看得如此透徹,看來自己太低估自己這個兄長了。
“哥哥所言甚是,是我心急了,也誤解了兄長的意思,我慚愧啊!”
關羽的話是發自內心的,心中僅存的一絲絲懷疑也徹底抹除了。裴文則是心中暗自呼出一口氣,他就是怕關羽會因為這種事情對自己有芥蒂,看來從今天開始,這些事情都是不需要擔心了。
“云長不必慚愧,你心系百姓,又何錯之有啊!今日把話都說明白了,也省的以后你我兄弟二人有誤會,也是好事一件。”
“兄長深明大義,對戰局形勢把握如此深入,羽不如矣!”關羽是真心佩服裴文,畢竟裴文的言論是他聞所未聞的,清楚的分析更是讓關羽在心中將他奉為神人。
“云長就不必多想了,我現在有一些打算,正好趁著今日跟你商討一下。”拍了拍關羽的肩膀,裴文微笑著說道。
“兄長但請吩咐!”
“現在我們也有了自己的據點了,糧草錢財都是不少,我準備開始系統訓練這些士兵了,也準備將他們分為幾個部分,成為一個框架,包括以后手下士兵多了,也會以此行事。”
聽了裴文的話,關羽點了點頭,既然裴文說了,那心中就一定是有了打算了,便沒有作聲,只是豎耳傾聽。
“呵呵,我打算將這一千士兵暫時分為五部。第一部,騎兵營,目前暫定500人,這500騎兵要成為我們整個軍隊的刺刀,所以一定要精良,盡量挑些對騎馬有天賦的,這批人由翼德統領。第二部,步兵營,人數暫定200人,這200步兵雖然不如騎兵那樣有殺傷力,但這些步兵在特殊的地形下往往會起到更鮮明的效果,這些人暫時由王猛統領,教導一些近身的武藝以及攻擊方式。第三部,弓箭營,人數暫定100人,相信弓箭手的威力沒人會質疑,若是黑馬寨那次,你我沒有發現暗哨的話,相信我們將會損失慘重,這些弓箭手會在戰場上起到扭轉戰局的作用,所以要著重訓練,找一些對弓術有天賦的人,由你訓練,暫時由你統領。第四部,情報部,人數暫定100人,主要負責收集各地情報以及戰場偵察,以便我們在戰斗之前對各自實力有一定了解,也好早作部署,這些人比較特殊,不僅需要會騎術,還要精通近身戰斗,在特殊情況下,還需要會弓術,所以這些人的訓練你們三人統一安排,不一定樣樣精通,但至少要樣樣行。有我暫時統領。第五部,刑罰部,人數暫定100人,主要負責軍紀方面的管理,刀口對內不對外,訓練的話主要以近身戰斗以及弓術為主,你與王猛自行安排就好,也暫時有我統領。剩下的50人作為我的侍衛,訓練方向你們三人定。”
沒有去理會關羽那已經呆滯的申請,裴文喝了一大口水,繼續說道。
“訓練的同時,你們要注意他們的能力,每百人中選取一個百人隊長,化零為整,方便我們管理,那50侍衛中,選取一個侍衛長。訓練之余,忠義堂的保衛工作不能放,可以每部之間輪流,具體怎么做,你們商量就好了。至于每部所需要的物資,比如說武器,盾牌,弓箭之類的東西,你們比我要懂得多,可以自行聯系商家購買,直接從倉庫里面取錢就行,不用跟我匯報。三天時間,必須將所有物資準備到位。哦,對了,我會與所有士兵一起訓練。”
此刻的關羽在心中默默的將這些話都記住,震驚之余,更是對裴文佩服的五體投地,這看似復雜無比的分配,卻真正的給這些士兵成立了一個堅固無比的框架,兄長簡直就是天生的首領啊!就算是那些朝廷中的大將軍,也無法做出如此縝密的規劃吧!
裴文見關羽思索,也沒有打擾,心說,震驚吧!這可是在后世看了無數連續劇以及網絡小說才整理出來的,嘿嘿!
過了一會,關羽才緩緩抬頭,朝著裴文行了一禮,說道:“兄長真乃神人也,兄長的話我都記住了,我現在就去忠義堂。”說完,關羽便轉身離去,他要將這些事情都轉告張飛和王猛以及眾家士兵,還要從中挑選各部的人,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
見關羽離去,裴文微微一笑,沒準還真能在這亂世有一番作為,不過隨之便有些糾結起來,自己現在能用之人實在是太少了,現在只是建立了一個框架,就已經不夠用了,看來自己需要盡快多招攬一些名將啊!不僅如此,身邊也是需要一個軍師,來做這些部門之間的一個調度,自己也好騰出時間來專心的訓練。
可現在自己能去招攬誰呢?而且自己這招攬限制性還是很大的,若是因為自己招募名將而改變太多歷史的話,那就得不償失了,來到這里,自己最大的法寶不是別的,而是歷史知識啊!
名將嗎?自己所構建的這幾大部,現在情報部和刑罰部都沒有首領,弓箭營也只是關羽暫時統領,而且自己的侍衛隊長也沒有,怎么也得有個保鏢吧!想到保鏢,裴文第一時間想到了典韋和趙云。典韋,這個時候張邈應該還不是陳留太守吧?那么典韋應該還沒跟隨張邈,可以派人去找一找典韋。趙云,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趙云的年齡,不過他記得書上的關羽曾經說過,“云追隨吾兄,即吾弟也”,也就證明了趙云是比關羽小的,趙云是受常山郡百姓推舉,去了公孫瓚那里,應該是191年,距離現在還有七年之久,不知道這個時候是不是還在山上學藝呢!也可以派人去找一找!若是能從這二人中找到一個,那自己的安危就再也不用發愁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