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候,衛侯,秦君還有鄭武公收到申侯的求救信后,立馬發兵前去勤王,加上申侯在城中做內應,打了犬戎一個綽手不及,把犬戎趕了出去,平息了鎬京之亂。大伙一看,這下幽王沒了,讓太子繼位吧,就讓太子登記了,也就是周平王,西周這個公司算是又恢復過來了。但是犬戎被趕出去后,也是心有不甘,還惦記著西周的美女珠寶,就三天兩頭的過來騷擾,周平王一看這情況,就把大伙召集起來商量對策,最后的分歧集中在了遷都和不遷都之上。
同意遷都的人認為之前的君王除了鎬京之外,還看中另外一個城市洛邑(洛陽),目前首都離犬戎太近,附近的犬戎不斷騷擾,應當遷都到洛邑躲避戰亂,洛邑沃野千里,物阜民豐,適合生產,發展國立;反對一方認為,洛陽雖然沃野千里,但是毫無屏障,山川之險,只是用來體驗生活的小旅館,敵人一旦攻擊,可以說是一馬平川,攔都攔不住,這種地方怎么能辦公呢?正在雙方爭執不下時,平王收到了犬戎又來騷擾的戰報,平王一看,這樣折騰下去啥時候是個頭?當即拍板,遷都!
平王遷都后,把原來的地方給了救駕有功的秦君,提拔他為秦襄公,并答應他們可以和犬戎爭地盤,爭到的地盤都算秦君的,有所少算多少,從此秦國就和西部游牧民族爭地盤的過程中慢慢發展壯大,由于平王把都城從西邊遷到了東邊洛陽,所以號稱東遷,歷史進入東周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