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差說,怪不得你不讓我打齊國,原來是你孩子在那里啊?我本來就想殺你的,看你是功臣,你倒是天天不讓我這樣,不讓我那樣,到底誰是吳王?我現在要不殺了你,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于是給了伍子胥一把寶劍,意思是讓伍子胥自殺。伍子胥拿到寶劍后,大笑說我當初把你推上吳王的位置,給你東征西討,讓你威震諸侯,現在你讓我自殺?好,我就自殺,自殺后,你就把我的眼珠子挖出來,掛在都城城門上,我倒要看看,將來吳國是怎么被越國占領的,于是拔劍自殺。
伍子胥自殺后,夫差耳邊果然清凈了,于是便一心想和北方諸侯結盟。吳國太子友見了后,想提醒夫差,就跑去對夫差說,早上我在花園里,見到一只螳螂準備捕蟬,卻沒有發現黃雀卻在后面盯著螳螂,而黃雀只顧螳螂,卻沒想到我拿著一個彈弓瞄準他,而我只顧著打黃雀,沒有注意到旁邊有個水坑,直接就掉了下去。夫差說,你們都是只考慮眼前,而不考慮之后啊。太子友說,那么你又何嘗不是呢?只想著北上和諸侯結盟,攻打晉國,有防范越國嗎?夫差一聽大怒,說我就知道你和伍子胥一伙的,才這樣,再這樣說下去,就當我沒你這個兒子,太子友黯然離場,之后夫差北上會盟,帶上大批精兵,準備和晉國開戰,留下少數人守城。
而越國勾踐這頭見吳國精英部隊已經北上,就看準時機,讓文種范蠡幾個兵分幾路攻打吳國,吳國這時候主力部隊都不在,壓根抵擋不住越國的進攻,節節敗退,且告急文書一封接著一封傳給夫差,夫差慌忙帶兵撤回去,越國見吳國回防,就同意吳國罷兵求和。之后北方諸侯國又開始內亂紛紛,要么是叛亂,要么是家族互相爭斗,先是齊國有個叫陳恒的人,為了壯大自己勢力,找了一百多個女的,讓門下賓客和他們偷情,以壯大自己勢力,接著衛國發生叛亂,孔子弟子子路也被卷到其中,受了重傷。子路臨死前,將帽子重新整理好,說“君子雖死,帽冠不能不整”,沒有幾年,孔子也死去。又過了幾年,勾踐打聽到夫差并沒有痛定思痛,就又準備對吳國發動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