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所有人都覺得震驚,于是韓厥便讓人把程嬰和趙武叫來,說明了原因,大家這才知道當(dāng)初那個嬰兒是程嬰的孩子,而趙武存活了下來,此時的趙武已經(jīng)十五歲,于是在韓厥主持下,滅了屠岸賈滿門,讓趙武接替屠岸賈的位置,程嬰見趙武已經(jīng)走上正軌,自己也放棄了榮華富貴,說去追隨趙朔,上吊而死,其余人都感嘆不已,晉國再一次恢復(fù)正常,國力蒸蒸日上。而這頭的楚國看到晉國強大,覺得這樣下去對楚國來說總是個不穩(wěn)定因素,就想給晉國制造點麻煩,那么如何制造麻煩呢,關(guān)注點就又到了倒霉蛋宋國身上。
原來宋國那頭有兩個幫派,一派是主和,一派是主站,于是楚國這頭就慫恿宋國的主戰(zhàn)派去攻打彭城,接著彭城向楚國救援,接著楚國向宋國宣戰(zhàn),宋國向晉國求援,于是晉國聯(lián)合幾個國家,一起對楚國開戰(zhàn),楚國一看,我去,你還來真的,自然就退兵了,這頭晉國一想,既然你楚國不想讓我晉國好好發(fā)展,那我們也不讓你消停,于是又開始慫恿吳國,對楚國開戰(zhàn)。楚國這頭一看,與其等著吳國開戰(zhàn),倒不如我先下手,于是先對吳國動手了。一連攻克幾座城池,然而無國這頭趁著楚國大意,又打了一個反攻,收回了原來地盤。
這頭楚國見和吳國打平手,又想到攻打陳國這些小國,晉國正準(zhǔn)備出兵的時候,收到了北方告急的信息,說是北邊游牧民族又來騷擾了,大伙一商量,這游牧民族沒有固定的地盤,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他們時不時的往我們這里扔兩塊磚頭,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在哪里,與其開戰(zhàn),還不如和平共處,于是就派人去游牧民族傳達和平共處,共同發(fā)展的理念,北戎一聽,可以啊,我們騷擾不就是為了得到點東西,干嘛放著和平日子不過,于是就同意了,于是北方這頭算是安定了,這頭剛安定下來,楚國又開始對鄭國動手了,鄭國又背叛了晉國,和楚國結(jié)盟了,晉國這頭心說,好你個鄭國,說變卦就變卦,還有契約精神嗎?就準(zhǔn)備對鄭國動手,但是其他大臣卻提出了反對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