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大漠之北
- 大明龍興
- 浪子逐雪
- 1553字
- 2014-05-27 18:40:04
看完了書信,朱文龍立馬打道回府,讓手下人通知各方將領及官員,前來議事。
收到書信時,洪承疇已經北上,從山西,陜西,河南,湖廣等省,抽調了十二萬大軍,趕赴遼東。
三天后,各地方的主要將領都以到齊,朱文龍將洪承疇的書信給眾人一閱,看完之后,大家都在小聲議論。
朱文龍問:“二哥,你有什么看法!”
姜玉伯在來的路上,就一直在思考這事,馬上不假思索地說道:“洪督師此去遼東,雖擁兵十幾萬,可這些兵馬都來自不同的地方,將帥互不熟悉,一時之間無法協調指揮,真正能聽調賣命殺敵的,不過二萬洪軍而已,若有幾個月的時候讓洪督師來整軍,以大帥的能力,雖不能平定遼東,可也能讓建奴止步關外,不越雷池一步,可如果冒然出兵,必然大敗!”
對姜玉伯的看法,大家都持贊同的態度。
朱文龍很想去征戰遼東,可這次洪承疇沒有帶上他,所以現在只得希望明軍能大勝,這幾日他一直在研究著遼東的局勢圖,發現了一些問題,他問:“以前建奴多在寧綿防線一帶進攻我大明,這次為何繞開寧錦防線,直奔河北而來?”
姜玉伯道:“蒙西哈察克部直林丹汗敗于皇太極之后,哈察爾部四分五裂,一些蒙古貴族為了汗位,不惜與宿敵建奴結盟,以獲支持,此次皇太極能突入我大明腹地,無非是借道蒙古,這才使盧大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哦!”可惡的蒙古人,朱文龍的腦子里頓時有了主意,巴素第等人不是天天在爭地盤嗎?如今林丹汗已去,蒙古各部中以巴素第與碩壘實力最為強大,如果支持他們去統一蒙古,這不是在建奴的身后給安插了個釘子?
他將這個主意告訴了眾將,眾人中有贊成的,也有反對的,其實以耶律齊最為反對:“主公,巴素第與碩壘現在只是只小狼,若讓他們統一的蒙古,那可就了一只與建奴一樣的猛虎!”
朱文龍道:“先生所慮,我早已想過,建奴雖為異族,可擅用漢人,而且本部人才也眾多,所以能以區區幾千人崛起遼東,短短幾十年,成為我大明天朝的心腹大患,確實有過人之處,而巴素第碩壘等人,不過是一群頭腦簡單的莽夫,目光短淺,只會貪圖眼光的蠅頭小利,這樣的對手,比建奴要好對付的多,更重要的是,我沒有打算讓他們對付建奴,只不過想讓他們彼此消耗掉實力,同時為我大明贏得時間!”
朱文龍的一番話,打消了耶律齊心中的顧慮,不過朱文龍心中還有個計劃,只是現在人員口雜,他沒有說出來。
既然大家沒有意見,朱文龍就派使前往蒙古三部游說。
憑著使者的三寸不爛之舌,三部大汗紛紛贊同,不過這三位勾心斗角的大汗,終于難得齊心一次,那就是讓朱文龍派一支部隊前往,名義上是遵敬朱文龍,其實他們是心里沒底,怕三部人馬擊潰不了有建奴撐腰的哈察爾部,所拉上朱文龍。
不過這要求正中朱文龍的胸懷,他正愁用什么借口進入蒙古境內,現在想都不用想,人家邀請自已參加,于是決定在三月春暖花開時進軍。
大的方針確定后,細節性的東西,在眾人的商討下,很快就達成一致,那就是三部以低于市場價收購朱文龍部糧草十萬石,同時每部采購一千支火槍,這些瑣事朱文龍一一答應,四方結盟后,選好日子正式向東進軍。
此次朱文龍所派出的部隊乃楊昭武所率的龍騎兵,不過沒有全軍出動,只是派出了一萬人,其中二千火槍,二千精騎和六千輕騎,楊昭武此次的首要任務,不是進攻,而是收集蒙古境內各種山川地理情況,以及各地部落關系及軍事力量情報,以備將來之用。
送走了楊昭武,朱文龍回到了府中,他將耶律齊和姜玉伯給留了下來,向他們征詢些意見以及后面的計劃打算。
耶律齊道:“主公,洪督師抽調走了西北五省的官軍精銳,對亂世來說,壓力大減,只怕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又將蠢蠢欲動,我等因早作準備!”
“嗯”朱文龍說:“先生,細作之事就有勞您了,勿必給我盯緊了張獻忠這廝,一有動作,就立刻稟報!”
耶律齊領命。
姜玉伯接著說:“為了將來的大計,現在除了擴軍外,在下建議屯積糧草,棉衣,食鹽,兵器和馬匹,利用周家錢莊的實力,在全國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