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卷可以慢慢的欣賞,因為我自認為有能力把她的畫毫不費力的統統的模仿一遍,甚至還能更勝一籌。可這樂譜太讓人頭痛,我是一點也看不懂。正在為難之際,香兒已經抱進一個古琴來,身后的葉兒也端來了香茗。“你們兩個人誰會彈古琴?彈來聽聽,這樣可以讓我找找感覺。”“葉兒自小跟著小姐一起練琴、練畫、讀書、寫字,那葉兒試試吧!”哦,沒想到一向不言不語的葉兒竟然是我的書童,琴棋書畫樣樣都會。
我點點頭,把那些樂譜交給她,“就彈一些我經常彈得曲子吧!”葉兒雙手接過樂譜,放在琴旁,信手就彈了起來。琴聲一起就猶如行云流水一般緩緩的流淌而出,嫻熟的手指靈巧的動著。
“好,好,琴音流暢,不急不緩,葉兒彈得很出色。”一曲終了,我不由得贊道。“謝小姐夸獎,其實小姐的琴技比葉兒要強很多,可惜您不記得了。奴婢堅信只要加以時日,小姐您一定會恢復記憶的。”我聽此心里暗想,是嗎?葉兒不是浮夸之人,不喜輕易說一些贊美之詞。平時不傳她,她都不會過多的親近人,更別說表露自己的喜怒哀樂的情緒了。看來她所說并非虛言,這要如何是好?文才女的琴技我也馬上學不會呀!
我走到琴旁隨手撥了一下弦,發現自己對它的感覺如此的熟悉,于是坐了下來,隨手就彈了起來,斷斷續續的彈了幾個音階,卻不成曲。
香兒與葉兒都聚精會神地聽著,全都不約而同的面露喜色,“小姐您想起了?”香兒嘴快的先說出口,葉兒也欣喜的點頭附和著。看到她們,我面現苦澀,“沒有,什么也沒有想到,只是隨手一彈而已。”
我們都泄氣的不知所以然,但葉兒堅持要為我多彈幾首曲子,想以此喚起我的記憶,而香兒則無計可施的為我斟茶倒水,試圖來緩和平復我的頹廢心情。
我閉著眼睛,仔細的聆聽著。這時小狐貍開口道:“你有一副好嗓子,何不讓葉兒為你伴奏,你只管唱歌就好了。”“對啊,我倒忘了,自己是嗓音極佳的,可是唱什么曲子呢?古曲都不太會,現代的曲子古代人鐵定是聽不慣得。”“笨笨,水調歌頭,荷塘月色,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叫什么來著,反正這些總有些接近吧!”
聽到此,我歡喜的睜開眼睛,“葉兒,我吟唱一首曲子,你是否能彈出來?”“小姐請唱,奴婢盡量試一試。”于是我就唱起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厥今夕是何年···”我唱的是鄧麗君版的,雖然王菲音色清冷悅耳我也很喜歡,但是更喜歡鄧麗君的溫柔纏綿。
當最后一句“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唱完時,卻看到香兒、葉兒目瞪口呆,不言不語,這是怎么了,誰給她們用了定身術?以我的修行應該能發覺呀!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