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 夢回紅樓!
- 雨竹
- 3137字
- 2013-08-02 20:50:18
一時房門被推開,菜肴酒水如流水般送上來。眾人依禮坐下,淺斟緩飲一番,方才散席。大家品著清茶,寒暄一陣,一同離開酒樓,各自回程。
林如海攜黛玉上街,本想為黛玉定做一具瑤琴,不巧遇上一場意外,又與昔日故交相逢,便只得將這件事情暫且放下。而自韓嚴與水涵來蘇州后,林如海時常出去,陪水涵與好友到各處賞看秀麗山水,品評蘇州美食名茶,忙得不可開交。
與水涵熟絡之后,林如海得知,他師從韓嚴,韓夢卿是他的伴讀,彼此情如兄弟。此次出京,四處游走閑看,便是遵照古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水涵特意在蘇州停留,除了順應韓嚴的意思,陪他拜訪舊友之外,還因蘇州乃是繁華之地,文人云集,想著借賽才會的契機,結識有識之士,從中尋找治國良才。林如海聽了這些話,對這位年紀輕輕卻少年老成的皇族公子,更是刮目相看,暗自贊嘆不已。
林如海有事在身,黛玉便閑了下來,每日里陪母親說說話兒,其余的時間,便在后花園里閑逛晃悠,自在悠閑。
時間彈指過,不知不覺便到了八月十五。這天,黛玉午休完,帶著雪雁走到正房,知道林如海照舊出去了,賈敏忙著打點節禮、安排酒席。黛玉不愿打擾,行完禮,便轉到書房,在大書架上翻書,見有一套琴譜,便攜著書,移步走到后院。
此時桂花開得正好,潔白如雪的銀桂吐蕊而放,一樹的錦繡繁華。空氣中浸潤著甜甜的桂花香味,芬芳陣陣,熏人欲醉。黛玉賞了半日桂花,見花下有一塊青石,便慢慢坐下,翻開琴譜看了起來。
秋風吹動,如米粒般大小的花瓣飄灑下來,靜靜落在黛玉水紅色的輕紗衣上,暗香盈袖,沁人心脾。黛玉低著頭,專心盯著琴譜看,不為所動。
這一幕,落在遠處踏步而來的數人眼里,卻是驚世絕艷。
片片飛花珊珊而落,隨風輕舞,晶瑩如玉。落花中的女孩,眉似新月,淡如一抹輕煙;肌白如雪,粉光映頰凝腮,神情優雅,靈動飄逸。
水涵止住腳步,望著花下的女孩,心中涌起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韓夢卿睜大眼睛,也目不轉睛地看著黛玉,心神一陣恍惚,喃喃道:“當真是飛花映玉人,玉人比花嬌呀。”
黛玉素來警覺,聽到聲響,立刻抬起頭來,見到遠處這一行人,忙將書放下,站起身來,移步迎過去,朝兩人斂衽一福,笑道:“見過四公子,韓公子。”
兩人這才回神,不約而同地彎下腰,伸手來扶黛玉。水涵動作迅速,飛快地拉住黛玉,輕聲道:“不必多禮。”聲音低沉,清越如水,帶著一絲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溫柔。韓夢卿見了,尷尬一笑,不動聲色地收回自己的手。
見完禮,水涵盯著黛玉,道:“林姑娘真是用心,我有一個妹妹,與姑娘同齡,整天只知道調皮玩耍,從沒有翻過書本。”微微一笑,又道:“姑娘剛才看什么書?”
黛玉抿起唇,坦誠道:“是琴譜。”
“呀,”水涵吃了一驚,訝然道,“姑娘如此年紀,便會撫琴嗎?”
黛玉搖了搖頭,柔聲道:“不過是閑著看看罷了,還沒開始學呢。”仰頭看著水涵,笑盈盈地問:“四公子必定精通琴藝了?”
水涵微微頷首,答道:“略懂而已。”
黛玉聽了,“噗嗤”一笑,道:“四公子當真是謙虛過人。”
水涵淡然一笑,也不辯解,輕聲道:“今兒個有人過來回話,說是已經查清那意圖拐騙姑娘之人的底細,那人果然作惡多端,到處為害百姓。這里的知府已經審結此案,將那女人依律定刑了。”
黛玉微微頷首,拍手道:“這就好。”
水涵目不轉睛地看著黛玉,話語一轉,道:“林姑娘的身子骨很是嬌弱,似有不足之癥,如何不急為療治?”
黛玉見他言詞關切,愣了一下,才輕聲答道:“勞四公子惦記了,我生來便是如此,只能靠后世調養,如今已經好多了呢。”輕柔一笑,繼續與水涵閑話,談論蘇州的風景名勝,以及各樣名菜糕點,聊得很是投機。兩人談笑之際,韓夢卿垂著手,靜靜立在一旁,默然不語。
寒暄一陣后,林如海親自過來,說筵席已經備好,請水涵到正房入席。黛玉見狀,便朝水涵屈膝一福,帶著雪雁,飄然返回自己的閨房。
黛玉在房中閑坐了一會,丫鬟送了飯菜過來。用罷晚膳,已是日暮時分。香草推門進來,屈膝道:“前面已經散了席,老爺要陪客人出去。因那位四公子說了,姑娘聰慧得很,讓老爺將姑娘也帶過去。老爺已經應允了,讓姑娘收拾整齊,即刻到前面去。”
黛玉心中也盼著能出去見識一下,聽了這話,歡聲答應下來,起身走到內室,換上一身淡紫色的云錦紗衣,便搭著雪雁的手,款款出了繡樓,至前廳會見眾人,一起離府。
剛出了林府,就見空中懸著一輪皓月,月光灑在地上,清輝滿人間。
水涵旁若無人地拉起黛玉的小手,走在最前面。林如海無可奈何,只得與韓嚴、韓夢卿落后半步,緊緊相隨。一行人行至東城,參加賽才會。
到了那兒,早已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蘇州的父母官楊知府身著官服,坐在正中。旁邊還坐著幾個白發老者,個個面帶笑容,且都帶著一絲儒雅之氣。明亮的燈火把每個角落都照得透亮,明如白晝。臺上擺著一個精美的木架,上面放著幾個托盤,都用紅綢蒙著,很是神秘。人群熙熙攘攘,來了很多外地人,笑語喧嘩,把整個廣場擠得水泄不通,盛況空前。
因林如海是本地的縉紳,便特意站在略遠一些的地方,以免被人認出來。水涵卻拉著黛玉,徑直走到場中央。
笙簫細細,鑼鼓齊鳴,絲弦繁雜。須臾樂止,楊知府站起身來,朗聲說了一番話,不過是歡迎眾人來此,若是文采出眾,便有彩頭之類的話。客套了一回,楊知府方才轉過頭,朝身側的一位老者道:“請孟老先生出題。”
那人微微頷首,站起身來,擺了擺手,立刻便有一個清秀丫鬟端了托盤送上來,掀開紅綢。眾人看時,卻是一塊藍田玉佩,雕成栩栩如生的鳳凰,光澤溫潤,紋理細密,顯然并非凡品。
黛玉抿起唇,點頭贊道:“這個玉佩倒不錯。”
水涵笑看著她,目光柔和,輕聲道:“難得有東西能入你的眼,你放心,我一定幫你贏回來。”聲音溫柔如水,卻帶著絲絲堅定,顯然已經成竹在胸了。
這時那老者指著托盤,緩緩道:“今年的題目有三個,這玉佩是第一題的彩頭。”笑了一下,接著道:“第一題是個對子,我的上聯是‘君子堂前君子竹’,請各位應答!”
大家你看著我,我望著你,沒人能答。水涵略一沉吟,便上前一步,朗聲道:“洞庭湖畔洞庭紅。”
“洞庭紅”乃是一種柑橘,出自洞庭湖畔。此聯工整嚴謹,堪稱絕對。
黛玉聽了,立刻拍了拍手,含笑道:“四公子,你好厲害,這么快就對出來了。”水涵聽到她的贊美聲,不由得心中一暖,有些意氣風發起來。
楊知府是進士出身,亦頗有文采,驚呼出聲:“公子才思敏捷,當真非同尋常,這玉佩非公子莫屬了。”
“且慢,”楊知府話音剛落,忽聽得一個粗啞的聲音道,“這個對子,我妹妹也能對出來。”
水涵與黛玉吃了一驚,一同轉過頭,目光掃向發音處。
卻見不遠處有一個十歲年紀的男孩,牽著一個七八歲女孩的手,身后跟著一干奴婢仆從。
那男孩容色俊朗,帶著一絲驕縱之色,很是不堪,在那里指手畫腳,一臉的洋洋得意。那女孩卻是肌骨瑩潤,一張如銀盆般的圓臉,白皙漂亮,確是一個天生的美人胚子。
女孩見眾人都注視著她,臉有得色,卻故作矜持道:“我試對一下,若是不好,還請各位不要見笑。”笑了一下,念道:“美人窗外美人蕉。”
楊知府怔了一下,贊道:“姑娘好巧的心思,對得好。”輕嘆一聲,臉有難色,捻須道:“我只道這題很偏,一對難求,豈知如今竟有兩個下聯,這彩頭倒不好分了。”
“有什么好為難的?”那男孩哼了一聲,輕蔑地道,“我姓薛,我們家是皇商,富可敵國,在金陵最有權有勢的。”
此言一出,這兩人的身份也便呼之欲出了。男孩便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薛家的獨生公子,名叫薛蟠,那女孩自是比他小兩歲的妹妹薛寶釵了。
因他們家是皇商,在蘇州亦有店鋪,父親與伯伯不時會過來查點賬目。兄妹兩個聽說蘇州城中有中秋盛會,便隨著父親過來看熱鬧。因父親有事要忙,便讓仆人帶他們出來閑逛。薛寶釵素來喜歡讀書,自恃文才出眾,自然想在這賽才會上出出風頭。卻不料被才思敏捷的水涵占了先機,但心中終究不服氣,便讓哥哥出聲打斷,引起眾人的注意后,趁機將自己的對子念了出來,與他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