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眼波斜斜一動,疑心來人是水涵的侍妾。畢竟,水涵年已十六,在京城大戶人家,這是常有之事。何況,他還是皇室中人,此事更是司空見慣。念及此,心中沒來由生出一絲惱意,冷笑道:“不知黛玉該如何與這兩位姐姐見禮?”
水涵愕了片刻,方道:“你想到哪里去了?”指著那兩位女子,眸中含著清亮的笑意,娓娓道:“她們是我府上的侍婢,尚算乖巧,且粗知醫理。再者,我見姑娘身邊雖然有兩位侍女,但到底年紀都還小,想來也難照顧周全。可巧她們又都是蘇州人,與姑娘是同鄉。姑娘離家久了,應該很思念鄉音,若是將她們留在身邊,閑來陪姑娘說說話也很好。”
黛玉這才明白過來,不由得臉上緋紅,雖然很是感動,卻情知王夫人與賈府的仆從對自己諸多不滿,若是再帶兩個丫鬟回去,必定會惹來更多的閑言碎語。當下斟酌良久,推辭道:“黛玉如今寄人籬下,如果帶這兩位姐姐回去,必定會委屈了她們。四公子的好意,黛玉心領就是。”還有一層顧忌,她沒有說出來。若是讓賈府的人知道自己與當朝四皇子相識,更會橫生枝節,不得安寧。
水涵深深望著她,似看進她心里,道:“你的顧忌,我都明白的。我知道你是淡泊之人,不愿讓人知道你與我相識,既是這樣,就說她們是師母所贈,各樣開銷都由韓府支應。如此一來,想必那些人絕不會說什么的。”
一旁的韓夫人聞言,也勸道:“林姑娘身子嬌弱,需熟知醫術的人貼身照顧才好。四公子一片苦心,姑娘不妨依言而行。”
黛玉微微蹙眉,繼續推辭了幾句。無奈水涵執意如此,韓夫人又在一旁苦勸,只得答允下來。水涵見她應了,這才放下心來,回頭看著那兩個婢女,囑咐道:“以后你們就跟在林姑娘身邊,好好照顧她。”
那兩位女子忙答應下來,款款走上前來,一同向黛玉福身行禮,神態恭謹敬慎。
一個身子略高挑些的道:“奴婢采薇,見過姑娘。”
另一位嬌小玲瓏,嫣然一笑,忙接道:“采蘋見過姑娘。”
兩人的聲音細柔甜美,清脆如鈴,果然如水涵所言,俱是蘇州獨特的韻味和語調。
韓夫人“噗嗤”一笑,抿唇道:“采薇?采蘋?四公子,你才學極好,怎么給丫頭起這么奇怪的名字?”她與水涵素來熟絡,又是師母,故而言笑不忌,并不避諱。
水涵聽了,也并不生氣,看著黛玉,含笑道:“林姑娘覺得如何?”
黛玉微微一笑,神態淡定,若綻放的一朵艷色芍藥,不假思索地答道:“采薇出自《詩經·小雅》:‘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采蘋二字,則取自《詩經·國風》:‘于以采蘋?南澗之濱’。這兩個名字洗盡鉛華,清新淡雅,都是極別致的。”
水涵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抹贊許。韓夫人微微一愣,睜大眼睛看著水涵,道:“到底是四公子,隨口兩個名字,竟都有典故出處,雅致得很,哪里像我這不識字的睜眼瞎子,不過紅兒綠衣亂叫罷了。”說到這里,輕輕擊了擊掌,接著道:“四公子博覽群書,才華橫溢,林姑娘蕙質蘭心,竟能隨口道出名字的來歷,不愧是書香門第里出來的。你們兩人如此出眾,難怪這般談得來。”言罷,一雙明眸在兩人身上靜靜流轉,眉梢眼角俱是盈盈笑意。
黛玉怔了一下,聽出韓夫人言詞中有暗贊兩人相配之意,心中羞澀不已,緩緩垂下眼眸,纖長如鴉翅的睫毛閃動著,華影流彩,朦朧如夢。
淺金色的陽光從紗窗間流瀉而入,如溫泉般汩汩照在她臉上。柔和的陽光下,黛玉眉眼間皆是說不出的羞澀婉約,臉上染上淡淡的緋色,仿佛有玫色的花朵自她頰邊漫生,清純嬌艷,明妍不可方物。
水涵自然也聽出韓夫人之意,回過頭去,正瞥見黛玉含羞帶怯的嬌顏,不覺癡住,心亦不由自主地顫動起來,目光再難移開半分。
正自心馳神醉之際,卻見綠衣走進來道:“林姑娘,賈府的人說時候不早了,請姑娘即刻動身回去。”
黛玉微微頷首,起身辭別韓夫人,朝水涵斂衽一福,柔聲道:“四公子,多謝你。”只此一句,便將心中說不完,吟不盡的感激細細道出。
清凌凌的吳儂軟語,帶著一點糯糯的軟意,如雨洗后的桃花一般輕盈溫和,婉轉醉人。
言罷,黛玉含羞低下頭,搭著紫鵑的手,信步款款地出了上房。采薇與采蘋見了,忙隨了上來。
紫鵑扶著黛玉,上了華轎,雪雁領著采薇、采蘋,也各自乘了小轎,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了韓府,一同折回賈家。
車轎轱轆,緩緩前行。黛玉端坐在轎中,心念百轉,想到自己在韓府過的清閑日子結束了,將重新回到賈家,面對種種世俗風云時,心情變得十分沉重。
“姑娘,”紫鵑見她面上閃過一抹倦色,體貼地道,“馬上就要回府了,姑娘便能歇歇了。”
“哦,”黛玉回過神來,笑了一笑,道,“也未必呢。”
紫鵑聞言一愕,蹙眉道:“難道還有什么事不成?”
黛玉嘆了口氣,清澈如水的眼眸中染上一抹清愁,幽幽道:“今日回去,老太太一定會提我生辰的事情。我又帶了采薇、采蘋回來,二舅母也必有話要說。”
說話間,車轎已經進了賈府。雪雁忙走上前來,掀起簾子,黛玉搭著紫鵑的手,款款下轎,步進賈母的上房。進房后,就見邢、王兩位夫人和姑娘以及丫鬟仆婦們都簇擁在老太太身邊,珠環翠繞,衣影鬟香,很是熱鬧。那“護花情深”的寶玉衣冠華麗,唇角含著輕快的笑容,正圍在薛寶釵與史湘云身邊,低聲談笑。
聽到腳步聲,寶玉忙抬起頭來,望見黛玉,立刻一臉喜色,興奮地叫道:“林妹妹,你回來了?”言罷,移步走到黛玉身邊,親切地噓寒問暖。
黛玉輕輕頷首,淡淡應了一聲,明眸轉動,卻瞥見薛寶釵笑容微僵,史湘云面色也有些不虞。黛玉心中自是明白,暗自嘆了一口氣,輕移蓮步,裊裊娜娜地走上前,對著上座的賈母盈盈而拜,笑道:“老太太,玉兒回來了。”
賈母拉著她的手,讓她在身側坐了,一臉憐惜,問道:“這幾日你住在外面,可還安穩?”
黛玉點頭應是,將韓夫人精心相待的情形細細回了。賈母連連點頭,見黛玉臉色紅潤,氣色也甚好,便笑道:“想來韓夫人很用了一番心思,才幾天光景,瞧你氣色竟好了許多呢!”
黛玉抿唇一笑,趁機將采薇、采蘋的事情回了,并不提兩人的身份來歷,只依照水涵所言,說是韓夫人所贈,又讓采薇、采蘋進來拜見。賈母細細打量,見兩人生得眉清目秀,乖巧玲瓏,很是喜歡,拉著兩人夸獎了幾句,吩咐鳳姐兒派人去收拾房間,將她們安置在黛玉房中。
寶玉見了容貌出眾的采薇、采蘋,更是喜不自勝,圍在兩人身邊打轉,笑吟吟地道:“又來了兩位美人姐姐。”
旁人聽了這話,都揚起嘴角,一笑了之。王夫人卻滿臉不悅,輕輕哼了一聲,開口道:“大姑娘自己帶了丫頭雪雁,老太太又給了個紫鵑,現在又添了兩位丫鬟,倒不知這筆開銷該怎么算?”
黛玉揚起煙籠般的罥煙眉,站起身來,聲音溫婉如水:“太太不必擔心,臨來時韓太太已經說了,采薇、采蘋兩位姐姐每日每月所用,都由韓府支應。這筆開銷,甥女自會跟鳳姐姐結算清楚的。”言罷,唇際溢出一抹笑,清麗的容顏似雨后綻放的桃花,芬芳清馨,別有一番明雅輕俏。
賈母抬起頭,掃了王夫人一眼,冷冷道:“還是人家韓太太想得周到,不然,我們這里必定會為這兩個丫鬟鬧得家無寧日,倒白辜負了韓太太的一番心意了。”
王夫人聽了,面色忽白忽青,默默低下頭。一旁的鳳姐兒見情形尷尬,忙走過來道:“林妹妹,前幾天是你的生辰,我忙著各樣家務,一時昏了頭,竟將這事兒忘了。好妹妹,你大人有大量,千萬別跟我這愚笨人計較。”
黛玉心知她在打圓場,拿帕子掩住口,笑道:“玉兒與姐姐打個賭如何?如果姐姐能從府中找出一個人真心說姐姐愚笨,玉兒就輸了。”
“呵呵,幾天不見,你這個丫頭,竟也油嘴滑舌了。”鳳姐兒顯得非常開心,從手上擄下一個手鐲,含笑道,“這是我的陪嫁,送給你當生辰賀禮吧。雖然遲了些,卻也是我的心意,妹妹將就著收下罷。”
黛玉一怔,欲待推辭,鳳姐兒卻已經拉起她的手,為她套在左手腕上。手鐲玲瓏剔透,泛著溫潤的綠意,鐲身雕著花紋,首尾相連,渾然天成。黛玉心下不由喜愛,又知鳳姐兒真心待她,當下便不推辭,朝她盈盈一福,輕聲道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