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吳用
- 臥談會,聊水滸
- 玉泉大官人
- 659字
- 2017-04-30 12:19:09
說起吳用,總有人喜歡拿吳用和諸葛亮比較。都是足智多謀,都是軍師,但是放到他們各自的大環境下,諸葛亮是縱橫捭闔,談笑風生,深諳用兵用人之道,反觀吳用,從頭到尾基本上用的就是幾個手段,甚至是下三濫的手段,如果是想讓人上梁山,要么讓人先家破人亡,無奈投靠(比如盯上朱仝時對小衙內下手),要么就把家眷“安置好”(就是人質),威脅人家(對徐寧,蕭讓)。如果是攻城,都是固定的手段,先派一些人進入城里面,等到外面一攻打,里面人開始放火,里應外合。從這點上來說,吳用和諸葛亮不在一個水準,但方法簡單實用(所處環境不同)。
按照古代“面白須長”的美男子標準,吳用也是個小帥哥,手提銅鏈出場,自稱鄉村教師(估計是代課體育教師),之后從智取生辰綱開始,跟著晁蓋上梁山,在祝家莊一戰中,站到宋江陣營(一開始是晁蓋一方),從此給宋江出謀劃策,當了宋江的保姆性跟班。只要是吳用的計策,宋江大多是情況下都是一句“軍師所言極是”(有幾次不聽話吃了大虧),可以說,吳用一切出發點都是為宋江考慮,一直到最后招安這種大事上,吳用也是按照宋江的意圖(雖然征遼時提出過投靠遼國),最終以宋江規劃為準。
對于吳用來說,宋江仿佛就是他的精神支柱,一切計策都是圍繞這宋江而來,一直到最后加官進爵,宋江去了楚州喝毒酒而死,吳用也跟著自殺(論精神支柱的重要性)。其實吳用在跟晁蓋時,也干了兩件事,一件就是智取生辰綱,另一件就是游說林沖火并了王倫,讓晁蓋當上了梁山一把手,而且火并王倫的理由就是王倫是個心胸狹窄的小人,但事實上,縱觀王倫的事跡,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