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帶著二十萬大軍很快便兵臨宛城,此時已是夏季,一部分士兵已經出現水土不服的癥狀了(這次是真的水土不服)。宋江也看天熱,便讓大伙在樹林中安營扎寨,等士兵適應水土后,再去攻取宛城。有人就建議說大軍不適合在樹林中安營扎寨,萬一地方來個火攻,樹林之地極容易著火,那可就麻煩了。宋江堅持安營扎寨,畢竟有喬道清,公孫勝,馬靈三個大法師在,火攻不起作用(當初喬道清下冰雹滅火)。
等大伙安營扎寨后,公孫勝就做起法來,頓時一陣陣的涼風過來,士兵那叫一個舒服(相當于開空調了)。沒幾天,安道全便將那些水土不服的士兵醫治好,又能活蹦亂跳,吃嘛嘛香。宛城的守軍看到宋江在樹林安營扎寨,也想到了火攻。于是就準備點火的工具,對宋軍發起了突襲,并在一旁暗暗高興。這頭喬道清正等著他們點火呢,一看火起,也做起法來,狂風大作,火居然向著宛城方向燒去,宛城人馬倒是燒死燒傷一大半。
這頭官兵人馬沒有一點損傷,大家一鼓作氣,殺退了宛城的援兵,又加緊制造攻城器械,在凌振這遠程攻擊的配合下,攻克占領了宛城。攻下宛城后,宋江一方面安排交接工作,另一方面和吳用商量下一個目的地是哪里。吳用一分析,下個地點是地理位置重要的山南軍(這名字),于是人馬休整后,留下蕭讓和幾個頭領鎮守宛城,其余頭領直奔山南軍去。結果半路碰到了大將糜勝(讀迷勝好了,這個名字好生僻),雙方以一交鋒,梁山便發現王慶手下還是有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