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屬性增長(求收藏,求推薦)
書名: 末世之天幕作者名: 文淵居士本章字數: 2365字更新時間: 2017-02-08 20:20:00
其實自洪荒以來,歷經上古、中古直到近古,隨著神通不顯,靈異不出。
那些記載于神話傳說中的種種神奇,早已在近代被安上了各種符合現代人思維的解釋。
世上沒有什么空穴來風的事情,萬事萬物必有其原因!
在《洪荒天子》中,那個名叫軒轅的少年,最后成為了唯一讓華族人崇拜五千年的英雄。
他敗盡強敵,于廣成洞府內啟開心靈之門,悟透天地之玄機,他統一萬國,創下了千秋萬業。
但是,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余。
修行之人,本來就是在竊取天地的本源!
最后,軒轅深感天地之變化和衰弱,想盡辦法改變法則之力,使得后來修行之人很難超過200年天壽。
再后來,整片大地的神異傳說越發稀少,直至近古時代,最為人稱道的就是武當開山祖師,邋遢道人。
其人傳說甚多,乃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
清代大儒朱仕豐評價他說,“古今練道者無數,而得天地之造化者,張三豐也?!?
但就是這樣另人神往的神仙人物,雖其有經天緯地之才,能明了天地造化之玄機,甚至可陽神出游,卻還是于洪武二十三年,離開武當復作云游,之后仙蹤再難覓……
只留下各種傳說于后世民間,可是,據比較靠譜的史料推算,其壽元應該也不過兩百一十余歲。
更有養生內功奇人李清云,精通中醫,傳言其曾駐世兩百五十六載才“駕鶴西去”。
他雖然壽元頗長,對外乃養生內功的武者,但其實也是道家前輩,后世還有人尊其為道家賢者。
不過他卻是少有神異流傳于世,比之“通微顯化真人”大有不如。
想來,一方面是自身功行有別,二來怕是也和這天地法則有關。
如今異界襲來,法則改變,是人類文明之最大災難。
卻也有不知名的能量蔓延天地,加之人本來就是萬靈之長,乃天地之間最有悟性的生靈,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還尚遁其一。
是以,未來究竟如何,倒也萬萬難以斷言!
楊乾感覺自己做了一個夢,這個夢很長……
在夢中,他似乎回到了家鄉,在母親的懷抱中,享受到了難得的安全感。如果可以,他甚至希望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世界變化得太快了,曾經常年抱怨和不滿的平凡生活,如今想來,完全就是人間天堂。
難怪古人常言,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可惜,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夢再美,終究是夢!
當楊乾迷迷糊糊的醒來時,已經是七天以后了。
整整七天!
要不是他現在是常人七倍的體質,或許就此餓死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強大生命力的好處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接近正常人類體能極限的考驗,對于楊乾來說卻也只不過是渾身虛弱而已。
餓的感覺肯定有,但早就餓了七天,所以這個時候,反倒不是那么不能忍受。
迅速跑去弄了些食物,用液化氣熬了一鍋粥,慢慢分批的逐量吃下去后,楊乾感覺體力正已驚人的速度恢復。
這時候,靜下心來,他才回憶起昏迷前一刻的聲音。
嘗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到腦海,果然,又看到了那串神秘的信息!
緊接著,一陣急促的呼吸聲響起,他需要時間來消化一下這個事件帶來的沖擊。
高達5的精神,已經決定了他此刻擁有了比之前更加堅韌幾倍的意志,而肉體力量的增加幾乎是昏迷前的兩倍!
正是這種巨大的變化,讓楊乾默默在心里做出了決定。
既然有辦法增加身體素質,那么,就說明一定還有辦法讓這種增加變得更多,甚至,能夠真的成為超人。
到那個時候,也許就能夠具有保護自己的力量。
甚至……
他的心跳又再次加快幾分,拳頭都不自覺地微微握緊!
甚至他可以具有穿越城市,回到家鄉的能力,可以回去看看父母!
不管如何,作為養育自己的親人,就算希望再渺茫,他也不能放棄那份希望。
對,他一定要做到,也必須做到!
這一瞬間,楊乾雙目一凝,那種要達到目標的決心占據了一切。
這一刻,末日以來的種種怯弱、擔憂、恐懼仿佛突然消失了。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標,追尋希望,楊乾甚至覺得可以神擋殺神,佛擋殺佛!更別說是人擋,他也會毫不猶豫的屠人!
昏迷前的人間煉獄算什么?
就是尸山血海,十八層地獄也無法阻止他的那份感情,哪怕流盡最后一滴血,用爬,他也要爬回家!
心胸中,一股豪氣突然激發了出來,胸口的圖騰也似乎感覺到他那堅定的意志,龍目不怒自威,龍口仿佛在發出無聲的咆哮……
楊乾開始冷靜的思考,現在最應該做的事情,首先,就是不顧一切的找到那種提升能力的方法。
從昏倒前的情況猜測,可能極端的痛苦或者是超越極限的意志可以激發出自身的潛力,從而小宇宙爆發,產生不可思議的變化。
但是這種極端的爆發和情緒是不可控的,如果存在主動嘗試的內心,是絕對不可能擁有激發潛力的效果的。
唯心一點來說,一旦你產生那樣做的想法本身,就注定了這種做法的必然失敗。
那么,一定還有其他的辦法!
回想了一下,曾經有一種說法,人體有大密,人本身就蘊含宇宙的無窮奧秘。
甚至古代道家還有一種認為,既然是道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那么,人體本身就是天地自然的一部分,又何必舍近求遠探求無窮奧秘,只要開發自己,自然可以見識天地,參悟天地玄機。
古時的讀書人,就拿諸葛孔明舉例,他學究天人,隱居于茅廬,卻可以遠知天下事。
古代也有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說法。
究其原因,就是對上面思想的繼承。
為什么?
因為易經之中,奇數為陽,偶數為陰,活動為陽,內斂為陰。
所以,人有兩只耳朵一個鼻子,兩只眼睛一張嘴,這本身就是陰陽結合、陰陽相生!
就連人這一雙手,手心和手背,大拇指和另外四個指頭,也處處體現著陰陽結合、陰陽相生的道理。
更為玄妙的是,數數自己兩只手的骨節數量,一只十四個骨節,合起來就是二十八個。
因此,天上二十八星宿,盡在人手中乾坤,古代大賢們,也能于靜坐之中,算盡天下事。
這些傳承自先賢的結晶,楊乾一直深信不疑,所以大學時,才會對太極拳感興趣。
但他本性懶惰,雖然學了個皮毛,卻是很少鍛煉,才導致體能其實并不突出。
將思路細細理清一遍,楊乾確定了自己眼下需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最為重要的,就是要鍛煉自己的體魄和身手,不說殺敵,但是要基本可以自保!
一扭頭,楊乾的目光落在床邊的長刀上,目光悠遠,似乎看到了另外一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