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成帝,就必須得到‘成帝之機’,這是所有武者的共識。同樣的道理,在仙族佛族等種族也是至理。
畢竟大道三千,殊歸同途。
武道武皇,仙道太乙金仙,佛道的羅漢這三個境界,就是武道與仙道,以及佛道在‘道’上的歸一。
其中人族武皇,就是重修九次,孕育九枚‘道果’虛影;仙族太乙金仙煉制九件仙寶,用以孕育‘三花五氣’,佛族羅漢,則是要輪回九次,孕育‘九世身’。
武皇,太乙金仙,羅漢,這三個境界名稱不同,修煉方法也不同,但其本質,都歸一到了一個點,即‘育’。不管是‘道果’虛影,還是‘三花五氣’,以及‘九世身’,都是修煉者借助天地之力,孕育出屬于自己的‘大道雛形’。
所以在洪荒世界,各族對人族武皇,仙族太乙金仙,佛族羅漢,等各族同境界的修煉者,都有著一個統一的稱呼,即‘育道’強者。
再之上的境界,武道仙道佛道,在修煉上則又出現現了偏差,不過也有一個統一的稱呼,即‘證道’強者。
其中。
人族的九星武皇,需要兩枚融合‘道果’虛影,才能成為武帝,關鍵在一個‘融’字。
仙族的九天太乙金仙,則是需要斬去胸中‘三花五氣’中的‘一氣’,才能成為大羅金仙,關鍵在一個‘斬’字。
佛族九世羅漢,則是需要斬去其中一世身,才能成為菩薩,這與仙族一樣,都在一個‘斬’字,只不過佛族斬‘過去’,仙族斬‘未來’罷了,涉及到因果法則,這就與人族完全不一樣了,主要是修煉理念不一樣,以后述說。
但是,不管是人族的‘融’,還是仙族佛族的‘斬’,都非常不容易,通常狀況下,這個時間都是以千年計,以萬年計。
譬如,九星武皇想要晉級為武帝,就必須融合兩枚‘道果’虛影,通常情況下,想要將兩枚‘道果’虛影融合成功,至少要花上三千年,乃至更久。
仙族九天太乙金仙與佛族九世羅漢,所晉級的時間,也差不多,都是三千年上下。
而且,這還是順利晉級,不考慮晉級失敗的情況下,事實上,一個武皇,基本上只有一個能夠順利晉級成功,其中九十九個,則是因為不能克服不同大道法則之間的排斥,最終融合失敗而魂飛魄散了。
但有了‘成帝之機’就不一樣了,不管是人族的九星武皇,還是仙族佛族等洪荒各大種族的‘育道’強者,都能夠快速而毫無危險的晉級成功。
比如,對于九星武皇來說,只要擁有‘成帝之機’,十年內,必然會成為武帝。
與普通方法相比,一個苦修三千年,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一個花費十年,必然會成功,可想而知,‘成帝之機’是多么的珍貴。
但是,‘成帝之機’太難獲得了,因為這并不是天地孕育的寶物,而是人為以氣運之力凝練而成的。
至于需要多少氣運之力,才能凝練一份‘成帝之機’,單看洪荒世界的絕對霸主仙族,十萬年才搞一次‘封神’之事,就知道一份‘成帝之機’需要多龐大的氣運之力了。
所謂‘封神’,就是以‘天帝劍’聚集氣運,以‘封神榜’凝練‘成帝之機’,十萬年可熔煉三百六十份‘成帝之機’,功成之日,洪荒各族‘育道’強者,都可是入‘封神榜’內爭奪‘成帝之機’。
同理,在上古之時,人族每十萬年,也弄一次與‘封神’類似的事,也就是‘拜將’,上古人皇以‘人皇劍’凝聚人族氣運,以‘拜將臺’凝練‘成帝之機’,功臣之時,洪荒各族的‘育道’強者都可入內爭奪,成功者,就會被上古人皇拜為將軍。
其他巔峰大族,也有與仙族‘天帝劍’、‘封神榜’,人族‘人皇劍’、‘拜將臺’類似的‘氣運至寶’。
如佛族的‘七寶妙樹’、‘八寶功德池’,妖族的‘東皇鐘’、‘招妖幡’,巫族的‘巫神殿’、‘都天神煞圖’。
人仙佛巫妖等五族,之所以屹立洪荒億萬年而不倒,就是因為擁有‘氣運至寶’,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成帝之機’,能夠不斷的培養‘證道’強者,以保證各族勢力長遠不衰。
也是因為只有氣運之力,才能凝練出‘成帝之機’,而氣運之力又是一種不可捉摸,不可掌控的力量。
想要聚集氣運之力,只有以‘氣運至寶’鎮壓勢力,以勢聚運,勢力越大,聚集的氣運之力就越龐大。
所以上古之時,洪荒各族之間才會連連征伐,為的就是擴展勢力,以聚集更多的氣運之力。
同時,氣運之爭也是門派,家族勢力永遠也滅不完,滅不絕的原因。
因為有的‘育道’強者,不想因為以各族的‘成帝之機’證道,而失去自由之身。比如入了仙族的‘封神榜’,即便以‘成帝之機’晉級為‘證道’強者,在某種程度上,也要受掌控‘封神榜’的天帝節制。
其他各族也類似。
所以有些‘育道’強者,就建立自己的家族或勢力,以此收攏氣運,雖然沒有‘氣運至寶’鎮壓氣運,也沒有‘氣運至寶’凝練‘成帝之機’,但只要施展秘術,以自身鎮壓氣運,以自身凝練氣運,花個幾千上萬年,也是可能凝練出‘成帝之機’來的。
即使最終凝練不成功,但只要有氣運之力加深,也能成倍的提高晉級的速度與安全系數。
所以,基本上沒有‘育道’強者,傻傻地花個三千年閉關準備晉級,然后在晉級時拼命一搏,他們寧愿花三千年建立勢力,然后再晉級,這樣相對前者,起碼安全了十數倍。
這也是各族內擁有許多門派或家族勢力的原因,當然,這也是仙族天帝,佛族佛祖,妖族妖神,人族人皇,巫族大祭司默許的。
畢竟,總得給眾人一線生機,不是么,否則這些‘育道’強者還不得反了,而且,這些‘育道’強者,也算是各族的另一種底蘊。
比如在百萬年前,在人族人皇莫名失蹤,氣運至寶‘人皇劍’與‘拜將臺’也消失不久后,洪荒萬族在仙族的帶領下,就大肆進攻南瞻部洲,打得當時的人皇朝節節后退,最后,還是因為這些人族門派或家族勢力加入了進來,才將眾族逼退,保全了人族。
如若沒有這些門派、家族勢力的‘育道’強者,人族早就被滅,所以說,也算是一種底蘊。
但是成也如此,敗也如此。
從那以后,人族就開始走向的衰退的道路,也迎來了最暗黑的時代。
此事后,人皇朝名存實亡,分裂為各大王朝,同時,門派、家族勢力走向了前臺,開始統治人族,這些勢力沒有了人皇的壓制,開始大肆擴展勢力,以便收攏更多的氣運。
這樣,長達百萬年的時間,在人族上演的,都是門派、家族勢力的戰爭,這些勢力為了勝利,為了氣運,他們不擇手段,奴役眾生,擺弄王朝更替,甚至最后還向仙族等種族卑躬屈膝,將整個人族搞得烏煙瘴氣。
要不是幾千年前大唐人皇獲得了失蹤的‘人皇劍’,以‘人皇劍’聚集人族殘余氣運,最后與龍振武,林鎮輝三人紛紛突破九星武帝,以無上武力,才終結了門派、家族勢力的時代,估計人族最終面臨的,將是亡族滅種之結局。
(注:九星武帝,已經將星宇化為了小千世界,道果融入小千世界化為了‘小天道’;與之相等的,則是仙族中領悟孕育的‘不朽之力’,不在‘未來’的九天大羅金仙,以及煉成了‘掌中佛國’,不在‘過去’的九世菩薩,這類強者,雖然沒有跳出洪荒世界‘天道’的掌控,依舊屬于‘證道’強者,但已經有了與洪荒世界‘天道’對話的資格,屬于巔峰‘證道’強者,擁有自己的封號,如龍振武稱號戰神,林鎮輝稱號軍神。)
因為在這長達百萬年的時間,仙族等萬族,早就滲透了整個人族,他們步步蠶食人族,只等最后一擊,就可令人族消失在洪荒歷史長河中。
好在這種情況沒有發生,‘人皇劍’及時出世,使得人皇李玄宗,龍武軍大將軍龍振武,神武軍大將軍林鎮輝走向了歷史的舞臺。人族也迎來了大唐皇朝的統治時代。
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人皇,龍振武,林鎮輝三人在將門派、家族勢力趕往無盡星空后,就開始馬不停蹄的清洗仙族,等洪荒萬族在人族建立的勢力。
但是因為人皇沒有得到‘拜將臺’,所以難以凝練‘成帝之機’,即使能夠凝練,也得多花費十倍的氣運之力,才能夠凝練一份‘成帝之機’,所以大唐皇朝的‘證道’強者,并不多。
所以在清洗萬族在人族的勢力時,就變得寸步難行,因為單一個仙族的‘證道’強者,就是人族的十數倍,更何況還有佛族等其他種族。
因此,人皇龍振武林鎮輝,才往往戰斗在最前方,以無上武力攻伐萬族,這一征伐,就是幾千年,這幾千年,三人沒有休息過一刻,而是率領人族浴血奮戰,對陣萬族,以人命鋪鑄人族輝煌之路。
最艱苦的一戰,就是仙族等種族,出動了幾百位證道強者,一起圍攻人族證道強者,那一戰,打得洪荒搖動,日月無光,星辰墜落。
最終,還是龍振武拼著魂飛魄散之險,燃燒體內小千世界,獲得極限戰力,一舉滅殺幾十位證道強者,這才震懾了萬族,將萬族逼迫,從而結束這艱苦的一戰。
這一戰之后,萬族也各自休養生息,人族迎來的真正的自由,大唐皇朝正式成為洪荒霸主級勢力。
可以說,整個洪荒世界的歷史,就是所有種族的氣運之爭史,氣運衰,則種族衰,氣運盛,則種族盛。
為何如此,就是因為氣運之力能夠凝練‘成道之機’,能夠增強‘證道’強者的修煉速度,能夠增強種族的實力。
而在,洪荒這個武力至上的世界,‘證道’強者越多,種族實力就越強大,就越興盛,反之則衰。
······
嗯嗯,一個成帝之機,一扯就是一章,算是作品相關,或部分背景吧,如果不喜歡,以后就不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