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禍起蕭墻之山西之亂(四)
- 新明一五六七
- 推丯
- 4010字
- 2017-03-11 12:00:00
“天哥,你總算來了!”張朝轉眼見龍天身旁有一位身著太監服飾的人,道:“子耘,這位是。。。。。。。?”
還未等龍天開口,與龍天一道出現在張朝面前的陌生人,笑道:“小人乃是司禮監的傳旨太監汪越。此次與龍大人來只為傳皇上的圣旨。”
張朝笑道:“哦!是嗎?沒有想到父皇的旨意這么塊就到了。”
汪越笑道:“是的!圣上知道前線情況緊急,特令小人這樣一名會騎馬的人來圣旨;只為,早日就圣旨下達給王爺。”
張朝笑道:“是嗎!那我還得謝謝汪大人了!”
汪越笑道:“不敢,不敢!王爺真是折殺小人了!”
張朝笑道:“不知,父皇的旨意是什么?”
汪越笑道:“瞧我!見到王爺的英姿;居然連正事都忘記了。晉王聽旨;王爺,不敢,王爺還是站著聽旨就行了!”
張朝接過圣旨,笑道:“來人呀!給汪大人安排一間住所!”
張朝拿著圣旨,見兩衛兵將汪越帶下之后;轉身對龍天道:“子耘對此事怎么看?”
龍天道:“這當然是好事了。讓你來協調各府軍鎮壓白蓮教的叛亂。其中深意就不需我說了吧!”
張朝笑道:“這我當然知道,但為什么之讓協調府軍鎮壓白蓮教得叛亂;而不讓協同宣大的邊防軍一道打擊韃靼的進犯呢?”
龍天笑道:“這你都想不明白。”
龍天見張朝搖了搖頭,笑道:“你能完全鎮壓白蓮教及王易之叛亂而不讓其與韃靼之兵一道攻擊九邊那就已經燒高香了!”
張朝笑道:“他們就這樣小看我嗎?好,今晚我就讓王易之兵覆滅!”
龍天一聽,驚異道:“你說什么呢?難道你已經有主意了!”
張朝笑道:“天機不可泄露!”
龍天笑道:“什么天機,連我都不能透露!子濤,你透露一點!”
谷海笑道:“斬首行動!首惡必辦,脅從不問!”
龍天笑道:“這還真是天機,還得參悟一番!”
張朝笑道:“那你就參悟吧!來人,立即通知所有軍事長官來我的大帳之中開會!”
“哎!怎么又要急行軍呀!我們都快跑散架了!”
張朝轉眼望去,說話的人不是別人乃是步兵二師的師長;笑道:“是嗎!我怎么見你是騎馬進營的呢?給我說一下,軍人之首要注意。”
二師師長劉云翊,道:“服從指揮!乃是我輩軍人之天職!”
張朝道:“你還記著呀!我知道,我也明白;你們這一路都是一路急行軍趕過來。但現在時不待我。”說完,拿起放在桌上的馬刺指著地圖,道:“諸位請看;這時我軍與王易,以及宣府,大同和韃靼之兵的戰事圖解!這是現在我軍身處的位置,這里是王易的叛軍所在的位置。你們看王易的部隊如現在北上或者西進策應韃靼之兵,那宣府及大同一線就岌岌可危;如宣大一線被韃靼突破,那我山西事危;山西乃是京師的屏障,如山西事危那京師也就處于危險之勢了!故我們要將王易的叛軍死死的拖在這里,等河南等地的府軍一道將其徹底消滅!”
張朝騎在馬上,看完探報;高興的叫道:“天助我也!”
旁邊的龍天及谷海道:“什么事情!是不是斬首行動成功!”
張朝笑道:“不是!但現在的形勢已經發展成與我們有利的方向了!你們看吧!現在,王易與徐建分兵了;徐建帶著白蓮教的教眾,向西而去。雖不知道他此行的目的,但這正是我們消滅最佳時機!”
龍天道:“話是這么說!但這白蓮教的人馬也不少呀!三萬人呀!與我軍的兵力相當呀!還有就是這距離,他們現在離我們也太遠了一點;正所謂鞭長而莫及呀!”
張朝笑道:“不然!他那三萬人怎么可稱為軍隊呢!充其量也只是拿著刀槍的農民而已!又豈可與我軍相比。只要一舉擊跨他的指揮系統;那他們還有什么戰力呢?至于,距離!難道他們還能跑得贏我的騎兵嗎?谷海,現在命你率領騎兵;追擊徐建的這支叛軍。記住,首惡必辦;脅從不問!”
張朝見谷海帶領這騎兵師向著西北追擊而去,暗道:“谷海,現在全看你的了!”轉身,道:“子耘,我們也走吧!希望,天亮之前我們能趕到鎮西衛城之下!”
“報!叛軍離我們還有三十里。”
王錫聽完探馬飛報,道:“來得還真快呀!大哥,讓我領一隊人馬出城截擊他吧!想其一路奔殺而來一定早已是人困馬乏,我們應好好的利用這一難道的機會呀!趁其不備一舉打垮他!”王
易道:“你還記得你上次是怎么敗的嗎?”
王錫道:“上次!上次!”
王易道:“好了!記住,不要輕敵冒進!你下去點起兵馬,爭取一舉擊垮朱翊鈴的王府禁衛軍;為我們反擊太原打下一個有利的基礎!”
王錫一聽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聞王易拍著自己的肩膀,道:“以逸待勞,為兄雖不怎么知曉軍事;但這個道理我還是知道的!去吧!趁朱翊鈴的王府禁衛軍遠道而來,人困馬乏之際一舉擊敗他!”
龍天不解道:“子暮!我們為何不再進軍了!鎮西衛離這里也就四十里地了!”
張朝笑道:“正是此地離鎮西衛已經十分的近了,故我們才不可以在進軍了;下令全軍,立即休息,吃干糧以充饑!記住,馬不離鞍;槍不離手!”
就在龍天與張朝二人吃過早飯后,黃靖帶著他的炮兵旅跟上來了!張朝笑道:“沒有想到你來得這么快!”
黃靖笑道:“那是,雖然,我們是最重的部隊;但我們卻是最快的部隊!”
張朝笑道:“那是!你們是全機械化的部隊;哦!不對!應該是騾馬化的軍隊!說說吧!你們這次都帶了些什么裝備來吧!”
張朝看著用新式馬車裝載的各式武器,道:“這是什么東西?”
黃靖道:“一窩蜂!”
張朝仔細量了一下眼前的這東西,目露精光,興奮言道:“一窩蜂?喀秋莎!火箭炮!乖乖!試驗過這武器嗎?”
黃靖此時還在琢磨張朝口中的“喀秋莎””“火箭炮”,聽真張朝問自己話,趕緊道:“這種武器其實早已在我軍裝備,當然由于它制造工藝要求太高,因此只有京師的神機營才有裝備!而之前趙仕貞在幾名以前神機營當過兵的兄弟的協助下開試制;沒想到還成功了!”
張朝道:“哦!原來是這樣的。”
張朝自從建立王府禁衛軍之后,其實很少過問軍隊的事情,而只是讓黃靖與谷海在管軍隊之時;而黃靖則主要負責武器生產。而谷海則負責日常的訓練而已。張朝雖然滿腦子都是后世的武器;但限于當前的社會生產力和科技水平,那些都成為了空想。但他還是以自己的知識改造了明軍的現有裝備,而像火箭炮這樣高科技裝備他是想都沒有想過;而令他意外的事,自己卻在這里見到;雖然,只有火箭炮的型;但這絕對是當今世界最具有殺傷力的武器!
張朝笑道:“好呀!這里一共有多少輛?”
黃靖笑道:“一共五輛,每一輛兩百支火箭;是神機營裝備百虎齊奔炮的兩倍!另外,備箭二千支。另外,還有十五輛按王爺的意思改造的佛郎機炮;備彈五百枚!還有,就是最新研制成功的迅雷銃;十挺!”
張朝一聽“迅雷銃”,知道這一定是趙仕貞研制的新式武器;這可是后世機槍的始祖,這也是自己為什么知道趙仕貞的原因!張朝有些迫不及待要去看看這機槍的始祖,到達長成什么樣子!道:“在那里呢?快領我去看看!”
張朝看了幾眼眼前的這一怪物,對怪物,在張朝心中眼前的這個東西確實不像什么槍!倒是,與琵琶長得十分相像!與自己印象中某一電影中場景出現的一幕十分相像,多達八支槍管;還是水冷的;最后,因槍管發熱;而沒有水靠尿液來冷卻槍管!但張朝心中的高興之情那是無意言表的!
張朝撫摸著槍身,道:“試驗過了嗎?”
黃靖道:“當然!還進行了技術改進!”
張朝笑道:“來!演示一下,也讓我們開開眼界!”
只見,黃靖指揮著幾名士兵將迅雷銃安裝好,張朝從幾人的動作中看出幾人的動作還不是十分熟練,畢竟是新裝備。隨著十幾聲巨響,遠處的標靶被打成一馬蜂窩!看著張朝身后的諸位將官,興奮不已。紛紛要求自己的部隊首先裝備這種武器!張朝笑著,暗道:“看來軍人的天性就是這樣!自古有之呀!有了好東西都想自己先裝備!”
張朝道:“黃靖,你看你把我們這些軍官們都惹饞了。你的軍工廠可休息不了了!”
黃靖笑道:“在怎么說也得先讓我的炮兵旅先齊裝了之后,才能給你們吧!”
劉云翊道:“王爺這就不對了吧!這明明是步兵武器,他炮兵旅裝備他做什么呢?”
黃靖笑道:“劉師長,這就不對了。你沒有聽見這東西的名字嗎?‘迅雷銃’,是我們炮兵的裝備才是。”
而這時一師的師長鄧行玉,道:“你這完全是在鉆空子,你看著這口徑,稱其為槍;那才是正確的命名!王爺,我看這十挺‘迅雷槍’就劃給我們一師吧!我這就讓人抬回去!”
黃靖笑道:“你這是明搶呀!連名字都給我換了!好,你個鄧行玉呀!”
劉云翊一聽鄧行玉之言,也急切道:“是呀!再怎么說這東西也該先裝備二師呀!”
鄧行玉道:“憑什么呀!”
張朝見幾人的舉動,暗自笑了;笑道:“你們誰都不爭了。這東西畢竟是新裝備,而你們呢?對這東西還不熟悉,就先讓炮兵旅裝備吧!等打完這一戰,到時以戰功定吧!”
黃靖道:“這也不行呀!”
劉云翊道:“這又有什么不行的呢?”
黃靖道:“你們都有自己的師屬炮團,而我呢,卻是純炮兵呀!我們也需要自衛的力量呀!”
鄧行玉道:“你想你們炮兵在幾次演習中那一次不是在我們身后待著;有我們在你們還有什么擔心的呢?再說王爺不也說了嗎,將這十挺迅雷槍以此次戰利品獎勵功高者嗎?”
黃靖道:“我說你們倆今天是怎么了,怎么穿起同一條褲子來了!”
張朝笑道:“迅雷槍!我怎么想起迅雷呢?還是,別叫這個名字了。不如,叫做機槍吧!嗯!因為是在隆慶四年研制成功的;就叫四式機槍吧!”
黃靖道:“雞槍!還不如叫鳥槍好!”
張朝一聽,疑惑道:“鳥槍!機槍,雞槍!你小子!”說完,張朝忍不住大笑了起來。
幾人都有莫名其妙,倒是,站在一旁的龍天笑道:“黃靖,你曲解子暮的意思了!子暮說的機槍,是機械的機,而不是你說的雞槍!”
張朝忍住了笑,道:“說說吧!你這次還帶了些什么裝備來!”
黃靖笑道:“我軍的全部家當;除了剛剛你看的;還有,他們炮兵團裝備的虎尊炮二十臺。抬槍,五十輛!各式地雷等等,對了;還有我們最新研制的‘神火飛鴨’。”
張朝道:“神火飛鴨!”暗道:“哦!就是帝國時代三中中國軍隊的火器裝備!”
而就在這時,負責偵查任務的管應跑來;遞給張朝的一張紙。其實,這也是張朝要求的偵查部隊的主管報給他的偵查情報一定要以書面的形式上報!因此,負責偵查的人員都是張朝的王府衛隊的人員;他們常常跟著張朝,而張朝除了讓他們完成日常訓練;就是學習文化!
張朝看完之后,道:“立即跟我去大營!”眾將官知道此時的這封探報的大致意思;神情一下子變得凝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