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75年。
盤庚鉆研山河圖已有一年,期間他和左相菱乎商議了無數(shù)次,他們始終相信這個(gè)山河圖就是解決他們大商問題的關(guān)鍵。
菱乎看著山河圖,“王上,近些日子,臣下對山河圖有了新的揣測和看法。”
“左相盡可說來,孤家洗耳恭聽。”盤庚看著山河圖說道。
菱乎拱了拱手,起身來到山河圖前,指著山河圖上的筆墨說道,“王上且看,根據(jù)九州地形之況,此河乃大河,吾之南亳城位于大河南岸,接壤于大河,應(yīng)該便是此地。”
盤庚看了看菱乎所指的地方,的確有幾分道理,“汝且繼續(xù)說來。”
“大河之南,坐涌山河大川之力,成湯尚在之時(shí),南亳之地曾有洛神水患,此水患不僅是對吾大商的挑戰(zhàn),此次大水,亦自絕大商興盛之脈于此。”菱乎一只手指著地圖上的南亳城說道。
“只是水患已經(jīng)除去,想必也是不慎重要。”盤庚說道。
“不,王上,絕非如此。”菱乎搖了搖頭,繼續(xù)說道,“都城乃家國之首,事關(guān)王朝中興,大河之水北高南底,有猛虎下山之勢,吾之大商乃上天崢嶸之猛虎,怎可位于山下做此宵小之徒。”
“南亳城乃孤家大商祖地,成湯立國后,歷代都城皆在此地,怎會(huì)是山下宵小之徒。”盤庚有些布滿的看著菱乎。
菱乎微微鞠躬,“王上,臣下絕非以下犯上,只是如今大商國運(yùn)于此,大河之勢如此,南亳中興之氣盡失,大河之北,呼嘯龍吟,所謂登高如北地,禁絕與中南,所以,臣下有一大膽想法,不知當(dāng)講與否。”
“左相有何高見。”
“都城遷離南亳,遷往大河之北,便可呈猛虎之勢,直取中原。”菱乎指著山河圖上大河之北的地方說道。
“這。。”盤庚慢慢站起來,看著山河圖上的地勢,南亳乃大商崛起之地,商朝帝王歷代生活于此地,如今卻要遷都,這不是對祖輩,對先烈的無禮嗎?
“王上,事關(guān)大商國運(yùn),還望大王速速?zèng)Q斷。”菱乎繼續(xù)拱手說道。
“此事容孤思考數(shù)日,過幾日在答復(fù)。”盤庚拿起手帕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遷都之事,著實(shí)讓他嚇了一跳。
“是。”菱乎也直到遷都事大,急不得,沖著盤庚拱了拱手,即便迅速退去。
菱乎走后,盤庚嘆了一口氣,盯著山河圖看了好久。
。。。
一月后,黃河岸邊,數(shù)個(gè)村莊爆發(fā)了瘟疫,盤庚大吃一驚,迅速下令隔離,并且迅速將南亳城中的郎中先生全部派往疫區(qū)控制災(zāi)情。
疫情雖然有所好轉(zhuǎn),但是受災(zāi)情況依舊是很嚴(yán)重,疫情爆發(fā)后,朝中官員也有些惶惶不可終日。
盤庚更是愁眉不展,朝堂之上官員議論紛紛,雖然盤庚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每日的百姓傷亡情況仍是不容樂觀。
盤庚寢宮。
“王上,左相菱乎求見。”一侍衛(wèi)走進(jìn)來開口道。
“讓左相進(jìn)來吧。”
“是。”
隨著一陣緊張的腳步聲,菱乎來到盤庚寢宮,拱手鞠躬行禮,“拜見王上。”
“不知左相大人前來,所謂何事?”盤庚放下手中的書簡說道。
“王上,如今大河附近村落之疫情有所緩和,但是在臣下看來,這疫情只是一個(gè)預(yù)兆,若是王上依舊固步自封,堅(jiān)守南亳為都,恐怕往后的大商還有更多的災(zāi)難。”菱乎皺著眉頭說道。
盤庚嘆了一口氣,一個(gè)多月,他還是在糾結(jié),“左相,不是孤家不肯遷都,只是此事絕非兒戲,大商中興之地豈可輕易丟棄。”
“遷都并非拋棄南亳城,南亳城可以作為大商興起之地,但是作為一個(gè)國都,是絕不可以的,王上若是想要大商長盛不衰,想要百姓安居樂業(yè),就請速下決斷吧。”菱乎著急的說道。
盤庚在寢宮中走來走去,十分不安,“依左相之間,大商應(yīng)該前往何地?”
菱乎起身,開口道,“大河之北,殷地。”
盤庚牙關(guān)一咬,“也罷,明日朝廷開議遷都殷地之事。”
“是。”
。。。
翌日,朝堂之上,當(dāng)菱乎將遷都一事拿出來后,整個(gè)朝堂迅速炸了鍋。
一年過花甲,白發(fā)橫生的老臣?xì)獾拿婕t耳赤,“哼,大商中興之地,豈可說遷就遷,昔日先王成湯,登基一年北有戎山之亂,外有洛神水禍之災(zāi),豈有遷都之意?今日吾之大商,尚未及先王成湯之禍?zhǔn)拢蝸磉w都一說?”
菱乎直視老臣,拱了拱手,“大人,昔日成湯立國,吾之大商中興之始,國運(yùn)正昌,北害外水,北有大將軍仲虺,外有司命伊尹,人才濟(jì)濟(jì);縱觀今日大商,災(zāi)禍不斷,雖無大禍之難,但有小災(zāi)之量,且不論這國運(yùn)之衰微,但就仲虺伊尹之才,朝堂諸位可有比肩乎?”
老臣看了看菱乎,“吾雖才不及仲虺伊尹,但吾尚有固本求邦之心,今日大商有難,吾等老臣愿以一死盡忠于王上,盡忠于大商。”
“大人之志吾輩敬佩,只是吾大商尚未到山窮水盡之地,遷都殷地,殷地地處大河之北,雄踞河北,虎視中原,大有猛虎下山盡取為食之勢,所謂占盡天時(shí),昌盛鼎伸,國運(yùn)之升榮于此地,吾大商何愁不興。”
“中興之地摒棄之,得一所謂荒蕪之地,于國于民,皆乃禍?zhǔn)拢焕铣荚干硭烙谀腺瘢膊辉高w往殷地。”老臣的態(tài)度及其堅(jiān)決,拱手說道。
下面的群臣意見也是不一,有的愿意遷都,而有的仍不愿意遷都殷地。
菱乎起身看了看在場的大臣,拱了拱手,“諸位,吾等皆為商臣,忠誠于王上,如今大商國運(yùn)衰微,吾等若是不另尋救國之法,只是一味固守,恐有悖商臣之名,都城乃一國之命數(shù),為救大商,改吾國之命數(shù),遷都刻不容緩。”
“國運(yùn)昌盛于中興之地,此乃先祖遺訓(xùn),正因吾大商秉承先祖之詢,定都于南亳,才有今日之天下,國都萬不可改。”一眾老臣拱手,義正言辭的說道。
菱乎不禁一笑,看了看高座之上的盤庚,說到底,最后的取決還在于盤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