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文,卻說朱儁得孫堅援軍,繼續攻城。
孫堅不愧是孫堅,首先登城,斬賊二十余人,賊眾奔潰。趙弘飛馬突槊,直取孫堅。孫堅從城上飛身奪趙弘槊,刺趙弘下馬;接著騎上趙弘之馬,飛身往來殺賊。
孫仲引賊突出北門,正迎劉備,無心戀戰,只待奔逃。劉備張弓一箭,正中孫仲,翻身落馬。
朱儁大軍隨后掩殺,斬首數萬,降者不可勝數。南陽一路,十數郡皆平。朱儁班師回京,詔封為車騎將軍,河南尹。朱儁表奏孫堅、劉備等功。雖然劉晨說不問世事,但是朱儁還是將劉晨之功寫上。
那漢靈帝不理朝政,故功表僅僅一覽。孫堅上頭有人,封為別郡司馬上任去了。
劉備聽候日久,不得除授,劉關張三人郁郁不樂,上街閑行,正值郎中張鈞車到。劉備見了張鈞,自陳功績。張鈞大驚,隨入朝見帝曰:“昔黃巾造反,其原皆由十常侍賣官鬻爵,非親不用,非仇不誅,以致天下大亂。今宜斬十常侍,懸首南郊,遣使者布告天下,有功者重加賞賜,則四海自清平也。”
十常侍奏帝曰:“張鈞欺主。”漢靈帝令武士逐出張鈞。
十常侍共議:“此必破黃巾有功者,不得授官,故生怨言。權且先有功封賞,待日后再理會未晚。”因此劉備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克日赴任。劉晨也被任命為縣丞。(縣尉、縣丞都在縣令之下,縣尉管武、縣丞管文。)
劉備將兵散回鄉里,止帶親隨二十余人,與劉晨關羽張飛來安喜縣中到任。
張飛道:“道長不是要云游四方嗎?為何隨我等一同為官?”
劉備趕緊大罵道:“翼德不得無禮,道長這樣做自然有道長的道理,日后不可對道長不敬!”接著趕緊轉身對劉晨道:“道長恕罪,我定會嚴加管教我這弟弟!”
劉晨擺擺手笑道:“無妨!無妨!”心道:“劉備你打什么主意我還不知道,不過挺好的,省的我還得編個理由!”
劉備見劉晨微笑,上前拉著劉晨的手,兩眼淚汪汪炯炯有神,對劉晨富有感情地說道:“備不喜任縣尉而喜能與道長同行!”
劉晨配合著說道:“承蒙玄德兄厚愛,貧道不勝感激!”接著就沒有多說,想讓自己認主,那怎么可能,不過畢竟接下來衣食住行全都得靠劉備,所以也不會直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書接上文,卻說劉晨隨著劉備來到安喜縣,劉晨哪里會處理政務,全都交給劉備去辦,劉備不愧是劉備,署縣事一月,整個縣被劉備治理的井井有條,而且與民秋毫無犯,民皆感化劉備仁義恩德,整個安喜縣無有不夸贊劉備的。
那劉備與關羽、張飛食則同桌,寢則同床,十分交好,同時還要拉著劉晨一起,劉晨呵呵一笑,哪里答應,不過劉備卻對劉晨更加關心照顧,說實話,弄得劉晨真的太不好意思了,這劉備確實是太會收攬人心了!
到縣第四個月,朝廷降詔:有軍功為長吏者,當沙汰之。
劉備懷疑自己也在其中,于是找劉晨商議。劉晨道:“玄德兄你定然在其中,此詔必然是十常侍所下,當日十常侍封官乃是被逼無奈,今日便是報復之時!”
劉備道:“依道長所言,在下該如何是好?”
劉晨笑道:“無妨,我等可辭官而去,不久之后,我等便又有立功機會!”
劉備問道:“道長?那我等該去何方?又有何機會?”
劉晨笑道:“玄德兄你乃是漢室宗親,可尋一宗世投靠,至于機會,天機不可泄露!”
劉備聞言,施禮告退,劉晨又道:“玄德兄,想必你也有所察覺,這天下將亂,我夜觀天象,知道不久之后又有叛亂,兩三年之后帝星不穩,到時便是開創大業之時,貧道言盡于此,玄德兄你先去休息吧!”
劉備聞言,心中好似翻江倒海,不過還好,很快就平靜下來,轉身離去了。
看著劉備的背影,劉晨微笑道:“裝裝逼的感覺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