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文武百官一個個臉色心痛不已,新皇登基,按照制度,李吏也是應該來參加的,此刻,李吏正站在人群后面,遠遠的看著李東陽在百官面前宣讀弘治皇帝的遺旨。
“多好的皇帝啊,怎么就養了這么一群官員?”李吏搖了搖頭,看了看朝堂上跪拜的百官,這些百官無一例外的都跪在地上,一個個神情悲痛,仿佛自己死了親媽一般,但是其中的一大半卻都是神色悲痛,眼中毫無一點悲痛之意。
李吏正在為弘治皇帝感到不值,突然聽到百官中一陣騷動,原來不知道什么時候劉謹站到了朱厚照身邊,攙扶著朱厚照走下臺階,從下方跪拜的人群中隨手點出幾個大臣,然后頭也不回的直接下令……拖出去斬了?
李吏掏了掏自己的耳朵……沒聽錯吧,登基第一天就要殺人?
下一刻,李吏就發現自己真的沒有聽錯。
“你,你,還有你們幾個,來人啊,大漢將軍何在,全部給我拖出去斬了!”
朱厚照冷聲說道,神情之中是無盡的冷漠。
“陛下!你這是干什么?今日是你登基的日子,怎么可以妄殺國之重器?”李東陽臉色有些難看,低聲說道。
人群之中出來李東陽之外,還有更加生氣的,此刻,楊廷和臉色已經由黑變綠,自己是朱厚照的帝師,此刻朱厚照的行為無疑是在打自己的臉,堂堂一國之君,登基之日做出這等荒唐事情,無疑不是什么好兆頭。
“陛下,你可知道你這是在做什么?”楊廷和壓低聲音喝到。
此刻大殿之上不僅只有大明朝的文武百官,更有周邊各國派來的使臣,這些人眼巴巴的看著,楊廷和也不能過多的干涉,畢竟君臣有別,若是今日自己強加干涉,那外那些外人眼中君主威嚴將蕩然無存。
“做什么?別以為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吏身肩我大明朝所有百姓的食鹽之責,這些人看不得李吏受益,便以天相相逼,這才氣死了父皇,今日,我便為我父皇報仇!”
說話之間,朱厚照神色冰冷,完全沒有了一個剛剛登基時的迷茫,眼里滿滿的都是仇恨。
此言一出,頓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人群最后面李吏的身上。
李吏
神色一僵,沒有做任何表示。
朱厚照對這些大臣的積怨簡直是太深了,李吏知道,自己此刻就算是勸說也沒有絲毫用處,朱厚照雖然新登基,但是畢竟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千里,這一點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更何況那些朱厚照說的不錯,弘治皇帝真的就是被那些大臣們給氣死的,雖然那些大臣只是充當了導火索的角色,但是若是沒有這些大臣,弘治皇帝最起碼可以多活幾年。
朱厚照不知道,他剛才的一句話,已經將李吏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李吏已經是眾矢之的。眾所周知,朱厚照跟李吏私下私交甚好,此刻就算李吏再怎么解釋,大臣們都會認為朱厚照此舉是李吏……暗中慫恿。
既然如此,李吏索性不去解釋,那些大臣想要從自己這里分一杯羹,這才氣死了弘治皇帝,他們想要自己退步,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救人。
想到這里,李吏面無表情,后退一步,伸出雙手,緩緩抱拳。“臣以為……”
李吏托了一個長長的語調,然后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說出下一句話來。“此舉可行!”
李吏此言一出,頓時引來眾百官的尖銳攻擊。
“李吏,你知道你剛才說了什么?”
“李吏,你這個奸臣,新皇登基之日你居然敢讓諸位大臣去死?”
“李吏,我看該死的是你才對?”
“你蒙蔽先皇,今又蒙蔽新皇,我看留你不得!”
……
…………
群臣謾罵,臣工激憤,就連李東陽看向李吏的目光也是變了變,朝臣之中,馬文升往后退了兩步,來到李吏身邊,低聲問道。“李千戶,當日你說你在其位某其事?今日你所作所為,這……也是你某其事的方法?”
馬文升雙眼混濁,但是說話之時卻是不可抑制的冒出精光,凌利的掃向李吏,想要從李吏臉上看出些什么。
見狀,李吏不為所動。“馬大人,我所做之事,正是陛下想做,既然陛下想做,我為何不支持?再說,這些大臣有錯在先,為何不應當斬?”
李吏語氣平淡,仿佛說的好像不是幾個人的生死一般。
聞言,馬文升一滯,不再多說什么,轉身離開。
“李吏,老夫不知道你這是為了什么,但是今日之后你便是文官眼中的死敵,你這樣做……可值得?”
馬文升幽幽嘆息。
李吏再無多言,聞言朱厚照臉色一喜,欣喜的看向李吏,一臉興奮。
“好!就按李吏說的做!”
聞聲,李吏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個小昏君,明明就是你的事情,偏偏就要往我身上扣。
在朱厚照滿臉的興奮自己憤怒中,那幾個大臣被大漢將軍托了出去,太和殿外,傳來一陣陣死不瞑目的叫罵之聲,仿佛是有默契似的,他們罵的……都是李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