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兵臨城下
- 大唐情報局
- 藍(lán)瘦很香菇
- 2044字
- 2017-02-06 00:00:00
不知何時起,天空竟是下起了雨。
春夏之際,朗州本就多雨,這樣陰雨的天氣,百姓早已習(xí)慣,若是尋常,街道之上,隨處可見披著蓑衣或是打著油紙傘的人們在街上閑逛。
但是這些日子,不管天氣陰晴,朗州城內(nèi)都顯得有些空,百姓都緊閉家門,不敢外出,因為都說,朗州城要變天了。
一些年輕力壯的小伙子,早被強(qiáng)制征調(diào),要么是充了兵士,要么是干著運送輜重的活兒。
這段時間,朗州城內(nèi)可謂人心惶惶,整日都有士兵巡邏,城內(nèi)幾乎所有的能用力量都被強(qiáng)制調(diào)走,用以鞏固城防了。
雨并不大,但是并不像是短時間能夠停止的。
一隊隊身穿盔甲,披著雨衣,手持長矛等兵器的士卒們還在不停的往各個城頭之上運送著守城物資。
這些士卒,只有少許幾個是老兵,大多都是新近征調(diào)的精壯百姓,這種運送物資的苦活累活,有幾個老兵監(jiān)督也就成了。
與兩三日前相比,這些士卒的精神要蕭索許多,面色也大多頹喪,顯得沒有什么生氣,行動起來,手腳也不是很麻利,效率不高。
沒有辦法,自從韓熙載率眾圍了朗州城開始,至今已經(jīng)四日了,雖說一直沒有大規(guī)模攻城,但是上級要一直提防啊。
連日來,小規(guī)模的戰(zhàn)爭也有過幾場,朗州也都派了大將出陣,可是接連兩場都是被殺敗。
楊師璠也曾建言襲營之策,但奈何韓熙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營寨防范極為嚴(yán)實,令得兵將無機(jī)可乘、無隙可入,只得作罷。
如此一來,三番兩次,上至官員、下至兵士百姓,信心都是一日比一日低下。
道路泥濘,數(shù)十人艱難的推著十?dāng)?shù)量輜重小車緩緩的進(jìn)入城池,有的小車上堆著剛剛砍伐的圓木,有的則是拉著或大或小的石塊。
現(xiàn)在的朗州城墻之上,已經(jīng)堆滿了各種石塊、火藥,甚至是隨時可燒的大鍋、水、油等,墻角則是堆積著各種圓木。
這些都是提前備好的守城器材,再加上這幾日韓熙載圍而不攻,軍士更是抽掉精壯年輕人連日不輟的砍伐樹木運送這些東西前往各處城頭。
這支運送物資的隊伍行進(jìn)速度本就不快,或是到了吃飯的時辰,或是已經(jīng)不知來回多少趟實在是筋疲力盡了,也或許只是道路泥滑,一人竟是忽然栽倒在地,暈厥過去。
一人栽倒,少了一人發(fā)力,這輛輜重車也忽然一滯,停了下來,致使后面連續(xù)幾輛車也都跟著停了下來。
這支運送小隊的負(fù)責(zé)人是一個當(dāng)兵七八年的老兵了,三十多歲,名字叫趙九,在家里排行老三,這就有人問了,為什么排行老三,名字卻叫趙九呢?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趙九,趙九也解釋不出來什么,只是告訴別人說,他大哥叫做趙三,二哥叫做趙六,所以他是趙九。
當(dāng)兵幾年來,因為表現(xiàn)平平,在軍中一直不曾有過什么升遷,但好在辦事還算穩(wěn)妥,沒有出過什么大的紕漏,所以這次上級便讓他來做這個小隊長。
“怎么回事?”見到前方輜重車忽然停了下來,趙九神色微微一變,立刻上前,問道。
馬匹資源向來緊張,所以這些輜重車都不可能配備馬來拉的,都完全靠征召來的民夫人力,至于多少人拉一輛車,都是經(jīng)過實踐的,人多了就會有人濫竽充數(shù),人少了,車就走不動。
這些被征召的百姓互相都是認(rèn)識的。
看到長官前來問話,一個平時嘴還算利索的民夫趕緊道:“大人,老王上了點歲數(shù),一連幾個時辰來回不停的運送物資,沒有吃喝,再加上道路泥滑,需要比平時多耗許多力,一是抵不住,暈倒了。”
“將他背回,去找一個叫煙斗的伙夫,先領(lǐng)一個饅頭,給他吃了吧,就說是我說的。”趙九說著,自己便動手頂上了老王的位置,“兄弟們,加把力,這趟送回去,應(yīng)該就開飯了,千萬不要出差錯,否則上級怪罪下來,咱們可都沒有好果子吃。”
與別的隊伍不同,趙九因為也出身農(nóng)苦,知道這些人的不易,所以一直都不曾打罵,也正因為這樣,這些手下的民夫,都比較配合,還算賣力。
而若是其他的隊伍,有人偷懶耍滑,或是暈倒什么的,根本不問原由,上去便是一頓鞭子。
連日來,死在鞭子下的民夫已經(jīng)不下一手指數(shù)了。
這樣戰(zhàn)亂的年代,打仗并不鮮見,奪城之后擄掠百姓,**婦女、或是干脆土城泄憤的例子也都比比皆是。
所以,盡管這些民夫大多都不被當(dāng)做人看,但還是基本都盡心出力的,因為怕城池被奪,新的掌控者脾氣不好,弄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前些日子,楊師璠大戰(zhàn)張文表,取得勝利,無論是軍士還是百姓,都是很有士氣很有信心的,但經(jīng)過幾日來,連番的失利,再加上不時有各處戰(zhàn)敗的消息傳入城中,這些心理上的優(yōu)勢以及自我安慰,也就慢慢消散了。
此刻,正是春夏交接,還下著雨,天氣有些冷,楊師璠披著雨衣,站立在東城頭之上,遙遙看著韓熙載的營寨,心中也是思緒萬千。
士氣的日漸低落,官員們的心思也時刻變化,這些楊師璠都清楚,但是他改變不了。
他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將這座城池保下來。
不知道究竟是對是錯,但是為人臣者,便當(dāng)鞠躬盡瘁,這就是他的信仰。
張文表臨終前所說的話,他也能懂,但是倨傲倔強(qiáng)如他,能懂卻不能接受。
“唉,主公擁豐碩之地,卻不能內(nèi)使吏治清明,外拓疆土,這大好河山,真要拱手讓人了么?”
其實,楊師璠心中還是失落的,他的一顆心,一直澎湃著,卻始終得不到施展一身才華,施展?jié)M身抱負(fù)。
他多么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夠率三軍,為主公開疆拓土,蕩賊人亂寇,抗衡中原啊。
但他跟張文表不同,抱負(fù)無法施展,他失落卻不怨怪,更不會去做出行亂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