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飛一邊吃東西,嘴里同時在說話。手里也不閑著,也不顧上面還有薯片殘留的油跡,找出身邊的袋子,從里面拿出一個裝鞋的盒子,遞給宋明。
宋明把手里的零食放在一邊,接過盒子來打開一看,一雙時尚的運動鞋映入眼簾。“嗯,挺好看的。”不知是出于表面的恭維還是鞋子真心不錯,反正稱贊的聲音是這樣形容的。表達完自己的看法,他又拿著盒子立起來,向著小麗和許晴的方位展示。其實主要是給小麗看,許晴不是早就見過了嗎?
“嗯,是不錯啊!”小麗也十分同意宋明的看法。
觀覽完畢,宋明蓋上盒子,遞回到小飛手中。
“呵呵,咱選得東西,能不好看嗎?”在一片肯定的贊許聲中,小飛有些飄飄然了,大言不慚的自我感覺良好道。
小麗對著宋明吐了吐舌頭,兩個人默契的一笑。確實,有一種可笑就在于別人買了東西問你好不好,那能說不好嗎?既滿足了對方的虛榮心,自己也沒有損失什么,何樂不為呢!
幾個人在一起愉快的聊天,唯獨許晴的態度有點冷淡。
小麗在她耳邊小聲的問她:“你怎么了,沒事吧?”
許晴淺淺的一笑,嘴里有一口沒一口的嚼著東西,看上去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所以在小麗看來,她身上有種淡淡憂傷的味道。可能人家平時也是這種態度,不怎么喜歡熱鬧,總是沉浸在自己安靜的世界里,有相對獨立的個人空間。相對于現在歡喜的環境,就有點顯得不和諧了。
“沒事啊,你們說你們的。”從她的回答中也看得出來,人家對小麗格外的關懷并不怎么在意。她有心支開小麗的注意,你們聊不用管我。
這大概就是許晴專屬的味道吧!很少參與別人的討論,沉默自己的沉默。有些冰冷的態度似乎在隔離世界,可是一但熱情起來又比誰都熱情,能關聯整個世界的歡喜憂傷。一靜和一動,許晴本身就是個矛盾體。可是誰不是這樣呢?有的明顯有的隱匿罷了。在關注自己感情和想法的時候,就會冷漠周圍的環境,化身沉默憂郁的個體。有時又會隨著外界的變化而改變,熱情的參與其中,用開朗健談擊散心中多情的烏云。內向又陽光歡快的復雜人們。
小麗見她這樣,有意開玩笑逗逗她。“你怎么這樣啊,是不是小飛對你不好啊?”小麗充滿深意的一笑,故意把后半句話說得很大聲,讓別人聽見。
宋明和小飛沒太注意這邊發生的情況。兩人正在那談論別的事情呢!你一言我一語相互交流的不亦樂乎,說得好像是他們吉他社的事情。話說回來,正是小麗覺得兩人的聊天內容自己也插不上嘴。只好識趣的另辟蹊徑想找個能引起關注的話題。恰逢許晴在那也不說話不知道在想什么呢!無辜的人再一次躺著中槍,被借題發揮,有了這樣驚人的一問。
一石激起千層浪。即興而來問題引起的后果,把其他三個小伙伴都驚呆了。反響果然不同。首先是許晴,她在兩個男生也不吃零食改成吃驚之際。自己驚訝的看著小麗,著了急般為懷疑出問題的主角辯解:“小麗,你又瞎說什么。人家小飛挺好的啊!”話一出口,又似乎意識到說錯了什么。臉色立馬羞紅難耐,頭也低了下來。
宋明也來責怪這有口無心的言語:“就你事兒多,在這里瞎說什么啊?”本來是譴責的語句,不過你看宋明的表情,一點也不嚴肅。反而嘴角輕微的上揚,像在忍俊不禁。他的主動批評有多層含義。一來向小飛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己是反對女友維護當事人立場的。二來樹一下自己的威信。你們看我敢當面指責教育她,很威風吧!再有就是,心愛的人,也就自己批評批評還行,教育的過程其實也是在遮短。有點像家長對待自己的孩子,怎么會允許別人非議呢?有個詞叫護犢子,可以貼切的形容出家長那種偏于嬌慣溺愛的心理。宋明在這里延伸一下,護的是自己心愛的人,感情層面上都差不多。
小麗見這種陣勢,有點咎由自取引來群起而攻之的意思啊。她趕緊換成一副恭敬而有歉意的表情,吐了吐舌頭,滑稽的表示自己已經知錯了,希望大家原諒。她看了一眼許晴,也學她的樣子低下了頭。好害羞啊都不愿見人了,動作里的潛臺詞應該是這樣的。
萌萌的認錯態度讓人覺得可笑,輕松一笑可以淡化犯錯人的過失。剛才還緊張的環境一下子變得緩和起來,有誰會真的去怪罪撒嬌以后的女生呢?
本來最應該遷怒于小麗的當事人小飛。估計是人家看到許晴和宋明這么強烈的態度維護自己,小麗的表情傳達出的含義也知錯了。所以自己也不好再發脾氣了吧!不如以退為進,打一下圓場,反而能顯出自己的寬宏大度來。“行了,你們也別說小麗了。她也是擔心許晴而已。”小飛如是說。
“對啊!”這句話說到小麗心坎里去了。她照單全收,忽然一抬頭,找到為自己開脫的突破口了。“小飛你別誤會啊,我只是擔心許晴而已。”
以己之矛攻己之盾,小飛呵呵的一笑,表示自己沒有放在心上,假話不攻自破了吧!維護別人的同時維護了自己,難怪流行一句話,解釋就是掩飾,掩飾就有事實。不如以退為進,謙讓的同時取得好的名聲,強過再多的辯解。
笑聲會傳遞,到了宋明這兒。他釋懷的一笑,剛剛還在為小麗攥一把冷汗呢,擔心她如何收場。到了許晴這兒,羞澀表情中的微微一笑,給這場莫名其妙的鬧劇劃上句號。
“對了,剛才咱們說到哪了?”宋明話鋒及時一轉,詢問的口吻再次找到了小飛。
小飛想了想,對他說道:“剛才不是說咱們社長嘛,為了那次聚會特意借了一把電吉他,結果鬧出了笑話……”
被意外中停的聊天內容重新連上了線。兩個男生又開始了無障礙的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可惜兩人熱情話嘮的情緒依舊不能影響對面冷場的局面。
小麗一開始還聽聽兩人交談的內容,越來越覺得沒意思。注意力再次轉向了許晴。如果說剛才還只是隱約體會到許晴有點傷感,所以自己開個玩笑試探一下。那么現在,這種不好的隱憂逐漸強烈。她感覺到許晴的沉默有點不自然,絕對不是緊緊因為羞澀的不好意思而起。
對于許晴,曾經最要好的閨蜜。現在的小麗開始感覺到對她的陌生,有無限疏遠的感覺。小麗已經猜不透她的內心世界了,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啊,變得太快了吧!
她在心里安慰自己,按說小飛和許晴兩個人相處的也不錯啊。她一度單純的以為,小飛可以替代自己更好的照顧許晴。這種想法在她難受的時候,算得上一種慰藉。可是現在看起來,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啊?深藏在內心的愧疚被鮮明的暴露出來,小麗覺得很不是滋味。她不再了解許晴,兩人在時間里疏遠,終于有點陌路了。憂傷之中,心里又有些不甘。她努力回憶著什么,好去嘗試著鏈接經歷,去尋找許晴。
了解是種感覺。相似的過往,相熟的情感,相守的默契,才可能去淺表的了解一個人。更何況連自己有時都不了解自己,何況別人呢?傻孩子任憑心思耗盡,這種不甘心也換不來成效的。
悲傷忽然來襲,心力交瘁,一種很無力的感覺。總有很多未知的牽絆讓我們無法釋懷。憂傷從中而來,躲不開放不下忘不了。或許,我們應該試著接受這份憂傷,在習慣以后,就能好過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