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一只小粉紅
- 圣徒與龍
- 他大舅啊
- 3421字
- 2017-12-16 00:26:12
“一只小粉紅?”
希曼聯邦的頭號劊子手,號稱‘神圣長矛’的卡索·莫奈,第一次頭上出現三條黑線。
一頭在大陸滅絕將近一個世紀的巨龍,竟然在她的口中被稱之為小粉紅?
真的是天大的自負?還是不講道理的蠻橫?
見慣了家族興衰和死亡的卡索,一言不發,面孔上始終掛著恰到好處的微笑。
“看不出身份么?”
成熟女性甩動一頭銀發,在落日的余暉下,抖動出一尾嫵媚。
“看不出。”
老莫奈苦笑,難道自己在這個第一次踏足神圣大陸的女性面前,只是一本可供解答的百科全書?用來最快速的了解變化莫測的大陸格局?
“角頭鯊屬于首席國務卿的私人騎士團,他們有個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輕鎧’,在大陸所有騎士都追求‘重鎧’的主流下,只有拜倫的這支角頭鯊,依然慣用著自古撒迦帝國流傳下的黑曜石輕質鎧甲,除了無人撼動的團隊機動性之外,更保持著一名重甲騎士的鋒利。”卡索輕撫胡須,神采奕奕道,“不同于卡洛斯的格魯姆盔甲,這些黑曜石輕質鎧甲,除了極高的抗魔屬性外,每一副盔甲都要經受白銀秘法的加持,要知道,只有重鎧才能經受白銀秘法的淬煉,這決定了鎧甲本身的材質是否上乘,而黑曜石的雜糅則將這兩者完美融合。換言之,這些身穿黑曜石輕質鎧甲的家伙們,一方面保持著讓人咂舌的機動性,更擁有山岳一般的撞擊,并且,抗高魔。”
選擇重鎧的騎士絕不會擁有輕鎧騎士的速度。
選擇輕鎧的騎士絕不會擁有重鎧騎士的撞擊。
重鎧和輕鎧之爭,向來是騎士之間調侃戲謔的主旋律。
而能夠將這兩者完美融合的,目前只有這支角頭鯊騎士團。
“早些年,在我還是一名大維京的海盜時,曾經親眼見到過一名身穿黑曜石輕質鎧甲的騎士所爆發的沖擊,你難以想象,他們既有輕鎧騎士的速度,又擁有在白銀秘法的加持下保證的猛烈撞擊。”
“為什么只排在第九?”
“那是因為他們的人數永遠只有3000人,準確來說是因為他們只有這3000副鎧甲,每一位角頭鯊的騎士在戰死之后,就算被割去頭顱,也不能丟失自己的盔甲,就算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他們也會在撤出戰場的時候,帶回黑曜石鎧甲。”卡索在談論起騎士的時候,似乎有著說不完的話。繼續道。“他們可不會像現在的年輕騎士,還沒有挑起長矛就已經考慮該如何全身而退,現在的這些年輕人啊,早已經沒有我們當年在戰場廝殺的精氣神,‘騎士精神’反而成為了他們博取姑娘歡心的口辭。”
老卡索的言辭像極了老一輩將軍的口氣,在更接近英雄紀元的年代,揮灑鮮血是至高的榮耀,而不像現在的貴族子弟,總以為穿上了盔甲,就能夠成為一名騎士,以至于那枚象征騎士十二美德的刀劍盾勛章變的越發不值錢。
“您還是一名騎士?”
“夢想成為一名騎士。”
“您知道彈鋼琴的女性是誰么?我只是好奇她是如何把鋼琴弄到戈壁。”
“請恕老莫奈不知曉。”
成熟女性輕佻眉頭,不在接話,絲毫不在乎遠方即將拉開序幕的戰斗,朝著波根多夫線和潘洛斯二向線交叉造就的四個史詩脈沖點走去。
‘神圣長矛’也恢復成為一名陪伴孩童的‘老莫奈’,跟在成熟女性身后,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
遠方的戰斗片頃刻間歸于平靜。
成熟女性翻開日記,抽出鵝毛筆,頭也不抬的邊走邊寫。
突然停下,回頭望了眼冒氣濃煙的戰場,繼續行走。
只是加快了在日記本上的書寫。
上面畫了一枚徽章。
一枚杜鵑花的徽章。
---
康斯坦汀第一次走在拉法葉拉的牧首之廊時,心里充滿了顫抖和無言的恐懼,那是屈從于教廷權威的害怕,當然,那是一個值得寫進帝國族譜的夏天,哦,他忘了自己應該是沒有家族的。
一路上他在不停的措辭,該如何用最精煉和動人的語言,說服老教皇關于神學的種種,一方面在擔心老教皇還沒有聽到第三句就拍案而起的憤怒,他甚至已經聯想到之后自己一個人走上絞架的孤獨,另一方面,他在面對老教皇更能為苛刻和嚴厲的提問時,是否能做到完美解答,他擔心讓老教皇抓到哪怕一個字母發音的不準確,從而看出他內心的慌張,這將會極大的影響他后續的闡述,畢竟在這篇大陸上還沒有人敢公然挑釁教廷的權威。
哦,有。
直到他走出拉法葉拉,聞著從布魯姆林宮傳出的大片搗菊香,才發現自己的后背濕透,那本緊攥在手里的書,早已經因為被汗液浸濕了扉頁,變的褶皺不堪。
而從那以后,康斯坦汀這個名字,一夜之間讓整個帝國知曉。
他,成為新的帝國之星。
緊接著就是圣赫勒神學院的建立,再次將康斯坦汀的名字推上帝國的風口浪尖。
那年,一名叫康斯坦汀的年輕學子,只有19歲。
帝都,薩拉亞王城。
卡洛斯帝國的權利結構是王下六部制。
六個部門分別統管整個帝國,這其中,最為神秘的就是圣事部。
圣事部下轄三大機構,分別是:裁決廳,圣靈廳,圣赦廳。
這自然成為卡洛斯帝國當之無愧的核心機構,它的職責并不是單純的代表帝國對話教廷。
以薩拉亞王城的中軸大道,直通布魯姆林宮,一分為二,分成兩個區,左邊的是皇后區,右邊是東正區。
而圣事部,則坐落在一片古老的建筑群中,周圍是大片濃郁的梧桐花,清一色的哥特式建筑,像極了他們那位圣事部大人物的風格,充斥黑暗,紀粹希·奧斯汀。
在帝國還是以奧丁,紀粹希,諾丁山二世為‘三駕馬車’的時代,圣事部遠沒有現在的影響力,自從紀粹希登臺以來,僭越大帝而獨享職權,已經成為紀粹希獨有的特權,相信如果沒有大帝暗中推波助瀾,御前會議很難通過圣事部一些凌駕在其他五部的職權,這包括,私自收押囚犯,在不通過司法部審問的前提下鞭撻囚犯,搜集情報而拒絕向信理部報備等等。
但這并不能否認紀粹希帶來的積極作用,除了極大的穩定和鞏固了教廷和卡洛斯之間依舊如膠似漆的關系,成為一眾帝國鷹派的激進人物,在處理帝國之間復雜的外交關系中,這個圣事部的大人物依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擁有與前任圣事部部長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之外,紀粹希在政事的化繁為簡上也功效卓著,取締了以往圣事部下轄眾多的分部,合并劃分為如今的三個廳,把以往在布魯姆林宮的辦公場地強制遷移至東正區的的哥特建筑群中,精簡了往來文件之間的繁瑣程序,把以往頭疼,臃腫且效率底下的機構全部剔除等一系列雷霆改革,也讓這位外人傳聞精力旺盛的圣事部大人物惹上了一些風言風語。
特別是合并圣事部,造就如今裁決廳,圣靈廳,圣赦廳的局面,頗讓一些人不滿。
畢竟,奶酪只有這么大,既然要分配,自然要牽動某些人的利益,恰巧,這些人還是一小撮手握實權的貴族,不過,顯然,這些充其量只是皮毛的改革也只能是紀粹希做給外人看的表面功夫。
這也讓紀粹希·奧斯汀,樹立了一波不大也不小的敵人。
至于面對帝國內更多的質疑和詬病他狠辣行事作風的人,紀粹希拿出了更為鐵血的手腕來推行勢在必行的改革,奧丁事件,則是紀粹希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除了將讓這位老友兼任魔法部部長的奧丁·奧納西斯,推入裁決廳審判,借由圣靈廳定罪,乃至最后移交教務院,都讓那些零碎的質疑碾為齏粉。
也讓紀粹希背上了不忠不義的罪名。
在永遠不缺朋友,也永遠不缺敵人的位置上,紀粹希選擇了后者。
這位圣事部的大人物,敵人很多,不少,不僅是帝國內,這包括帝國外,至于朋友,任何人都相信這樣一個渾身冷血的人是不會有朋友的,他可能早已經忘了古拉丁文的朋友該怎么寫,他的人生就像圣事部外石碑上的序語。
“陪我長眠于此。”
在卡洛斯帝國,紀粹希·奧斯汀,早已經成為傳奇。
康斯坦汀手中抱著那本《內西斯密謀》,盯著圣事部外圍的石碑上,那行醒目的序語。
出自整端坐在里面的大人物之手。
抬頭看了眼哥特風格濃郁的圣事部辦公樓,視線對上了在二樓辦公室的某個女性,身段妖嬈,面帶微笑,帶著金色眼鏡,隨后轉身,消失不見。
收回眼神,輕吐一口氣,抬腳躍過刻有‘陪我長眠于此’的石碑,徑直走入。
不過半刻鐘,再次走出的康斯坦汀依舊懷抱這那本督主教也曾偷看的書籍。
而陪同他一起出現的還有‘發條橙絞肉機’的裁決廳巨頭,米奈瑟。
準確來說,應該叫康斯坦汀大執政官。
帝國的圣靈廳迎來第一位不滿27歲的年輕巨頭,康斯坦汀·奧斯汀。
---
尤文圖斯,斯普利恩瘋人院。
美因茨·條頓獨自坐在二樓曬太陽,沒有任何表情,這讓樓下打算和他打招呼的小雀斑望而卻步,很尷尬的把揮舞的手臂放下,繼續默讀。
手中持有的不再是以往的《圣約心經》,而是換成了《摩西戒律》,不過,這讓他讀起來很吃力。
沒有了梅琳達的陪伴,他感覺自己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獨,他覺的自己的病應該好不了了。
特別是在后花園看到那個只穿有灰色袍子的赤腳孩童。
美因茨重重的嘆了口氣。
他覺得帝國可能要開始嶄新的篇章了。
突然,美因茨大笑起來,手舞足蹈,慌亂中跌落輪椅。
一陣雜亂的腳步聲傳來。
最快速度趕到的修女們早已經習以為常,動作熟練的把曾經的圣事部巨頭重新安撫在輪椅上。
瘋癲。
---
穿過索斯里群島的維多利亞游輪,繼續行駛。
無風,也無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