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章 走進白宮——“我不做推銷員”

當噤若寒蟬,小心翼翼的約翰·斯諾先生,在美國財政部長位置上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那些早已對他失去興趣的華爾街的人們紛紛在猜測,誰將是小布什統治下,財政部長職位上的下一位?與此同時,同紐約相隔并不多么遙遠的華盛頓,美國總統喬治·布什也在思索著同樣的問題。財政部長的寶座緊密聯系著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自從《北美獨立宣言》簽署之后,這個因為對自由和新生活的向往而誕生的國度,繼承了重商主義的全部精神。充滿活力的自由經濟幾個世紀以來在這肥沃大陸的土地上恣情奔逸,國家的財政政策在歷史的每一個時期,都曾經決定和影響著這個國家的走向。凱恩斯理論的光輝,仍然照耀著這個“二次世界大戰”后最繁榮昌盛的國家。凡此種種,讓布什總統在財政部長的選擇上,猶豫不決。先前的保羅·奧尼爾的許多措施,被自由市場屢次證明是失當和失準的。而如今的約翰·斯諾是個老好人,他的脾氣和秉性深得小布什的欣賞,對執行白宮的最高決意,有著謙恭謹慎的態度。然而除了把減稅政策有步驟地推進之外,制造業和運輸業背景出身的他,難以在這個國家的經濟生活中,起到更富有洞見的作用,而這些作用卻又是這個職位的職能所在。

布什總統現在需要一個與前兩位完全不同的人,一個能夠高高地舉起美國財長權杖的強有力的人。小布什想起了他的白宮前任克林頓執政時期的財政部長:羅伯特·魯賓。1995年,美國的鄰國,也是美國在美洲大陸重要的貿易合作伙伴墨西哥,發生了一次對該國國內影響深遠的經濟危機。就在整個世界以為美國會無可避免地受其沖擊的時候,羅伯特·魯賓被時任總統比爾·克林頓推到了臺前,他沉著冷靜,睿智機警地將一場可能的危機,幻化于無形之中。而當時間來到了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全球資本市場受到頗多沖擊,華爾街在這個過程中也可謂蒙受了不少的損失。危難時刻,魯賓和執政的民主黨人果斷應對,讓那場風暴也沒能在美國本土恣意蔓延。如今,面對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不斷受到挑戰的現實局面,小布什深感美利堅合眾國需要一位當年民主黨人魯賓那樣的財政部長。

是什么讓羅伯特·魯賓當年能夠從容淡定地引領美國財政,是什么使他和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及勞倫斯·薩默斯一起,被1999年的《時代周刊》稱為“拯救世界的三劍客”?布什想到的答案是羅伯特·魯賓的職業背景。魯賓1966年加入高盛公司,與這家成長中的投行一樣,步步攀升;1987年開始出任高盛的聯席首席運營長;1990登上了高盛聯席董事長的寶座;到1995年出任美國財政部長之時,他有著30年頂級投資銀行的工作經驗,是華爾街大腕,是一個在美國金融界一言九鼎的角色。小布什想復制一位羅伯特·魯賓,于是,他將目光掃向了華爾街,最終像他的前任比爾·克林頓那樣,他把焦點集中在了高盛。聚焦在了我們的“華爾街權力之王”亨利·保爾森身上。如前文所述,亨利·保爾森成為布什眼中的財長人選。除了他強有力的公司治理手腕,以及縱覽華爾街和全球資本市場的職業背景之外,他還曾經主動承攬過金融領域的公共職責。

例如2002年,保爾森曾公開而嚴厲地批評美國上市公司的瀆職行為,在“格拉索案”爆發時,他還挑頭反對格拉索高達1.4億美元的薪資結構,鼓吹對紐約證交所董事會進行改組,并且支持高盛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塞恩出任紐約證交所首席執行官。比這些更早一些的經歷是,年輕時的保爾森曾經在五角大樓和白宮短暫工作過。種種這些過往,讓喬治·布什愿意相信,亨利·保爾森天生是個喜歡手捧權杖的男人,他會欣然赴任,舉起美利堅合眾國的財政權杖。然而一切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如意。亨利·保爾森確實是個喜歡權力的人,與此同時,他還是一位實用主義哲學的信奉者,他不喜歡那些虛妄的光環。如果美國財政部長的職位,只是替布什及其幕僚向金融市場傳遞信息的“傳聲筒”,那么這虛假的“權力”又有何魅力可言呢?因工作需要,時刻注視著美國財政部的保爾森,自然深知保羅·奧尼爾和約翰·斯諾在布什政府中“可憐”的影響力,雄鷹般的他從內心里渴望能夠擁有一片廣闊翱翔的政治舞臺,但金色鳥籠不會是他想要的歸宿。

于是,這個在華爾街擁有3800萬美元年薪的精英,起初拒絕了喬治·布什提供的年薪20萬美元的職位,盡管那個職位的名稱是:美利堅合眾國財政部長。布什總統當然也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作為一位政治世家出身,在慘烈的選舉中最終問鼎白宮,飽嘗權勢可以給人帶來改變的政治家,他深知任何一位有所作為,有所期冀的壯年男子,在這個一切都有可能的自由的國度里,總會去向往用自己的力量去實現一些改變,又或者說,他深知權力對他和保爾森這類人而言,將是永不消逝的誘惑。進而當保爾森同意前往白宮,就出任財政部長一職面談之時,布什愿意相信,保爾森此行絕不會是一次決心已定的“婉拒之旅”,而將最終和他站在一起,承載美國經濟編年史上新的篇章。不過布什也很清楚,這個曾經供職于五角大樓,之后在華爾街的資本洪流里博弈了30年的家伙,不會輕易給出承諾,要想打動他,需要準備多一些的籌碼……于是,2006年夏天的某一日,高盛集團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亨利·保爾森先生如約來到了華盛頓。

保爾森緩步走進了久違了的白宮,30年前他曾經在這里短暫任職,那還是尼克松總統執政期間,而那時的他還是個懷揣政治理想卻沒有施展空間的稚嫩青年。此去經年,一切早已物是人非,只是白宮的房舍仍然籠罩著自由的尊貴和威嚴,午后的草坪在斑駁的陽光點綴下,依舊是綠草茵茵,生機盎然。保爾森踏入白宮之前,或許并沒有打定主意,接受布什總統的邀約,然而當白宮屋頂的微光,反射到他的皮鞋鞋面上的時候,他開始義無反顧地掂量起自己口袋里的籌碼,他等待了30年,如今,他終于回來了。他深知如果自己點頭同意,當結束了這個下午的談話,走出白宮的那一刻,他引領的會不再是高盛的投資業務,而將是整個美利堅合眾國的經濟走向。而他又為什么要說不呢?坊間對那次談話的內容和進程,留傳著許多耐人尋味的版本。有人說保爾森見到布什的第一句話是:總統先生,很抱歉,我并不想做“推銷員”。

也有人說,保爾森遠沒有那么強硬地表達過什么,他只是面帶笑容地講述著自己對這個國家財經情況的見解,當他說完這一切之后,布什聳了聳肩后說,你想要什么盡管告訴我……不管實際上那天下午的進程是如何演繹的,它最終的結果以及基于這個結果的事實,已經成為美國經濟史上不會被忘卻的一頁。一位強而有力的“鷹派”財政部長和一位愿意給予他權力的總統,就這樣并肩站在了一起。幾天以后,布什鄭重地邁下了白宮的臺階,步行來到了任命新任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的儀式之上。

布什宣布保爾森的任命時,稱贊保爾森“有極豐富的商業經驗和對證券市場的深刻理解,有能力看清楚經濟局勢”、“保爾森會成為我在本土及國際經濟政策方面的首席顧問,我們將保持相同態度,為國民制定合適的政策,繼續保持美國經濟繁榮”。而保爾森在就職儀式上發言稱:“美國經濟發展與全球經濟緊密相連,我們必須努力推動貿易和投資,促進改革和國際金融市場現代化?!彼瑫r表示,自己將盡全力使美國經濟繼續成為“一個富有活力、彈性以及開放度的典范”。時過境遷,我們不曾忘記亨利·保爾森聯手布什政府之初的意氣風發。然而我們也沒有忘懷金融風暴肆虐時,給美國經濟留下的滿目瘡痍。或許這個世界存在先知,曾經在那個亨利·保爾森跨入白宮的下午之后,瞟了一眼白宮建筑反射出的光芒,隨后做出預言:他們將走上一條搞垮美國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青区| 广饶县| 文安县| 游戏| 嘉荫县| 宝山区| 沙河市| 日土县| 申扎县| 毕节市| 许昌市| 龙岩市| 奈曼旗| 安宁市| 明溪县| 沐川县| 繁峙县| 屏东市| 淅川县| 洛川县| 柘荣县| 海晏县| 大同县| 澄迈县| 新竹县| 乌审旗| 五河县| 南召县| 柯坪县| 五寨县| 女性| 穆棱市| 青阳县| 灌阳县| 定安县| 商洛市| 泽州县| 枞阳县| 集贤县| 柳河县| 南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