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4章 美國投資銀行的歷史——由農民到獵人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要增加未來的現金流,就把它做成證券。如果想要經營風險,也把它做成證券。”資產開始被證券淹沒,但被貪婪扼住喉嚨的“煉金術士”并沒有停止癲狂——“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可以用CDS撬動地球”。現在,眾所周之的是美國的大投行在全球呼風喚雨,投行的重要人物到了任何國家都受到該國領導人恭恭敬敬的接待,非常風光。但事實上,專業的投資銀行實際上不是從美國,而是從歐洲開始的。19世紀英國有了投資銀行,當時叫商人銀行。至于美國,是十九世紀末期,人家英國都發展了幾十年后,美國才開始引進。不過,不管是歐洲還是美國,當時的投資銀行都是和商業銀行混合起來的。商業銀行可以做投行的業務,而投行也可以做商業銀行的業務,這就是混合經營。雖然說到可以混合經營,到底投行的業務和商業銀行還是不同的,那投行都做什么呢?首先投行不投資,再者銀行不存款貸款,從專業用語角度來說叫“金融中介”,簡單說就是把有錢人和有需要錢的人叫到一起,做個介紹,讓他們互通有無。

在投行成立初期,業務非常簡單,主要就是幫助公司上市、發債、發股、公司兼并那種業務,完全就是個中介。基本上就像農民,只要你把種子種到地里,按部就班地澆水等,如果沒大的天災,肯定可以收獲。因為投行就是對這個公司進行一些評估,然后介紹給愿意投資的人,或者就是一個公司想要上市,投行就會把這個公司的情況梳理好,編成招股說明書,編成投資者可以接受的故事,然后直接賣給投資者,中間費用并不是很高。而商業銀行就是老百姓去存款,經過加工,然后貸款給別人。這叫間接融資,中間費用很高。投行是直接融資,而且投資人對于自己所要投放資金的公司情況比較熟悉,透明度在初期是非常高的。而商業銀行的錢是老百姓或者投資人的,商業銀行想投哪就投哪里,老百姓對此并不是很清楚,透明度較低。商業銀行把貸款給客戶,靠利息吃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行都是混合經營,也就是說銀行既要貸款給別人,也幫助公司上市,找投資人,發股票等等。到什么時候,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開始分道揚鑣呢?這源于1929年的經濟危機。1929年10月24日,華爾街出現股災。

到了1932年,美國股市跌幅高達89%,這次前所未有的大股災是可怕的:一萬多家銀行全部倒閉,4000萬人失業,。當時人人自危,各國政府焦頭爛額,世界經濟大幅度衰退,全世界財富損失了2500億美元。那這次的經濟危機和商行投行有什么關系呢?大蕭條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商業銀行不去把老百姓的錢貸款給別人,而是做投行的業務,跑去股票市場上投機,結果一不小心弄糟了,股市垮掉了,老百姓錢沒了。一家銀行引起恐慌,大家慌里慌張地去取錢,銀行當然拿不出,結果就倒閉了。一家銀行倒閉本身問題不大,但連鎖反應卻非常可怕,全民恐慌情緒彌漫,都怕自己的錢化為烏有,都去取錢,結果,銀行一家家倒閉,誰也幫不了誰。當時美國政府也去救市,但沒救活,這種情況迅速擴張到全球……后來,老羅斯福上臺,刺激經濟,鼓勵消費,修建公共設施,一點點把奄奄一息的經濟拉回來。大家要注意,老羅斯福頒布的都是刺激實體經濟的方法,因為虛擬的只是數字,在經濟危機前你畫多少鈔票也不管用。救活經濟后,美國政府痛定思痛,最后由監管部門立法,叫《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

法律要求投行和商行必須分開,再也不能拿老百姓的錢去從事投行的業務,這里當然包括炒股。而投行,也不能再接受老百姓的存款。到此,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分道揚鑣。這在當時也是情非得已,切斷投行的商業來源就能保證老百姓存款的安全,至少當時美國政府是這樣打算的。美國投行原來并不厲害,和歐洲投行相比也就是幼稚園。它是怎樣從默默無聞的一個小組織變成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金融霸主的呢?無論是金融還是實體經濟,都和一個國家的政治地位息息相關。二戰后美國成為世界新霸主,整個金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成了霸主。但是美國投行興起的重要原因還是投行和商業銀行的比較優勢。上文已經提過,商業銀行是做貸款,利息非常高,屬于間接融資。而投行就方便多了,相當于你們買賣雙方自己交涉,虧了是雙方的事,風險大的同時,投資人享受的利潤也高,這就造成商業銀行的用戶大量流失到投資銀行。任何事物的大方向都是趨向于成熟的,而資本市場也不例外,投行業務越來越多。一個公司,只要它做大了,信譽度高了,就直接上市,根本不想去貸款,而是選擇直接性、成本低的融資。

美國資本市場發展迅速,20世紀80年代開始步入快車道,到2007年已經發展到了鼎盛階段,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始的投行地位就是個中介,現在的投行已經可以橫行世界,投行人在金融戰場和政治領域進出自如。最鮮明的例子當然是高盛——華爾街最厲害的大投行和與白宮之間的曖昧關系。其中之一是高盛連著出兩任美國財長——魯賓和保爾森,其余大官小官也是數不勝數,四十幾歲從高盛退休從政正合適。媒體直接在總統選舉時說“想找高參嗎?去高盛吧”,高盛投行簡直是美國的干部培養學校。而美林投行CEO去當總統里根的辦公室主任,也就是說誰想見總統、總統先處理什么問題,都由他來決定。從美國政府和華爾街的人事互動可以看出來,華爾街的聲音越來越重要,華爾街的自由度也越來越大,甚至總統競選都得看華爾街的臉色,因為華爾街的聲音和票子對競選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另外一個表現是投行規模擴大。投行一開始只是小小的依附于商業銀行的衍生品,大家感覺貸款不方便,就想出一個可以直接融資的辦法。而現在,投行要遠遠大于商業銀行,利潤也高于商業銀行。原來的投行只有幾百人、幾千人,但是近兩年,已經發展成為幾萬人,甚至近十萬人。

原來的投行只是美國普通的銀行,而且是很“區域性”的,甚至在美國國內都沒有互通有無。而現在,投行已經成為全球金融戰場的主要武器,而且幾十年前,如果一個投行能賺幾千萬美元、一億美元那就是相當了不起的。可現在,隨便一個大投行的CEO,比如雷曼,比如美林,一年都能拿差不多這個數字的鈔票,更何況底下還有高管還有職員。據報道,到2007年,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主要的投資銀行每年的盈利能力已經達到了50億到100億美元。接著,我們從產品上來看,原來的投行就是簡單的企業發股發債,當個財務顧問。現在的投行產品多多元化啊,光是債券就幾十種:房債,各種卡債,汽車債,可轉換債,還有各種各樣的金融衍生工具。一開始感覺還好,風險分散,信用評級,連格林斯潘都說金融創新好,華爾街都是天才。但是金融工具被無限次使用,虛擬泡沫越吹越大,各種債券名目繁多,包裝華麗,讓人眼花繚亂。甚至有個笑話說,雷曼投行發的債券只有美林懂。連一些業內人士都搞不懂這些債券到底是什么。這時候,投行發展得相當迅速、強大,但是這里也出現了隱憂。就在這個時候,投行由原來的“農民”變成了投機冒險的獵人。

美國金融危機的爆發,罪魁禍首就是投行,這個曾經給美國乃至全世界創造了令人瞠目結舌利潤的投行,緣何淪落至紛紛倒閉,或者被兼并收購,轉為商業銀行?風險產生的最大原因是業務模型的變化,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創新。這個時候,不得不說1929年經濟大蕭條頒布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當時似乎政府規定要各司其職,但是隨著華爾街影響力越來越大,大到誰也不能貿然對他們說不的時候,這種法案開始形同虛設,只要能創造利潤就OK,只要看起來合法就成,政府對此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況且又有格林斯潘這個“經濟沙皇”為他們撐腰,投行終于自由了。而且,投行混淆了投資與投機的概念,它們鼓勵人們買股票,用讓人眼花繚亂的信用評級來誤導人們。來買股票吧,比債券還安全,收益又高。事實上,股票和債券從本質上就不同,股票與企業的運營相關,天生就有很大的風險。到了2006年的時候,投資銀行又投資又貸款,而且還吸收存款。它們已經把自己從一個中介變成當事人,它最初是負責包裝公司上市的,最后給自己也整成個上市公司。本來,干投行這行業是很賺錢的,各種投資商蜂擁而至,商業銀行也紛紛轉行,都辦起了投資銀行。

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業務的利潤越來越單薄,為了尋找新的投資增長點,投資銀行開始不斷地用金融創新來開展新的業務。次貸就是這么創新出來的。巴菲特在2002年的時候就說過:“這種金融衍生工具就像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設想。”在一開始,次貸很賺錢,因為畢竟開啟了一個富饒的處女地,各個投行和金融機構又會開始蜂擁而至,最后竟然買不到次級債了。投行就把做次級債的公司買下來,所有的華爾街的大投行,商業銀行都買了做次級債的公司。工廠買不到貨,就把工廠買下來,投行就這么有錢。結果,風險鏈條又加了一個環節。當投資銀行有些東西賣不出去的時候,他們便找來信用評級公司。眾所周之,沒人買的東西一定是有問題的,信用低,風險大。投行把這些次債分成三六九等,最差的還是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就把這些最差的債券積壓在一起,再分成三六九等。評級公司感覺不錯,打了三個A。保險公司也不管那么多,只要有錢賺就成了,反正也要老百姓花錢買保險,虧了是他們的,賺錢是自己的,而且這樣做,就把政府的擔心也抹掉了。他們以為這樣就可以把風險分散掉,全民承擔,再怎么也不會出亂子。事實上,即使這樣,大部分的風險都已經分散到整個金融系統里面,但投資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的風險仍然危害極大。無窮盡地發放債券就是在玩虛擬游戲,玩得天花亂墜也不能成為現實。錯就錯在,大家都太入戲,以為自己全是正確的。比如,已經倒閉的雷曼公司的董事長在國會聽證會上說:“我所做的每個決定,都是謹慎而且合時宜的。只是金融海嘯這個浪潮太猛了,任何人都抵擋不住。

我百分之百地對監管部門透明,我的風險都是對聯儲、財政部、證監會百分之百透明,但是沒有人告訴我風險太大。”當然,除了1929年的股票危機,還有1987年的“黑色星期一”,美國股市在一天之內狂跌25%。還有海灣戰爭引發股票狂跌,再就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還有最近一次,是發生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破裂和2001年9月世貿中心發生的恐怖襲擊,當時經濟就已經出現問題。但是被稱為富人黨,專為富人謀福利的共和黨把問題掩藏住了,先出臺了1.35萬億美元的減稅方案,并且通過了一系列不負責任的開支增加計劃,刺激經濟增長。然后,美聯儲“大刀闊斧”地降息,隨著購買力的增加,美國人開始四處撒錢,大部分都涌入了虛高的股市。剩下就是名目繁多的債券,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投資銀行的囂張氣焰添了把火。終于,由投行主導,全民一起吹出的大泡沫,在2007年猝然爆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西省| 太白县| 阿拉善盟| 新余市| 张掖市| 枣强县| 铜陵市| 盐城市| 江北区| 林西县| 武乡县| 苍梧县| 北票市| 分宜县| 女性| 龙里县| 宜良县| 胶南市| 阿拉尔市| 吕梁市| 台前县| 韶山市| 广德县| 沽源县| 合山市| 宁化县| 西城区| 昭觉县| 怀远县| 永靖县| 嵊州市| 南澳县| 靖宇县| 渝北区| 房产| 沾化县| 竹北市| 乐陵市| 昭觉县| 普洱| 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