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0章 舌尖大宋

  • 大宋第一廢柴神童
  • 巫山云沒有雨
  • 2550字
  • 2016-11-08 19:28:24

這一年桂花香濃的最好的時候,江南西道貢院門外發金榜。

柴麟從倒數第一個名字看去,一眼就看到自己,竟然成了孫山一般的傳說——最后一個幸運兒。柴麟簡直要喜極而泣的抱著方仲永,不顧周圍人的眼神,抱得撒不開手了。

方仲永作為新解元,享受著來到此間后,從未有過的敬畏和尊重目光。心下也頗為得意,只不好忘形于外罷了。

難怪常言道,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只一個小小鄉試,已經讓方仲永略略有些陶醉了,真不知那些高中狀元之時,是何等喜悅的時刻,更不知那洞房花燭夜,是怎樣的溫柔濃情之鄉。方仲永滿腦子里跑著嗚嗚的火車,根本停不下來。

王安石名列第六,他家二哥王安道,此番是第二次參考,也終于名列榜中。

只有四弟王安世不幸落榜,大家聚在一起,嘰嘰喳喳安慰一番。

王安道更是大講著過來人的辛酸,鼓勵著小四弟。

王安世輸考不輸陣,倒也如常,是個心態很好的青年啊。方仲永細細看去,心道。

幾家歡喜幾家愁。因著天氣悶熱,心情又大起大伏,五六個未中的舉子,支持不住,當場中暑昏迷,被考場的軍役及時抬去救治了。

還有一位屢試不第的落魄舉子,手上提溜一葫蘆酒,喝的醉熏熏的,胖胖的身子前面,已經被酒濕了一大片,猶自又嚷又叫,還念著一支曲文:

“讀書人,最不濟,濫時文,爛如泥。

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道,變作了欺世技。

三承兩破四六體,味同嚼蠟西昆句。

搖頭擺尾,便道是圣門高弟。

可知得三通四史,是怎樣文章?

漢祖唐宗,是何朝皇帝?

案上擺的,是道德文章,店里賣的,是新科利器。

讀的來肩背高低,口角唏噓,

卻正是辜負光陰,白日昏迷。

就教騙得高官,也是百姓的晦氣?!?

他唱功甚好,抑揚頓挫的腔調,并不似藤野嚴九郎,倒頗有趙忠祥解說動物世界的風采,別一種戲謔味道。加上那面上一雙綠豆眼,賊兮兮,看人時,更似是大宋版的小岳岳,一番唱完,直羞得一群學子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王安石最是個有行動力的,兼之身材高大,直接上去,三下五除二反手一扭一扣,就將那落魄舉子逮住,交給巡綽官。

方仲永卻走上前去,握住王安石的手,又將那舉子的手放開,一臉和氣道:“算了,今兒個大喜的日子,他不過酸噴幾句,理會他呢。對了,明天赴鹿鳴宴,你可曾去趕制新衣裳?”

鄉試之后,赴鹿鳴宴,如若會試之后,赴瓊林宴一般,都是舉子人生勝景,也是牽拉同科之情的社交party。

說著,方仲永將自己略略發了短的兩只袖子,伸出來,對著王安石擺一擺:

“你看,我去年的衣裳,如今已有些小了。平日里沒在意,但明兒個要見各位官員,不好太過馬虎,不若我們一同去買一身成衣,新新的穿著?!?

柴麟等人都看向王安石,王安石的個頭兒,在這幾人中躥的最快,因而衣裳也看著最不合體。

畢竟都是十四五歲的少年,哪個不是半年,就躥一截子個子的主兒?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哈哈大笑,抬腳就要向成衣店而去。

方仲永走了兩步,忽的停下,拉住柴麟的胳膊,壓低聲音對他耳語:

“你的衣服多,就不必一定前去湊哪個熱鬧了。剛才鬧事的那個舉子,頗有捧哏的喜感。你去陪他喝頓酒,問問他可有興趣,當我岳文書齋滑稽戲話本的伶官兒?沒準,他會是我們的一顆搖錢樹,也說不定哦?!?

柴麟原本興高采烈的神色,立馬暗淡下來,思量一下,眼神里帶著一種狐疑,卻又閃過一絲商人天生的狡黠機靈,心道:沒準,方仲永所言有理。于是轉頭向那醉酒書生而去。

方仲永、王安石、王安道,王安仁,四個大小伙子,浩浩蕩蕩踏上男人幫逛街之旅。

他們的目標很明確,直奔謝氏成衣店,隨意穿一件,只要合體周正,價錢差不多,就買了了事。

奈何四人眼光出奇的一致,無論誰見到一件覺得行的,大家都要一哄而上,前去將那件衣衫試上一試。

笑笑鬧鬧折騰許久,這才選定了四件衣衫。

方仲永心下又開了火車,開始一段對男人自我心理的剖析?;蛟S,對我輩男人來說,沒人要的東西,總歸是沒有什么吸引力,偏生是搶著來的,個個覺得好。真不知那些女人們,是不是也會是這樣的想法呢?

想到女人,方仲永心頭一陣單身汪的寂寞感,是啊,此番高中返鄉,娘定然又會給自己說起找小妾的事,可,不是自己心動的姑娘,如何要得?

況且,家中妻妾成群,打鬧不休,各種宅斗,各種綠茶婊,把自己個大老爺們,晃悠的和傻子似的場景,想起來都讓小純潔方仲永覺得恐怖,都是前一世陪著自己老媽看《甄嬛傳》惹得啊。

雖則如此,但如若有夏竦家那位茶上的,蒼老師那般,溫香軟玉的婢子侍奉著,而后,再娶一個自己真正動心,真正能萌生出那種,現在想來有些怪不可思議的,相伴一生的情感沖動的女子,那才叫一個美妙啊。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這樣想來,自己前一百年一定是太懶了,沒好好修一修。

四人走過茶點鋪子,王安世嚷著肚餓,王安石便提議,大家去吃點茶點。方仲永也覺得有些餓了,于是四人一并踏入一家名喚“四角茶點塢”的茶鋪子。

當家的是位老板娘。身上銹了四時花圖樣的抹胸下面,松松垂著兩條飄帶,外套一件紗羅褙子,雙襟自然垂下,并不扣紐,就這么敞開著,直顯得粉胸半掩疑晴雪,慢束羅裙褙子飄。

老板娘嗓音爽朗,直笑道:“四位需要點什么?”

說著,微微一禮,將一只精巧的,刻滿了菜名的木頭牌子推到王安石面前。

王安石客氣看看方仲永,又將木頭牌子推向方仲永,方仲永一眼看去,當真是應有盡有。

回顧前世所知,再看這菜譜,不由感嘆穿越到大宋,真是幸福的時代。

在中國飲食歷史上,兩宋乃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中國人的食物由匱乏單調轉向豐盛,良種水稻的育種,深耕細作技術的推廣,平民的飲食習慣由一日二餐,轉變為一日三餐。

同時,烹飪之道,也在大宋得到了充分的發展成熟。從前看許多網文中戲言,在北宋,炒菜乃是秘術,只有高檔酒樓獨有,于是正好去一展身手云云,方仲永總會吐槽兩句,炒菜從來不是秘術,只是尋常小農,用不起用得起炒菜罷了。

穿越而來的方仲永,切身體會了舌尖上的大宋,即便是北宋民間,也并不熱愛煮菜,家家戶戶,尋常的翻炒都是得心應手,過年過節很容易拿出手的,日常不常吃,只是因著炒菜花銷較高。

隨意一個街頭巷尾的茶鋪酒樓內,廚師都必須熟悉烹、燒、烤、炒、爆、溜、燉、煮、鹵、蒸、臘、蜜、蔥拔等等烹飪技術。這些技術,也正是在北宋成熟發展起來的。

方仲永一面心中開著火車,一面將菜單板子,推給了年紀更小些的王安世,一來,只他未能取中,應該撫慰他一番,二來,王安世也原本,就是他們幾人中最會吃的一位資深吃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壶关县| 呼伦贝尔市| 安丘市| 镇赉县| 松江区| 广水市| 安龙县| 海淀区| 黑龙江省| 六安市| 建平县| 普兰店市| 乳源| 双城市| 安新县| 和田市| 阿坝| 吉隆县| 仁寿县| 都江堰市| 得荣县| 舒城县| 志丹县| 尉氏县| 漾濞| 宜昌市| 西乌| 马龙县| 河南省| 商都县| 庆城县| 嵊泗县| 平安县| 鹤山市| 汉沽区| 湾仔区| 中西区| 抚远县| 松滋市| 鹤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