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順其自然
- 涅槃
- 醉戀紅塵2013
- 3663字
- 2013-08-28 09:49:11
金不換沉默前行,二丫安靜的跟在后面。大山雖然很大,因為人跡罕至,所以山道很窄,很多地方根本就無路可行。金不換輕車熟路,一路攀行無阻。但不管路有多險,二丫始終都能緊綴在金不換身后,而且顯得很是輕松寫意。一路無話,兩個時辰之后,二人終于到了金不換挖的那些陷阱旁。二丫問道:“你為什么跑這么遠來設陷阱,在前面密林深處豈不更好?”金不換笑道:“聽說老虎皮很是值錢,所以我想捕一只老虎。據我觀察,這里常常有老虎出沒。你看看這些動物殘骸,”他指了指遠處樹叢中的累累骸骨,繼續道:“它們應當是老虎吃剩的。而且這里不只有老虎,好像還有熊。”他帶著二丫一一看了一遍,又細細掩蓋好,最后來到那個沒完工的陷阱。金不換指著地上的一個大坑洞,對二丫道:“這里就是我撿到你的地方。你命真好,你應該感謝老天。要不是我那天竹簽不夠了,現在你焉有命在?”他立即又想到她那恐怖的傷口恢復速度,就算這陷阱里插滿竹簽,恐怕也傷不到她的命吧?但不管怎么說,都是小爺我救了她。
他心里這般想著,一邊自鳴得意,一邊偷偷觀察二丫的神情。二丫神情很平靜,從她臉上根本難以看出她內心的想法。她只是安靜的看著洞口不說話,或許在努力思考吧?
反正就是沒有按照他的設想,一臉感激的樣子,然后納頭便拜,哭的梨花帶雨,感激涕零。再然后...嘿嘿嘿,再然后,以身相許什么的說不定也不是沒有可能。唉,她可真不識趣,長了這么大難道連戲文也沒聽過么?戲文里不都是這么唱的么?金不換撓撓腦袋,悶悶的站在一邊。
半晌,二丫嘆口氣道:“算了,想不起來就不想了,順其自然吧。我就是二丫,也未必是壞事。”她轉身瞄了金不換一眼,道:“看你一臉得意的樣子,想必在等著我謝你罷?可是,我身無分文,拿什么謝你呢?”她佯裝思考了半天,仿佛下定了極大的決心似的,紅著臉囁嚅道:“如此,小女子只好,只好...”她這個好字,故意拖的很長,直聽得金不換心砰砰直跳。
金不換心道,該不會真的像戲文里一樣,以身相許吧?只是她“好”了半天,卻不繼續往下說。金不換急切問道:“只好什么?”二丫嘴角微翹,咳嗽一聲繼續道:“只好....幫你打獵賺錢還你恩德了。”金不換聽她說完,一口氣壓在嗓子眼沒提上來,差點憋死。
金不換心道,二丫姐姐真是可惡,凈拿他尋開心。他恨恨道:“你會打獵?你連飯都不會做!”二丫負手搖頭:“不做飯不代表不會做,再說做飯和打獵又沒有一個銅板的關系。”她微微抬頭看了天空一眼,天空湛藍無垠,廣袤無際。她伸手向上遙遙一指,十幾丈外的極高處,一只飛禽身形驟然一頓,直直墜下地來落到二人腳前。金不換見此情景既驚訝不已又好生納悶,莫非她是神仙么?怎么指一下飛鳥,飛鳥就墜落了呢?他撿起飛鳥仔細看了看,只見那飛禽身上毫發無損,卻已然斃命。這一手當真是匪夷所思,震的他張口結舌面紅耳赤,訥訥不知何言。
二丫捅了捅金不換的腰,笑意盈盈的問道:“怎么樣,我可不可以幫你打獵呢?”金不換還未回過神來,下意識的答道:“可、、、可、、、可以,哎?”他反應過來,大喜道:“發財了!你有這本事,莫說獵虎捕熊,就是獵龍都不是難事!”金不換此刻真是喜不自禁,怎么看怎么歡喜,恨不得把二丫供在神案上當祖宗!
金不換突然想到一事,眼珠滴溜溜一轉,笑嘻嘻的道:“姐姐,好姐姐。您看,您有這一身通天徹底的本事,而小弟我卻本領低微,我在您身邊跟著都自慚形穢!您看,要不您就隨便傳授我那么一招兩式,我也好在您身邊方便供您差使。”二丫“哼”了一聲,撇撇嘴道:“也不知剛才誰嫌棄我不會打獵不會做飯來著。不教,絕對不教!”金不換連忙賠笑道:“好姐姐,切莫和小弟計較。您也曉得,我就是一介山野村夫,略微識幾個大字。您就行行好,隨便教我兩招吧。只要您教我,讓我干什么都行,給您做牛做馬我都認了。”心中卻暗道,只要你教了我,我學會了之后,嘿嘿,做牛做馬就想也別想。
他如意算盤打得挺好。卻不見二丫回答。他疑惑著看去,正迎上二丫微帶歉意的目光。她認真的說道:“不是我不教你,實在是我不知道怎么教。”金不換道:“你怎么做到的,就怎么教我便是了。”二丫道:“我只知道心念一動,便有一股力量順著心念而行,我也不知道這種力量是什么,如何產生的。我自己都不了解,如何教你。”金不換看著她,見她一臉真誠,不似作偽,泄氣道:“看來只能等你恢復記憶了。也罷,好在你還能幫我打獵。”片刻他又想到了什么,臉上泄氣的神情一掃而空,拉著二丫的手興高采烈的說道:“聽說這山的極深有一方大湖,湖中藏著一條龍。走,我帶姐姐獵龍去。”二丫不忍拂了他的興致,便任由他拉著自己的手,二人往大山深處行去。
“山中真有龍嗎?”
“有啊。”
“龍長什么樣子?”
“沒見過,只是聽村里人說過。”
“哦,那就是沒有了。”
...
漸行漸遠,只能聽到余音裊裊,直至斷絕不可聞。
天上風云涌動,地下人世紛雜。
大漢帝國皇宮。
龍椅之上,皇帝陛下聽著跪在地上的秘諜統領稟報各地秘聞,眉頭愈皺愈深。近十幾年來,隨著天災人禍不斷,天下隱有躁動之象。幾個鄰國,亦是虎視眈眈,邊境常有征戰,景況實是堪憂。皇帝鬢邊仿佛又添幾縷白發,愈顯滄桑。其實,漢國皇帝剛過不惑之年,登基亦不滿一掌之數,正是如日中天的年紀。只是在他還是太子時便每日里操勞國事,顏色憔悴,形容枯槁,乍一看,直如風燭殘年的老人。
皇帝陛下抬手示意秘諜統領停下,沉默片刻問道:“秋兒的消息打探出來了沒有?”秘諜統領恭謹的答道:“稟陛下,暫時還沒有任何天瑜公主的消息。天下三十六路秘諜頭目已全部出動,搜羅天下,一定會找到天瑜公主。”皇帝蒼老的眉頭愈發緊皺:“當初真不該依了她的奏請,若非朕準她前去邊境統兵抗敵,秋兒也不會遇險失蹤。唉,朕悔之晚矣!”統領肅然,愈發恭謹:“天瑜公主宅心仁厚,自有蒼天護佑,必然萬福康安!縱觀整個天下,有史以來,亦不曾出現過公主這般年輕的武道圣者!公主既已成圣,天下誰人又能傷到她!陛下寬心。”
皇帝黯然道:“尋常武者自然傷不到她,如若是四大武圣聯手呢?”皇帝愈說愈怒,狠狠的一掌擊在龍椅把手上,發出“啪”的一聲響徹大殿,直把秘諜統領嚇得心驚肉跳。“此仇朕一定百倍報之!”秘諜統領惶恐伏地。他心中想道,天瑜公主必然不會有事,否則,蒼天便真是無眼。但是理性又告訴他,這幾率著實渺茫。以天瑜公主外柔內剛的性格,只怕很可能已經香消玉殞。至于不敵被擒,絕無可能!但是尋遍了當時的戰斗場地,掘地三尺,除了公主的玉笛,其他什么都沒有留下。念及此,秘諜統領心中也是恨意難平,恨不能殺盡其他四國之人!天瑜公主是帝國的希望,是天下的希望。公主天資聰穎,十六歲便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武道圣者!而放眼整個天下,五國全部的圣者亦不過寥寥十數位!
公主宅心仁厚,心系蒼生,常常幫著太子和陛下操勞國事。衣不崇華,食不貪美,文可治世安邦,武可統兵平叛,若非生就女兒身,將來必是千古明君!秘諜統領正在心中嘆惋痛恨,卻聽皇帝陛下又問道:“泄密公主行蹤的人查出來沒有?”秘諜統領咬牙答道:“稟陛下,已經有了眉目。只是那賊子骨頭硬的很,一時半會兒還不肯招出同謀。”他說這些的時候戰戰兢兢,冷汗直流,生怕皇帝怪罪他辦事不力。皇帝道:“繼續用刑。”說完便揮手示意他退下,自己往深宮行去。
深宮某處不起眼的偏殿,皇帝恭恭敬敬跪于門外,道:“不肖子孫子聰,叩見老祖,望老祖垂憐。”半晌,偏殿里傳來一聲悠悠嘆息:“進來吧。”皇帝平身,恭謹入內。但見地上有一蒲團,蒲團上一位須眉皆白的老者在安靜閉目打坐。這老者便是皇帝的老祖。老祖太老了,不知活了多少歲,老到頭發掉光,骨瘦如柴,活生生一個骷髏。
皇帝垂手侍立一旁,連呼吸都刻意放慢了。老祖問道:“你是第幾世皇帝?”皇帝答道:“回老祖,不肖子是第二十二世皇帝。”老祖又問道:“可有宵小犯宮?”
“回老祖,并無宵小犯宮。”
“那可是國家將滅?”
“回老祖,并非國家將滅。”
“那汝請所為何事?”
“回老祖,不肖子孫請老祖望一眼秋兒的蹤跡。”
老祖頓了頓,不答反問道:“汝可記得帝訓否?”
“回老祖,不肖子時時謹記在心,不敢或忘。”
“背來聽聽。”
“回老祖,帝者,天下表率也。當謙恭守禮,尊天地,敬鬼神,禮宗祠,一言一行合乎禮制。帝者,須知善惡存乎一心,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帝者,天下父母也。當思黎民辛苦,不加賦,不重徭役。須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帝者...”
“汝可記得家訓否?”
“回老祖,后世為帝者,非宵小犯宮不可敵,非國家將滅不可為之時,不得踏進此殿門一步。”
“既如此,汝何敢來擾我清修?”
“回老祖,秋兒乃是不肖子孫唯一的女兒,亦是您的第二十三世血脈,更是帝國將來的希望!秋兒碧玉之年便已成圣,日后成就必然不可估量!只是前幾日在邊境遭遇四圣伏擊,至今蹤跡全無。望老祖念在她是帝國將來的份上,垂憐恩賜與她,不肖子百拜叩首。”
老祖沉默許久,驀地睜開眼睛,只見他眼中黯淡一片,毫無生氣,仿佛是瞎了一般。
老祖叱道:“癡兒!須知禍福相倚,大道自然,冥冥中自有定數。即便我偷窺天機,不成神,亦無法篡天改命!汝且退下吧。”皇帝再欲懇求一番,老祖看了他一眼,皇帝只覺一股不可抵御的力量托住他的身體,柔柔將他推至門外。皇帝只好叩首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