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菩提樹下的愛情
- 菩提樹下的愛情
- 李光凱
- 1161字
- 2016-07-28 13:52:13
林宇寒每天也是重復著做著同樣的工作,能夠放松的時間就是晚飯后,去工地打半個小時的籃球,這也許就是林宇寒減輕壓力、排除抑郁、增強自信的方法,畢竟他還會是一名大學生。籃球,是陪伴他的好伙伴,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忘記所有的煩惱和憂愁,忘得絕對徹底。每次大汗淋漓的從籃球場回來,就像一次脫胎換骨式的輕松。渾身濕透透的,汗水滴在籃球場的石板地上,是多么的快樂與幸福!
在打籃球的時候,認識了工地上的一個好朋友,純打工仔,初中都沒有讀幾年書,林宇寒問他將來有啥打算。他的想法很簡單:自己干十年,攥些錢回家蓋房,然后娶個老婆,留下的積蓄在家開個店,自己做點小生意。多么清晰的想法,其實不知有多少人為這同一個理想而奔波忙碌。中國的貧富差距實在太大,如此小的一個愿望,有的人手一揮就是幾百萬,而有的人卻要用一生的時間將自己的愿望拖起來。等再享受自己所創造的一切時,已經沒有機會了。中國經濟的增長主要靠外匯,拉動國內需求才是最重要的。那么如何讓才能拉動國內消費需求?
很多的學者認為讓人們增加消費,這簡直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中國人有九億多的農民,他們要存錢,存錢給孩子良好的教育,存錢看病,存錢買房,存錢養老等等。你要他們把自己的錢拿來消費,就是那他們的生命在開玩笑。社會是一部大書,這本大書一直在刷新這它的內容,我們只是或許只是大書中的一個省略號,自己還沒被看到,就要退出歷史的舞臺了。到底什么什么是政府,什么是國家,我們該深刻反思了!
林宇寒有的時候也在想:上大學與打工的區別到底在哪里?同樣是為社會創造財富,為什么會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當今社會就業壓力如此的大。在社會上打工,憑自己的智商與能力,也能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一分天空。到底是就業還是上大學,選擇哪一條路才是正確的呢?
也許正因為如此,人生中有太多的不如意的事非做不可,于是就產生了人生路上很多的十字路口,很難抉擇。其實,人生路上關鍵的往往只有幾步,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摸索前進。有的抉擇是無可奈何的,命運筑起了高墻,尖銳而沒有被馴服的獸被囚禁的,嚎叫著舔著自己流血的傷口。每個人的天空不一樣,但作為男子漢,即使在沙漠,也要有尋找到綠洲的決心。
林宇寒現在的心里有點矛盾。因為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讀大學。我國高校實行的擴招政策,每年大學的人數增加了許多,然而就業的前景卻不是很樂觀,有的人的工資待遇還不如一個初中生,一個初中生用自己的幾年時間在社會上學習,活著學習一門技術,自己的青春就是投入,換來的也是相當的財富。在尚未讀大學的林宇寒來講,這個深刻的問題或許到社會上摸爬滾打幾年就會知道知識有多么的重要!那么曾經因為某些原因輟學的同學是多么渴望自己能夠多學點知識。
任何的答案都需要自己上下而求索,任何的成功都在于行動。語言無法代替行動,實干才是永遠最響亮的語言。時間會慢慢給林宇寒選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