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集資
- 陳釀
- 雨化凌
- 2749字
- 2012-08-02 19:48:42
楊輝、劉銘站在世紀大廈頂層,面對空曠無人的一棟棟樓,楊輝視景聲悲,“沒想到這么快落到這步田地”
“真的沒有辦法籌措資金?”劉銘問,楊輝沒吱聲,劉銘看眼樓盤說,“不是還有這么多樓嗎?你可以故技重施”
楊輝搖頭:“我就是把腳下的世紀大廈兌出去,怕也無濟于事”
“怎么會?”
“劉銘,那十個億的陳年老賬填的滿嗎?錢從銀行里走,總不能打包托運,還有那可愛的,把你看的死死的,沒得商量”
“我們可不可以跟市委領導反應此事,讓他們出面調解?”
“哼,不說這個我還不來氣”楊輝轉過頭來看著劉銘說:“有件事我沒來得及跟你說,昨天,我到市里開了個環(huán)境治理的會,會后我為此事特意找了王助理,你猜他說啥?‘你們公司管理混亂,資金濫用,許多人反映你們公司的許多問題,目前,我們正準備派調查組核實,你等著吧’你說氣不氣人”
“有這事?這事會不會又是張新茹干的?”劉銘問。
“不會,她不會這么齷蹉,這事只有機床廠那些古董們干的出來”
“古董?”劉銘一時不解,看著楊輝,楊輝說:“就是機床廠的那些老玩意,看來我們現在是內外交困,腹背受敵呀!”
“哦,那,怎么辦?沒招了?”劉銘半開玩笑問。
“哼”楊輝笑笑,“我還沒趴下,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楊輝看到眼前的下樓口,轉過身來對劉銘說:“你的話提醒了我,馬上召集杜新,劉海濱,聶文池和銷售的孫佳偉,我們開個緊急會議,我不能任憑擺布”
陳文萍來到王慧英家,兩人嘮嗑,“奇力的幾個工程都停了,小輝沒說怎么辦?”陳文萍問。
“整天不著面,很晚才回來,回來一頭扎到他的房里,問他兩句就不耐煩了,讓我別操心,他有辦法,我看呀,現在他是真就沒辦法了”王慧英又擔憂說:“萍,你說張志新父女倆怎么這樣陰損,你壞楊輝,那廠里上萬號人不都要受連累,這不是做損嗎?”
“他們?yōu)榱烁憧鍡钶x,不擇手段,還顧得了那么多,真應了小靜的那句話,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陳文萍說。
“小靜?你跟她說過這事?”
“你回來的那會,文靜也不贊同小輝回來,她擔心那個張新茹一定要報復,果不其然,沒想到她有這么大的能耐”
聽到陳文萍的這段話,王慧英才理解她剛來時陳文萍差強人意中的真情實意,她為之感動說:“是呀,你們說的對啊!可誰能想到她?一個女孩家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本事?我猜想一定是她的爹,一出來就給楊輝眼罩帶,這以后的日子他們還不定要搞出什么名堂,早知如此,我說什么都不會讓小輝回來的”
“現在說這個還有什么用,小輝沒說以后他怎么打算?”陳文萍問。
王慧英搖搖頭。
陳文萍又問:“那,陳思是什么意思?總不能看著停工不管吧?”
“這些天,我看他心不順,沒問,小輝他也不說,可我知道上海那邊的情況,他舅跟我說過,他們沿海的工程太大了,為資金也在向銀行貸款,小英,聽這話我好擔心,這樣下去那個世紀大廈和一棟棟高層,不都成了爛尾樓了嗎?還有機床廠,會不會也停工?”王慧英可怕地看著陳文萍。
“不會,你多心了”陳文萍勸慰說:“車到山前必有路,陳思的資金緊張,他不會不跟美國老總匯報這里的情況,美國的董事長能視如無睹?你放心吧,我想不出數日資金就會有眉目的”
楊輝的辦公室里,劉銘、杜新、聶文池、劉海濱、孫佳偉和楊輝聚在沙發(fā)桌旁,楊輝說:“諸位,我把你們聚來。有件事跟你們探討,這事說來你們都有耳聞,我們銀行來的一筆貨款被銀行打劫沖抵銀行的貸款,就是說目前,我們唯一一個進款的途徑,也沒把握了,而且銀行的這個窟窿我不說大家也知道,十個億,十個億呀!我們得還到猴年馬月。所以,請大家過來商量,為了房地產的施工,為了保證機床廠的生產,我們要換家銀行業(yè)務,躲過還貸”
“這事難嗎?”杜新問。
“可也別說不難”劉銘接話說:“這事不僅牽扯到財務,也涉及到銷售”
“對”楊輝說,“劉部長、孫部長,你們說說,這事怎么辦好?”
“我這,可以選個沒有我們貸款的銀行,任何一家銀行都樂意讓我們去開戶,但是,有個問題,這貨款不再走我們貸款的這家銀行,行嗎?”劉海濱看著楊輝問。
楊輝想想沒回答,而是眼看孫佳偉問,“你那?”
“有點麻煩,我要通知各個前方大員,他們再通知各個關系單位,還有要改變各種宣傳媒介的銀行和帳號”
“麻煩也比扣款好,這樣行不行,孫部長,以后五萬元以下的貨款,不變,仍走原來的銀行,五萬元以上的,劉部長給你提供個新銀行的賬戶,具體網絡銷售和其它的宣傳工具中的注明銀行和帳號不做變動,怎么樣?”楊輝看一眼劉海濱說。
“行,沒問題”孫、劉兩人應允。
“一周時間?”楊輝問孫佳偉。
“可以”孫佳偉回答。
“好,一言為定,下周一為界”楊輝繼續(xù):“還有個事咱們接著說說,還是錢,這些天,我和劉總為貸款的事,費盡了周折,傷透了腦筋,時到今日沒有大的進項,今天開個諸葛亮會,大家獻計獻策,看看誰有想法、途徑或建議搞到資金,解決現在我們兩公司的燃眉之急”
沒人吱聲,杜新忍不住說:“我說兩句,前幾天,楊總答應給我八百萬購電頻爐,可銀行的錢被扣,我看我那個電頻爐也泡湯了,無奈我找熱處理廠長商量,總不能看著零件堆成山,不行職工集資把爐先買回來,然后工廠有錢再還,我這話我不過是個試探問句,不想還真行,得到了分廠領導和工人的贊同、認可,我想這個想法能不能推廣到全廠,搞一個全廠集資,權當抗震救災,怎么樣?”
幾個人同時被他搞樂,劉銘頗有樂趣說:“哎,好哇,這是一個好辦法”他沖楊輝說:“機床廠有一萬多人,每人一萬,就是一個多億,我們眼前的困難立馬就能解決”
楊輝恥笑:“這話說了還不如不說”
“怎么講?”劉銘問。
“你想機床廠的大多職工,過去的工資——月薪不過幾百,夠吃不夠穿,有幾個有積蓄的?再則,機床廠前幾年搞過一次集資入股,把人害慘了,利息、股息沒有不說,本錢也搭在了里邊,至今人們還怨聲載道,我們哪有臉再向他們伸手,前車之鑒又有誰會愿意?”
“愿意,我敢肯定多數人愿意”杜新接話,“事雖然還是那個事,人卻已不是那個人了,楊總,表揚你幾句,你現在在機床廠是個頂天立地的清官,是個言而有信的領導者,許多人看好你,看好奇力和奇力的房地產,單從這一點,我相信你一定能一呼百應,說到積蓄,放心吧,機床廠也有好的時候,即便是最困難的家庭,也要系緊腰帶攢點過河錢,舍不得花,這是中國人的美德,而我們那,不過是暫借一時,待樓盤竣工,立馬歸還,我看這是個緩兵之計,沒什么不妥的”
楊輝看著杜新,沒有表態(tài),劉銘一旁說:“杜廠長的話不無道理,楊總,我知道你有顧慮,你看這樣行不,我們在銀行貸款也要承付高額的利息,何不做個順水的人情,把這筆利益讓給職工,再則我們的集資協議可以寫的嚴格一些,保本、保息、到期承付,這樣保證和消除職工的顧慮,達到雙贏的條件,集資就更有可能”
楊輝聽杜新劉銘的話,小作斟酌:“行,我同意,再加一條,制定利息不低于銀行貸款的利息”
“那這件事就交給杜廠長辦?”劉銘問。
“他吹的,不交給他,給誰?”楊輝看著杜新,“集資一億,集不上來,拿你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