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送別
- 陳釀
- 雨化凌
- 1896字
- 2012-08-02 19:48:42
面朝黃土背朝天,知青們來在農村已經一年多了,不曾想這一天紅磚房前又沸騰起來,《對已故父母的知情可以返城接-班》這一政策一時轟動了這里的知情,一石激起千重浪,對于符合回城條件的知情而言可算是喜從天降,他們擁抱、歡樂、哭泣,幾近瘋狂。
陳文萍屬于這個條件的知情,當她得知這個消息時,嚎啕大哭,一年來的苦水瞬間傾瀉出來。
陳文萍、楊勝軍又一次坐到魚塘邊,陳文萍冷靜多了,馬上要回到城里,進工廠工作,過從前城里的生活,無疑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可是到抬腳走人這一刻,陳文萍忘不了隊長、同室姐妹的關心,忘不了遠處的荒山、臉前的魚塘,還有昨日那群孩子們的笑聲,除此之外,更讓她牽腸掛肚的就是楊勝軍,20年的伴侶,風雨同舟,不離不棄,她怎忍心邁出離開的這一步。
“小軍,我不想走了”陳文萍終于說出心底的話。
“什么?”楊勝軍一驚,“你瘋了,這是唯一回城機會,你以前哭著喊著不就是為了這一天嗎?這是怎么了?”
“我怎么了?怎么能把你一個人丟下拍拍屁股走人”
“我怎么了?能走能撂的,倒是你牽掛多少人,聽到這個消息,我昨晚一夜沒睡,我為你高興,父母們在家不知高興成什么樣子,他們都在盼你、等你回家,可你——”
“可我走了,留你一個人你知道我心里什么感覺,回到城里我能睡著覺嗎?”
“小萍”楊勝軍穩下情緒慢慢說:“放心吧,你知道,我在這里,累不著,餓不著,倒是你這回回去,了結了我一塊心病,我可以殺下心來教學和復習,相信不久一定有回城的機會”
楊勝軍的話陳文萍清楚,他一直期盼高考的那一天,這幾天陳文萍也聽人哄哄說高考就要恢復。
“你認為會有這個可能?”陳問。
“會的,我相信一定會有,相信我以后也一定會把握機會,我不會一輩子在這里當農民”
聽楊說的這樣肯定,陳有一絲欣慰,但她還是嘆口氣:“那還不知會是何年何月那!以后我們分開的日子怎么過呀!”
拖拉機載著返城知情,在車下戰友們的道別聲中離開,離開了那排紅磚房,一直開到縣城,在那里知青們乘回城的長途汽車回家。
楊勝軍陪陳文萍來到縣城,同伴們都登上回家的客車,唯獨陳文萍沒有,她有一點心事要辦,她光顧她所在街道的兩側,然后轉身對楊勝軍:“小軍,我有件事跟你商量”
“你說吧”
“我們訂婚吧?”陳文萍稍稍停頓話說。
“什么?”楊勝軍一驚奇怪看著她。
他們青梅竹馬二十年,彼此嬉戲也不曾說出這個詞,在她們心里父母之命似乎決定這種詞已經成為過去式,玩笑也好、做做也罷不過是一種形式,今天看陳文萍這么嚴肅認真的表情,楊勝軍心存蹊蹺,“訂婚?在這,馬路上?”
陳文萍扯一下楊勝軍衣服:“你跟我來”
楊跟著她來到不遠處的一個照相館,柜臺前陳文萍對里面的營業員問:“同志,你們可以拍訂婚照嗎?”
“當然,是你們兩人?”
楊勝軍這時候才完全明白陳文萍的心思,——。
陳文萍最后登上返程的客車,她拉開車窗,對車外的楊勝軍止不住滿腹清楚:“小軍,我就是你的妻子了,你要好好活著,為了我為了家,如果在這有個大事小情、三長兩短,或不順心的事就回城去,我們全家人養活你,記住,我在城里時時刻刻都會惦記你,盼你——小軍——”
汽車在淚聲聲、聲聲淚中慢慢離去,楊勝軍跟著車寬慰說:“萍,別難過,我會回去看你們,一定!”
說到這,陳文萍已是滿腮淚痕,楊輝也被這個至誠至真的故事感動。
其實故事中的人物,楊輝早有耳聞,大舅、陳思,陳文萍的父母都太熟悉了,就連陳文萍的小名小萍的稱呼,王輝也曾聽說,只是今天才對上號,但是楊輝絕不曾想更不曾聽說這段離奇而感人的故事是發生在她們身上,因為王輝耳熏目染父母的感情無人可比,王輝想到這,拿起床邊的毛巾遞給陳文萍:“陳姨,難得你們那份真情,后來那?后來是我父親對不起你了?”
陳文萍接毛巾擦去臉上的淚:“如果要是那樣我的心會好受些,可是不是啊!不是,是我做了對不起你爹的事”
陳文萍沒有改變的仍然是悲傷,悲傷的回憶。
回到城里的陳文萍,很順利地接了父親的班,在機床廠做了一名磨工學徒,恰巧妹妹陳文靜和楊勝軍的妹妹楊秀云也先后分配了工作,陳文靜做了一名護士,楊秀云考取了一名乘務員。
陳文萍把這些高興的事寫信告訴楊勝軍,楊勝軍回信祝賀,同時給陳文萍提了一點建議:——工作落實的這么快,真為你高興,也進一言請你考慮,學徒三年,期間不短,但終竟是一名工人,小有遺憾。我想象你可不可以利用業余修一門專業,做一次努力,為自己擺脫工人的境地創造條件,那樣生活是不是會有理想、有前途、有意義,打個比方說,財務就是比較適合女同志,是不是適合你?我不在你的身邊,不了解你的情況,實際還要你具體考究去做——”。
楊勝軍的建議,陳文萍言聽計從,她很快找到了一所財經學校就讀。
這個中專學歷,兩年學制的會計專科的學習翻開了陳文萍城市生活的新篇章,譜寫了她悲歡離合的人生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