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彤在學校的閱覽室讀報,劉康閃了進來,并向她走來。
周彤一抬眼,看到他過來,就微笑著沖他打招呼:“嗨,劉康!”
“哦,周彤!”他坐到她對面的桌子上。
“看什么?”劉康自己攤開一本書,順便問周彤一句。
“《讀者文摘》,你呢?”
“我也是。”劉康揚揚手中的書的封面。
彤不再說什么,埋下頭看手中的書。
過了一會,劉康揚起頭看她:“周彤,你還收集郵戳么?”
“我……”彤不知他為什么問這個問題,支吾著沒有立刻回答。
“我有一枚郵戳,你要嗎?”劉康不等彤回答,就急切地接著問。
“好吧!”周彤現在并不太熱衷收集郵戳了,但她看劉康這樣熱情,她不想拒絕。
“我放在教室了,你等一下,我去拿給你。”劉康放下了手中的書。
“那……就算了吧。”彤不想太麻煩劉康。
“沒關系的。”劉康跑出了閱覽室。
周彤望著他消失的身影,心中有些感動。
過了一會,劉康回來了,他的手中揚著一只信封,他又坐到了那張位置上。
“諾,給你。”劉康小心翼翼地撕下帶郵戳的郵票。
周彤接過一看,是WH市的郵戳:“誰寄給你的?”
“王麒。”
周彤知道王麒是初中劉康的同桌,是一個學習成績不怎么好的體育健將,重友情的劉康為了幫助他學習進步花過不少的心思。劉康真是重朋友,周彤心中贊嘆。
“謝謝!”周彤將郵戳收下了。
“沒關系。”劉康笑著說完,低頭看他的書了。
夜晚,周彤邊寫著日記邊想著白天的事情,想著劉康心里很感激也很甜蜜。她將那枚郵戳當成寶貝,夾在了她的日記本中。
這是少男與少女之間的純真的感情。
年級籃球賽在男同學的競技中拉開了帷幕,高154班的五員“猛將”:韓勇、袁兵、張立、彭興國、劉杰,在操場上縱橫馳騁,為班級爭榮譽。
球場外,周彤看得熱血沸騰。作為154班的一員,作為154班的一名班干部,彤樂意地在場外觀看比賽,熱情地為球員送水倒茶,充滿激情地為他們154的球場驕子吶喊助威。雖然因此她耽擱了許多學習的時間,她卻是一個心甘情愿的后勤員,欣喜地體味到做一顆有益于他人的鋪路石的快樂。
當男藍結束后,女子籃球賽開始了。一向積極體育運動、樂衷表現自我的周彤躍躍欲試了。她和賴秋云很快拉起了擁有十幾個隊員的高154班女子籃球隊。
十幾個女孩子組在一起,是歡欣的雀兒。在特邀教練——幾個球打得棒的男同學的指導下,她們開始了饒有興趣的訓練。女孩子打籃球有一個特點——“野蠻”,在運球、奪球、傳球、投藍等的過程中,她們逐步掌握球場規則、漸漸提高水平、講究配合,嚴正以待。
男教練幫助挑選主力,很高興其中有周彤,她也以為可以到球場顯顯身手了,更加刻苦地練習:她們不僅下午放學后練習得汗流浹背,早晨天朦朦亮,彤就和幾個同學趁著微明摸索著練習。彤心底很興奮,她可以上場了,她可以上場了。
可是,到了比賽這天……
這天的比賽大家預先商定好:她接賴秋云,打下半場的中鋒。作為隊員,彤以為會有其他的同學接替我作后勤工作,可是,令人寒心的是賽場的事實告訴周彤再沒有人做這份工作。
場上的她們打得很辛苦,體育委員邢河對她說:“周彤,還是你送水來吧!”她趕快跑回寢室,拿來了茶杯、水壺。當周彤到達時,她們已經下來了。
“是上半場結束了?還是暫停?”周彤輕聲問身旁的羅蒙子。
“暫停。”羅蒙子這樣告訴她。
過了一段時間,“暫停”結束了,有五個同學上場,但并不全是原來場上的同學,漸漸發現雙方已換過場地,才知道這正是下半場。
一種急欲上場的沖動立刻裹住了周彤,看著她們班落后兩分,卻進不了球,她更焦急,連忙脫了外衣交給旁邊的同學,像一只躁動不安的小鳥,等待著。彤在心底喊著,快點讓我上場,快點讓我上場呀!
唐老師在場外搖頭,終于叫暫停——換人。周彤正要迎上去,可是另外幾個同學也跑了過去。彤深刻地感到她們同她一樣急著上場,實在不好意思開口爭,眼巴巴看到她們上場,也眼巴巴看著她們場上失利,少分丟分。
場上的人已是亂成一堆,換人——換人——再換人,可是唐老師始終沒有留意到周彤,沒有留意到連外套也脫去的她,沒有留意到躍躍欲試的她。
旁邊有同學催促她:“周彤,你怎么還不上,還不上?快上呀,快上。”
“我、我、可是、可是……”周彤也是急得直跺腳。終于,她不知從哪里來的勇氣,主動跑向場地:“羅蒙子,我和你換,可以么?”就這樣,開始“馳騁”球場了。
形勢于她們不利,球總在對方的球場上飛,周彤守住一個高個子,好容易搶到了球,卻劈頭蓋臉地被對方兩個球員打得有些迷糊,總算死死抱住了球,是裁判員的哨聲將她解救出來。
周彤將球傳給她們的隊員,球卻一下子又在對方的手中傳遞。當彤搶到球時,一個聲音斥責我:“你跟我搶什么?”她一看,呆了,原來是劉文文,她怎么跑到后鋒來了?理會不了這么多,周彤的臉刷地紅了,忙將球傳給了她。
過不了一會,球竟又給搶走了。當周彤去搶球時,不知為什么又和一個人撞上了,還是劉文文,彤才深感我們的“戰略戰術”已經混亂。
忽然又暫停,唐老師在場外喊:“回來,回來。”
周彤很快跑過去,以為他要給我們分析一下,當她第一個跑到他身邊時,唐老師對她說的竟是:“周彤,你下來好吧!”
彤還能說什么呢?心底卻如被蟲子噬咬一般的絞痛。為什么,為什么這么快就換下她呢?
隱著心底的創痛,周彤給她們加油、加油,心底仿佛在淌血似的。
球賽終于結束了,高154班以一分之差輸給了高157班,周彤連忙給辛苦了的球員遞上了熱茶,可是她的心呀,被一種刺傷自尊、壓倒自信的傷裹住了,難道我只能被看作是一名后勤員么,難道我只能做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么?我愿做鋪路石,但我不愿默默無聞,不愿不被人重視。
一種凄苦就成了周彤和籃球的緣,下午的體育課她都怕摸球了,怕站到籃球場,觸及徒增傷心。
又一場籃球賽,有同學問她:“周彤,你上場么?”
“不。”
“那你去看么?”
“不。”周彤的心里竟有些厭惡,要我去,無非又要我當送開水、倒開水的后勤員。何必呢?我為什么不學著你們自私點,不學著你們“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點?周彤說“不”的語氣冷漠得讓她自己吃驚、更讓她自己痛苦、難過。
到比賽那天中午,只有周彤和少數幾個同學在教室里靜靜地做習題。忽然,周利、尹云來了:“周彤,你去吧!你不上場,也去看看,有同學等著你。”
“不。”周彤依舊斬釘截鐵地回答,埋頭做她的作業,可她的心底卻掀起了翻江倒海的波濤,她在心底悄悄對自己說,要堅持住,要堅持住。
“你去吧,別因為那天唐老師……”她們竟然知道她心底的秘密,一道防線頓時崩潰了,滿腹的辛酸化作淚水一下子涌進了她的眼框,控制不住,順著面頰淌下來,滴在面前的作業簿上。
周彤哽咽著:“你們去吧,我不想去。我去了,會更傷心,我會好的,我會好的……你們去吧。”
彤含著眼淚,一面做作業,一面想,她多么想去球場呀,可是她仍不敢,仍不愿,心里卻忍不住擔心著賽場情況,竟動了牽念,會有人給她們送水嗎?
這一戰,高154班又輸了——有同學回來告訴她。
“勝敗乃兵家常事”,周彤悄悄注視著一個個滿臉漲紅的隊員,又是羨慕,又是……
忽然,聽到一個參賽的同學嘀咕:“搞后勤的,也不知怎么搞的,連水也沒有。”周彤的心一陣顫動,高154班又何嘗有什么后勤部?可是,那些“看客”呀!……
周彤終于想通了,她該回到賽場去,為同學加油,為同學送水服務,終于體會到為別人服務原來是那樣快樂,做一顆默默無聞的鋪路石也未嘗不好。
當周彤將她準備回賽場的決定告訴寢室的同學時,尹云說:“其實,你不去,我們照樣要打球;可是你去了,大家心里要熱乎些。”
噢,周彤還需說什么呢?
再下一場的比賽,跟高158班對手,周彤早早準備了開水提到賽場。她參與了這場比賽,上半場她與同學們配合出色,贏了球。
下半場,周彤主動退下,將上場的機會讓給了其他同學。這場比賽唐老師本要周彤繼續打下半場,她委婉地拒絕了。這第二次上場也成了周彤本賽季最后一次上場,她甘于做為運動員端茶送水的活了。
英國作家拜倫說:“真有血性的人,既不曲意求得他人的重視,也不在意他人的忽視。”曾經幼稚的周彤在成長的歷程中,漸漸認識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