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宮變(3)
- 婢女傳:執手之愛
- 飛舞拉丁
- 1278字
- 2012-07-29 09:07:44
不錯,同樣有此疑慮的還有“②三公”之一的太保大人——錢守正,只見他抬了抬眼皮,望了一眼“三公”之首的太師之位,是空著的,從早朝起就未曾見過他上殿。不妙,不妙啊,定是受了女兒——太子妃的拖累啊。暗咐的心思隨即一緊,口中卻是哀聲道:“本官確是不知情啊,皇上一向偏心于你,這等大事只信任太傅大人,下官也自感慚愧啊!”然而,話鋒一轉,卻勸道:“唉,罷了,李太傅,既然葛大人想看圣旨,就讓他看去吧,這圣旨還假的了?呵呵,讓諸位大人們都安了心,則趕緊安排三皇子登基之事宜,此乃才是重中之重啊!”錢太保瞇著他那招牌式的小眼睛,一臉的獻媚諂笑。
“哼,此言甚是,還是太保大人會審時度勢,衡量輕急緩重之勢!”李太傅微微頜首,挑了挑嘴角哼聲回道。
當這逆轉乾坤的圣旨遞到了錢太保的手中后,他未有猶豫,快速打開圣旨覽了一眼就遞給了葛政。驟然寂靜的大殿上,隨著圣旨的傳閱,抑制不住的驚詫聲和嘆息聲不斷傳來,李太傅見眾人神色有異卻不敢多言,當下心思一轉,輕嘆道:“皇上久病臥床,手不能書,眾位也是知曉的,加之蠱惑未除,龍體又虛弱幾分,故皇上口喻,命下官書寫,韓督統也是可以見證的。”
閱覽過圣旨的大臣們心中明白,那字確實不是皇上手書,但那玉璽之印和銘文之印卻是假不了的。玉璽和銘文二印是由千年雪山上的寒石雕刻而成后,浸入千年才開一朵的紅色雪蓮花中,待九九八十一天過后,印身便通體鮮紅又寒意逼人,不需紅硯,便可拓之。印紋鮮紅且久不褪色,用手觸之,則寒氣入指,久久不散,乃世間罕見之寶物。玉璽,則代表天子,國之君。銘文印則是皇上發布圣旨時的落款,也就是署名,兩印乃是歷代皇帝身份之象征,秘藏之圣物啊。
跟隨兩位皇子入殿,始終未曾言語的兵部督統、韓家軍的統領——韓蕭,抬眼看了一眼三皇子南宮璟琇后,突然,一聲高喝,驚得眾人倒吸一口冷氣,“皇上,請受下官一拜!”言罷,干脆利落地拂袍跪下,以頭點地,行叩拜之大禮。
滿朝官員見正二品兵部督統,手握皇城調兵權的韓蕭如此行禮,頓時心悟神解,紛紛俯身叩拜,“恭賀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乾淵二十三年,農歷四月十八,時年二十四歲的南宮璟琇在一片質疑聲中登基稱帝,改國號為昭曜。
《南宮史記》記載道:“昭曜元年,農歷四月十九,新帝下詔,敬南宮歆淵為太上皇,封新帝生母郭氏為皇太后,正妻郭敏為皇后,四皇子南宮璟琪為賢王,五皇子南宮璟瑜為怡王,五皇女南宮晴為長公主;升李太傅為太師,三公之首,拜為光祿大夫;授韓督統為威武將軍;文武百官俸祿追加一番,宮中設宴三天,百官皆歡喜謝恩……。”
隨著南宮璟琇登基親政后的鏟除異己,籠絡奸佞之人的開始,盤繞在百官心頭的真假讓位之嫌,似乎已不甚重要,一朝天子,一朝臣,有誰還會在意他的真假呢?
“③禍福回還車轉轂,榮枯反覆手藏鉤。龜靈未免刳腸患,馬失應無折足憂。不信君看弈棋者,輸贏須待局終頭。”興許茶樓、酒肆那說書之人,會讓這段撲朔迷離的宮闈之變,成為市井百姓們茶余飯后的閑聊之談吧!(本章完)
備注:
①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截選
②三公:太師、太傅、太保,為朝中最高級官職;三公為正一品,佐天子,掌政事。
③唐朝--白居易《放言五首》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