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三.慣性力量
- 無法平凡
- 無花果的傳說
- 1643字
- 2012-03-31 11:02:35
歷史有一種向前的慣性,這種慣性推動著人的改變,社會的改變……
時間一瞬就過了,時代一晃就新了,思想一轉就變了。人一生活就懂事了,一比較要求就高了。
大雨和柳絮過著簡單、平凡、幸福的生活。但人相互的影響,生活的相互影響,一切都在變化當中,孩子漸漸地長大,父母越來越年邁了,社會的要求高了,生活的要求也高了,所以大雨肩上的擔子也漸漸得重了。盡管如此大雨也覺得過得很滿足,因為柳絮對自己很關懷、體貼。每次從人家家里上工回來,柳絮都早早地為他燒好一壺熱水,找好了干凈的衣服,洗去一身的臭汗和疲憊。累了,常為他按捏著身體……總之,把大雨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關心照顧得舒舒服服的。還有讓大雨高興的,要是有什么好吃的、新鮮的菜,總不忘盛一碗給爸媽送去。每年都給爸媽添置新衣,爸媽床上的被子,經常主動地幫他們洗換翻曬。大雨覺得沒的說,只顧埋頭苦干著。眼看年關到了,柳絮卻有了新的想法,看著村里外出打工的工匠,回家來時,腰包鼓鼓的,有模有樣的,話說得沖天的,一種向前的慣性思想誘惑著她。
“哎,大雨呀,給你商量個事。”柳絮躺在大雨的臂彎里,小心翼翼地說。
“干嘛跟我還這么客氣,是不是發燒啦?”大雨說著把另一只手伸到了柳絮的額頭摸了摸,“沒發燒哇。”
“給你說正事吶,別嘻嘻哈哈。”說著把大雨的手移開了,“你看你肩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孩子,爸媽都得照顧,看咱村的幾個外出打工的,都富了起來,明年你也到外面去闖一闖,行嗎?”
“我不去,家里多舒服,我要天天陪著你。”大雨不太高興地說,“再說家里這么多事,你一個女人怎么能忙得過來。”
“都這么大了,還跟孩子一樣,家里的事你就全交給我吧。”柳絮責怪地說,“村里那些在外的人,你比哪個笨?一天幫人家做小工還100多吶。”
“錢有什么用,看他們家人成年不在一起,還像個家嗎?有些事,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那些大爺大媽們有幾個不是疲憊孤單的,那些正成長的孩子們,除了錢,還有多少父母的教育管束。人一輩子不長,還是享受我們平凡的幸福吧!”大雨似乎很固執地說。
“一個大老爺們,要有闖大世界的夢想,不要做井底之蛙。”
這個夜晚誰也沒說服誰,第一次他們有了分歧。
其實有這種向上思想的不只是柳絮一個人,村里還有很多的人,尤其是那些后生。就是李文雅的媳婦蘇蘇也發動了對丈夫的攻勢。
李文雅是村里的文化人,大學畢業后分配到一個單位當了個小職員。看到村里整天田里地里忙著累著,自覺自己倒是舒適,沒什么奢望,只是把自己份內的事做得很出色就心滿意足了,一個白凈安分的純書生。蘇蘇剛嫁過來的時候,村里人都羨慕得要死,嫁個拿國家工資的人,不管風雨都不會凍著餓著,有國家養著。蘇蘇著實高興幸福了很長的日子。尤其是丈夫的身上有一種知識分子的光環,是那些村里一些人沒法比擬的。
社會的變幻遠遠要超出人們所預想的,改革開放的中國經濟迅速的發展,投資的、辦廠的、打工的、擺攤的、做生意的、賣菜的、開店的、修車的、理發的、收破爛的……人們好像一夜富了起來,而工薪階層的人們依然是不貧不富,日子總要計算著過才不會緊巴。
李文雅是個平凡思想的人,過著自己的小生活,并不覺得社會有什么的不公。但是蘇蘇開始變得不安份起來,不是逼著李文雅去闖海,而是逼著他跑個一官半職,找回原來在人們眼中的光環。而李文雅覺得那樣的生活太累,下班后可以無牽無掛的回家,陪著老婆孩子暖炕頭;可以不必去琢磨別人的心思,偽裝自己的勾心斗角地應酬;可以不必肚子還是餓著的把酒喝到直播,還說成比親兄弟還親的嚎叫……簡單做著自己的事情,不去算計別人,也不必擔心被別人算計,簡單地吃自家的飯,安心睡自己的覺。
蘇蘇是個很倔強的人,而李文雅有很牛的書生意氣,他們的意見分歧,變成了沉默的冷戰。
很多女人的生活不是在看自己,而更多的是跟別人比,一比思想就復雜了,而忘了自己擁有的。很多男人的生活卻常常是逼出來的,而跟多的是留戀溫柔的懷抱,一呆就舒適的慵懶了。柳絮和蘇蘇的想法幾乎是不謀而合的,而她們的男人也是相似的。可她們無法預見未來的變幻,不知向上的思想慣性等待她們的不知是福是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