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琦柔之死(中)
- 鳳棲梧
- 艾嘉翰林
- 1579字
- 2011-03-04 17:43:07
很快的,京都里另一件大事的歡喜蓋過了慕晴郡主往生的哀嘆,整個京都,不,整個昊國都傳遍乾帝登基大典喜訊,與以往先帝駕崩新皇繼位的肅穆不同,這次充滿了歡慶的氣氛,京都的大街小巷掛滿了火紅燈籠,高府門第敲鑼打鼓戲曲不斷,貧門小戶也更換新衣,在朝廷忙碌非常的時節,這喜訊也傳遍了其他四國,陸陸續續的各國大使攜帶珍貴禮品皆來朝賀,一時間百業興盛熱鬧非常。
皇宮,御書房;
太傅沈獻忠、禮部尚書李之序和都御史慕白被召御書房,對著高坐的乾帝跪拜禮畢站立起身,禮部尚書回稟道:“臣參考大昊歷代制度,擬定吉日、禮樂及制服,不知皇上意下?”乾帝翻閱禮部奏章,言道:“考時月,定日,同律,禮,樂,制度,衣服,之序的奏折朕已看過,關于禮制很是謹慎有序,照辦即可,只是這時節下雨頻繁無忌,不要讓大家淋雨生病了。”
禮部尚書躬身道:“是,近來天氣炎熱,臣會請觀天相,及早準備雨具和消暑物品。”
乾帝點頭,對他們說道:“今日朝政上,有大臣提出關于后宮妃嬪去留事件,你們怎么看?”
太傅本來還在猜想因何緣故被傳召,此刻明白便拱手道:“趙大人奏請將逆賊嬪妃賜以死刑,老臣贊同趙大人的做法,一則逆賊妃嬪留在宮中只會無端生事,二則處死逆賊妃嬪也給那些大不敬的烏合之眾以警呵,使那些肖小之徒不敢生事。”
乾帝不可置否,問道:“之序呢?”
新皇登基禮部最先得到重用,尚書李之序辦事謹慎小心頗得乾帝心意,此刻聽了,心中忐忑不安,太傅本是逆賊沈浩辰的肱骨之臣,他贊同趙領先的做法無疑是為了再次在新皇面前撇清立場,自己是受新皇提拔的新秀,究竟應該如何自處呢?他略微思量躬身答道:“微臣認為逆賊妃嬪之事確實需要及早處理,如依歷朝慣例要滿門抄斬,不過此次事情較為特殊,先帝已經誕生子女的妃嬪是皇上的長輩,微臣建議可賜出家修行為大昊祈福,也示我皇寬廣胸襟,賞罰有度!”
乾帝仍舊不語反而看向慕白,慕白聽得太傅、禮部尚書的話,對二人的意思已經明白,他們兩人面對逸軒都有著前朝舊臣的謹慎不安,慕白親身經歷生死,新皇登基對舊臣最是忌諱,恨不得對所有前朝舊部的清掃干凈,但是面對同樣是新皇的逸軒,同處的時光讓慕白看到更多普通的人性,他心中打定主意,躬身道:“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有曰“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者“仁愛”也,昊明宗以仁愛統治天下,以法家、兵家、縱橫家輔佐治理天下,后宮逆賊妃嬪有兩千有余,皆出自大昊名門望族,株連全族無疑是將大昊強勢之族鏟除一空,剩余皆無縛雞之力白丁流民,朝廷固然解除眼前憂慮,國民卻人心惶惶難安生計;再則螻蟻尚且偷生,株連之事能否順利全然未知,如出差錯大昊將陷入內憂外困的局面,微臣堪憂登基大典尚未舉行,就要舉國之力來抵御內亂外侵!”
慕白的長篇大論惹得太傅、禮部尚書側目,李之序冷笑道:“御使大人言之過已!區區兩千婦人有何懼?天下民眾對逆賊皆痛恨,所謂的名門出了這樣的女子早已經羞愧難當,怎可能為此時而奮起?只怕期盼朝廷早日處死無恥女子而后快!”
太傅道:“御使大人確實危言聳聽!”這些女子皆是是為一族榮寵而進宮,女子犯錯家族里確實唯恐避之不及。
慕白微笑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皇上若好好安置這兩千妃嬪,即能安撫好兩千有余的名門望族,事半而功倍,用覆舟之力載舟,大昊民眾當對皇上寬厚胸懷必定感激涕零。”
乾帝肅然,言道:“太傅、之序懲罰之策朕已知曉,慕白你所說的安撫有何說法?”
慕白拱手道:“微臣建議可酌情提升先帝誕育子女妃嬪的品級,對于逆賊妃嬪可建立一座寺廟,派專人管制,令其在庵中修行,這樣既彰顯皇上以孝治天下也再次告知天下吾皇寬厚仁愛!正是安民心者得天下!”
太傅忽然接口道:“皇上此策甚妙!派專人管制以防生事,外面看來是修法念經,實則也是終身監禁!”
之序頓悟,笑道:“皇上,此策可用!”
乾帝龍心大悅,下旨道:“工部辦理此事,若有閑置寺廟也可修葺使用,減免財力物力,禮部對一干人員在登基大典前安置妥當!”